?

“文包詩”教學三探

2018-07-05 09:11游愛金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黃鶴樓古詩環節

游愛金

“文包詩”是一種新興文體,它介于文與詩之間,就是把一首古詩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短文中,短文既簡單明了地交代了古詩的創作背景和創作過程,又對古詩內容與情境作了深入淺出的詮釋和說明,詩與文渾然一體,相映成趣。這樣的文本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古詩閱讀的難度。但是“文包詩”是文還是詩呢?教學中究竟是以文為主,還是以詩為主?它作為一種文體,如何教出其體裁特點?如何在教學中滲透“語用”意識呢?筆者曾三次設計教學《黃鶴樓送別》,每次設計都有不同側重,似乎每次教學都在嘗試解答蘊藏心頭的“文包詩”教學的疑惑?,F以《黃鶴樓送別》為例,談談筆者在“文包詩”教學領域的實踐與體會。

一探:指向“文”

《黃鶴樓送別》的“文”非常抒情,語言非常優美動情,讓筆者讀后欲罷不能,總想這么美的語言一定要設法讓學生進入情境游歷一番、體驗一番。所以,教學遵循文本思路,先文后詩,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詩歌“情境”的涵泳上。環節一:激情破題。先讓學生深情吟讀課題,提示學生讀出“滿心的離愁”與“綿長的別緒”,營造一種離別的情韻。接著引導學生抓住文眼,初識“依依惜別”。環節二:品詞析句,體味“依依惜別”。先讓學生聚焦第三段文字,讀“話別”,品離情。接著順著情感的線索,引導學生探究第四段文字,緊緊抓住“佇立”和“凝視”,通過引讀詩,憑借“凝視”想象詩人內心,并采用音樂渲染、深情誦讀等體驗方式,讓學生貼近詩人,體悟真情。環節三:深情誦讀,直抒“依依惜別”。以讀代講,引出詩歌后,再回讀課文,詩文對照,達成詩文交融。接著順水推舟,展開“送別詩”主題誦讀?;匚督虒W,學生讀文、感悟、吟誦、抒情,整個課堂似乎激情蕩漾,十分動人。其實,這樣的教學視線深深鎖在情深境美的文句上,直到第三環節,才轉入詩的教學。如此,是不是“文包詩”教學的應然樣態呢?

二探:指向“詩”

第一次教學《黃鶴樓送別》后,筆者仔細研讀了蘇教版教材中的古詩詞,發現小學階段編排古詩篇目有個規律,沒有安排“文包詩”的年段有四首古詩,而有“文包詩”的年段只安排了兩首古詩,由此可以揣摩到編者的意圖——用“文包詩”代替“詩”。如此看來,“文包詩”教學應凸顯“詩”的教學。于是筆者就此文重新整理思路,努力實現“文包詩”教學的“華麗轉身”——由第一次死死抱著“文”這塊磚不放,轉向用“磚”敲開“門”,盡覽“門”內風景。環節一:讀詩歌,對照文句明詩意。破題之后,在讀詩數遍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理解之處,進而引導學生詩文對照,找出與詩句相對應的詞句,進行討論交流理解詩意并告訴學生,“詩文對照”是理解詩句的好方法。環節二:品詩句,借助文句賞意境。先讓學生朗讀詩句,由詩句引向文本閱讀,“這句詩對應文中哪個片段?”學生以文解詩,并就勢體會友人依依惜別之情。然后讓學生對照“話別”情境回頭深情吟誦。最后體味“目送友人”——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學生找讀課文相對應的片段,引導他們品味“佇立”“凝視”,讓學生貼近詩人內心。環節三:深情誦讀,擴展主題詩閱讀。先是教師引導學生將“詩”與“文”做個比較,欣賞各自特點。然后教師再激情渲染詩人內心之悵惘難舍,學生入情入境吟誦詩歌。最后師生擴讀“送別”古詩名句,引向專題閱讀“送別詩”。

