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美育徜徉在小學詩歌教學的過程中

2018-07-05 09:11葉彬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用字人教版教師應

葉彬

詩歌,起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號子,也是我國最早的文學體裁之一,《禮記·樂記》中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于心,然后樂器從之?!睂嶋H上就是指詩歌是一種表現內在情感,或者是再現外部表象的藝術形式,具有非常鮮明的節奏性和韻律性。教小學生學習詩歌,就是要利用詩歌的這種特性,依托文本,讓學生在詩歌中感受其韻律美、節奏美,感受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美、情感美,感受到勞動人民寄托在詩歌中的情感,從而學會審美,達到陶養感情的目的。

一、感知詩歌體裁的形式美

不管是古體詩、近體詩、詞、曲還是現代自由詩,都是采用“分行”的形式。這種獨特的形式,不單給詩歌穿上了一件極具個性的外衣,更賦予了它跳躍的節奏,因而,詩歌讀起來抑揚頓挫,極具音樂之美。教師應在詩歌教學的初始,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誦讀,感受詩歌的形式美。如:平仄、韻律帶來的節奏感,長短句式帶來的錯落變化的美感,出人意料的語序排列帶來的跌宕起伏的美感。這些都需要學生動之以口、誦之于聲,才能領會到。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兒童詩《我想》,是現代著名詩人高洪波的作品。文本利用詩歌獨特的形式,描繪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快樂、積極向上、想象力豐富、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孩子的形象。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教師應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詩歌跳躍的節奏中,感受詩歌的情感,體驗詩歌的這種形式美。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現代詩《太陽的話》,是現當代詩人艾青的大作。當時詩人寫太陽實際上是一種象征、一種代言,他代言的是一種民主政體,一種可以給人民自由解放的政體。詩本身含義深刻,不易讀懂,在教學中,不必對學生要求過高,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瑯瑯的誦讀聲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感受詩歌形式中的反復、復沓(復唱)給詩歌帶來的節奏上的跳躍的美感,感受作者追求光明、追求美好、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二、認知詩歌中語言的凝練美

詩歌是所有文學體裁中語言最為精練的一種。詩歌的語言是詩人千錘百煉的結果,詩人往往用最精練、最有概括性的文字來表現對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深邃的思想,正因為這樣,詩人都非常講究用字。教師在詩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去感悟詩人在用詞煉字上的用心,從而去感受詩人的語言凝練美。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長征勝利時所作。這首作品中語言的凝練可以說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教師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應充分引導學生對詩歌中重點字的理解,感受詩人在用字上的藝術,體會詩歌語言的凝練美?!敖鹕乘脑蒲屡?,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聯中,“暖”和“寒”都是寫紅軍的渡江戰役。巧渡金沙江,紅軍沒有損失一兵一卒,而強渡大渡河,卻是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因此,詩人巧妙地用“暖”和“寒”這兩個反義詞,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讀者感受到紅軍在長征中的艱辛與堅持,悲壯和喜悅。從而讓人們感受到紅軍戰士英勇無敵,面對艱難險阻大無畏的精神、超人的意志力和驚人的戰斗力。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春夜喜雨》,是唐朝大詩人杜甫的名作。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春天夜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其中,“潛”“潤”“細”字,生動地寫出了春雨的特點,用字極為講究。教學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聯系整首詩歌,體會詩人措辭用字的細膩,感受詩歌的語言凝練美。然后再用對比的方法,給出幾個詞語,如:“濕”“灑”“淋”“小”等,讓學生進行對比,看看詩人為什么要用詩歌中的這幾個字,感受詩人在用字上的用心。

三、感受詩歌中的情景美

中國的詩歌體裁可能是所有文學體裁中文字最為精練的一種,但是卻往往能讓讀者通過對詩歌的誦讀,想象到詩人所描繪的獨特情景。這種美既是中國文字藝術的美,更是漢字所描繪出來的情景的獨特魅力。在教學詩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詩歌中那些精練的文字,去想象詩人所描繪的場景,這樣才能更好地感受詩歌的韻味和情感。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詩人辛棄疾描寫農村田園生活的著名詞作。全詞用樸實流暢的文字,描繪了一幅耐人尋味的生活畫面。低矮的茅屋,溪上長滿青草,環境清雅。滿頭白發的老人、除草的大兒子、編織雞籠的二兒子、在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子,每一個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獨特,這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在教學時,教師應把握住一個“喜”字,讓學生在掌握整首詞詞意的基礎上,充分誦讀。通過誦讀,想象詩人所描繪的那個清凈恬談的田園生活,感受詞中小兒那份無憂無慮、快樂的童趣。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采薇》。這首詩通過描寫一位戍邊戰士在歸途中,將自己出征時看到的場景和歸途中看到的場景對比,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雖然整首詩只有短短的十六個字,所表現的景物也只有“楊柳”“雨雪”,但是通過“依依”和“霏霏”,我們能夠想象到戰士在出征前看到的是鮮花浪漫、楊柳輕拂的優美環境,而歸途時看到的卻是天氣陰霾、迷霧籠罩、大雪紛飛一片蕭瑟的場景。教學這樣的詩歌,教師應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充分感受句末兩個疊詞的使用,想象詩歌所描繪的場景,感受這首詩歌所營造出的情景美。

四、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人情美

通過品味詩歌中的文字美、情景美,從而感受到詩歌所表達的人情美,這是我們教學詩歌最重要的一環。就像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的,美育就是讓學生陶養感情。我們引導學生學習詩歌,也正是通過詩歌這個載體,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長相思》,是清朝詩人納蘭性德的佳作。詩歌描繪了詞人羈旅關外,思念故鄉的情懷。整首詞無一句寫思鄉,卻句句滲透著對家鄉的思念。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讓學生深入其中,利用誦讀去感受詩人在詩歌中所表現的思鄉之情,感受那抹濃濃的鄉愁。

總之,詩歌藝術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是教師在小學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極其重要的載體。要讓學生在學習詩歌時,真正做到“口中有聲、眼中有物、腦中有景、心中有情”,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青口小學學區?搖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 莊嚴)

猜你喜歡
用字人教版教師應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人教版11.1功-教學設計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教師應如“水”
運用字理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
感恩的層次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詞匯闖關
人教版選修七核心詞匯闖關
人教版選修八核心詞匯闖關
生物教師應如何進行創新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