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之以方法,促其成習慣

2018-07-05 09:11江化孝張毅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半徑課前預習習慣

江化孝 張毅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做了一定要求,而預習習慣又是學習習慣中重要的一部分。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在上課時做到目標集中,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然而,不少農村小學教師,忽視了這一重要部分。筆者針對這一問題,結合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學生數學預習的習慣。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筆者通過實踐發現,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預習有以下兩個重要作用。

1. 預習對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促進作用,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數學學習中新舊知識的銜接緊密,新知識的學習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所以,預習時就可以先找出學習新知識時所需要用到的舊知識,如果舊知識沒有掌握好,就需要對舊知識進行復習,經過這樣長期不斷地預習訓練,學生便能逐漸掌握自學的方法,將所學的各種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

2. 預習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讓學生聽課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學生通過預習,就能夠將教師課上講解的內容與自己預習的知識對應起來。而預習中沒有理解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會特別關注??梢?,預習增強了學生課堂學習的針對性,也為他們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預習的策略

1. 閱讀理解——嘗試練習式。

(1)通讀教材內容,學生自己動手將知識要點標注出來,為后續理解和掌握知識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2)細讀內容,嘗試理解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提前預習,大概了解相關知識后,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去理解。方法主要有:列舉身邊熟悉的事例來理解概念,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事例相聯系;自己動手操作來感受相關的數學知識;巧妙運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3)精讀重難點,標注疑問點。學生在預習中如果碰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教師就要提醒學生自己思考和分析,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4)嘗試練習,檢驗預習的效果??梢宰寣W生通過做練習來檢驗預習的效果,這樣可以讓授課教師發現學生預習時暴露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以便在課堂教學時抓住重、難點,更好地指導學習。

2. 動手操作——實驗總結式。

這種方法多用在“圖形與幾何”領域知識的教學。此方法要求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師生一起認識了圓心、直徑、半徑等名稱后,筆者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利用圓形物品畫一個圓并剪下來。

(2)通過各種方法,找出圓的半徑和直徑。從直徑、半徑兩個方面展開研究(直徑、半徑的數量,直徑和半徑的關系)并填好表格。

(3)思考:圓的位置與什么有關系?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這樣學生可以在探索實踐中學習相關知識,在觀察、實驗中總結經驗方法。

3. 系統歸納——溫故知新式。

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預習新知識時,也要將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作為預習內容,使學生能夠明白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也有利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注入新的知識。就如:學生在學習反比例的量時,便可以正比例的知識作為預習內容。

在教學時,教師如果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作為添加進預習的內容,學生會較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開展新知識探究。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一課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搜集生活中存在的帶有三角形特征的物體,就如:空調外機支架、自行車的三腳架、籃球架等。教師利用這些生活中的物品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何要將它們做成三角形。學生探究和分析這些事物的共同點,進而形成新概念。

4. 小組合作式學習。

當學生進行充分預習后,便可以開展小組討論。通過討論的方式,學生可以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探索新知識,進而解決問題。

例如:在預習了“年月日”一課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第一次討論:怎樣才能快速記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引導學生觀察大小月在排列上的規律,以學生的思維模式去引導他們記憶)

第二次討論:觀察閏年的出現有什么規律?(以學生的語言模式去描繪規律,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和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整理、歸納和概括能力)

三、預習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1. 做學生課前預習的導航人。

對于初次接觸預習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先教授學生預習的方法,然后制定出導學案,學生根據導學案來完成預習目標。

2. 做學生課前預習的設計者。

指導學生預習之前,教師必須要先熟悉教材,認真鉆研教材,必要時還要重新設計教學程序。大部分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初步掌握教材中的例題,假如教師授課時繼續按照教材中的例題講解,學生就會對課堂教學失去學習的激情和興趣,產生“我都懂了”的想法,注意力自然就不再集中,這樣就會對教師重點講解的內容產生倦怠情緒。這便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出與教材不一樣的教學程序。

3. 做學生課前預習的選擇者。

教師對課前預習的內容不能采取“填鴨式”的方法,全部拋給學生,也要有所選擇。就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就會發現,學生的預習,常常會因為預習時間太短或習慣不好等原因,不注重預習過程,更不會深入理解,他們會跳過過程直接記住課本里的結論。如此,教學意義便會大打折扣。

預習,作為學習者獨立自主進行探索學習的一種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它不僅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探究與實踐能力,還使他們在日后漫長的學習生涯中逐步成為一個會自己學習的人。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洋里中心小學?搖 責任編輯:王彬)

猜你喜歡
半徑課前預習習慣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圓錐曲線“角度式”焦半徑公式的應用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好習慣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課前預習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探討
做好課前預習
圓的切線學習“一卡通”
四種方法確定圓心和半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