這次教學,摒棄以文為主的教學思路,教學中遵循“文包詩”體裁特點,凸顯詩歌主體。整堂課寓詩于文,化文為詩,詩文交融,文情合一。

三探:指向“語文”

?搖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學的落腳點在悄悄轉換,由“教教材”漸漸轉向“用教材教”?!拔陌姟边@種特殊的文體,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著的語文價值。如何憑借這個“例子”進行“語用”教學,用從“例子”中學到的語文方法,去學習新的詩歌,去學習表達呢?筆者的備課思路又發生了轉變。

第一板塊的教學側重“閱讀”核心目標——以文本為例,學習“文包詩”的表達方法。環節一:詩文對照,品味意境。教師明示學生:“《黃鶴樓送別》是本文作者根據《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解釋大意,展開想象創作而成?!币龑W生認識這并非真實歷史故事,進而了解文本特點?!八?,請同學們讀課文想想哪些描寫能幫助我們理解古詩的意思?!苯又?,采用“文包詩”常規閱讀法,引導學生詩文對照,理解古詩。再接著,師生對讀詩文,共同提煉出作者寫“文包詩”的方法——對照古詩大意,還原詩歌情境。環節二:涵泳情節,感受詩情。先是回讀詩題,從“送”字切入,想象在送別之前會發生什么。學生讀二三自然段,抓住神態、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體會、品味人物情感。接著再次對照詩歌討論: “全文描寫的內容,哪部分寫的是詩句里的?哪部分寫的是詩句外的?”最后共同提煉出“文包詩”的表達技法:想象大膽,合情合理。

第二板塊的教學側重“語用”核心目標——借鑒文本,學習表達。環節一:梳理作者創作《黃鶴樓送別》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借鑒。讓學生明白,文章是作者對詩歌意思與詩歌創作情景的想象。這對我們學習古詩或創作“文包詩”都是很好的借鑒。環節二:拓展閱讀送別詩《贈汪倫》?,F場利用資源包補充詩人創作詩歌的背景,輔助學生閱讀理解。環節三:啟發學生借助古詩,想象補白。教學中利用古詩“空白”之處,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補白”練習,體悟詩人情感,豐滿詩歌情境。環節四:學以致用,嘗試創作。提示學生仿寫時借助文本中“按捺不住”“情不自禁”“詩興大發”等詞,把想象與詩詞銜接起來。這一次教學目標始終指向“表達”,指向“語用”,這一點是符合課標精神的。教學中極力凸顯“文包詩”的獨特體裁特點,將“文”與“詩”緊密融合?!伴喿x”板塊的指導,憑借文中與詩歌緊密相連的詞句章節,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歌,了解作者表達的方式?!氨磉_”板塊的指導,則以文本為范例,分清文本中詩句描寫與合理想象的內容,學習捕捉古詩的“空白”,學習合情合理的想象。遷移“語用”時,教師鼓勵學生借鑒文本言語形式,助力學生想象與表達無縫對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黃鶴樓送別》這個案例的三次實踐,體現了筆者教學理念的變化與發展?!拔陌姟苯虒W樣態的悄然轉變,恰恰見證了筆者的語文課堂教學由重內容轉向重形式,由重課文轉向重語文,由重理解轉向重運用。這不正是“語用”意識在筆者的語文實踐中的悄然覺醒嗎?這樣的一種自我認識,讓筆者收獲了語文教育的豐滿與快樂。

(作者單位:福建省柘榮縣第四小學)

猜你喜歡
黃鶴樓古詩環節
“黃鶴樓”安全教育更上一層樓
古詩教我珍惜時間
勞勞亭
難忘黃鶴樓
依托過渡環節 構建游戲化微課程——解決幼兒園過渡環節“消極等待”的策略
黃鶴樓
諺語趣畫
五環節助學教學設計案例
多環節可變主體行為監管的行為觀測力度評估
唐.歐陽詢《九成宮》集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