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意對話情動辭發

2018-07-05 09:11李臻何圣春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新聞人物時代周刊深情

李臻 何圣春

【教學片段1】

(新課伊始,王崧舟娓娓敘述,提供給學生一個令人驚訝,引人深思的信息——1998年,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把地球評選為世界“年度新聞人物”!聽著王老師那深沉的敘述,望著屏幕上那裹著一層水藍色紗衣的星球,學生驚訝,懷疑,繼而沉思)

師:當你從老師口中知道這個消息時,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很吃驚,地球是個星球,又不是人,怎么能當選為年度新聞人物呢?

師:是啊,地球不是一個人,怎么有資格當選為年度新聞人物?《時代周刊》肯定搞錯了!是吧?

生(紛紛搖頭):不是。不會。

師:想知道答案嗎?答案就在這兒!請看課文。

(此時,王崧舟揚起教材,在學生期待的目光中迅速發下《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學生立即認真地朗讀起來,他們探詢的目光聚焦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賞析】這個導入環節有著詩的含蓄,王崧舟以“《時代周刊》為什么把地球評選為年度新聞人物”這一個問題統領整個教學,創設一個問題探究情境,營造了一個極其開放的詩的意境。愈是含蓄,愈是耐人尋味,愈使人興味盎然地渴望接近,因而迅速使學生形成一種“憤”“悱”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課文無疑會使學生心頭激起陣陣漣漪?!盀槭裁匆獙⒌厍蛟u選為年度新聞人物”像一個讓人急于破解的謎,促使他們自然真切地走近課文,走近作者,吸引著他們對課文開始進行叩問、感悟、品讀,與課文、與作者產生初次的思維碰撞,情感交融。

【教學片段2】

(之前教師假設40萬億千米外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地球)

師:估算的結果,飛到這個新的地球需要40多萬年。還有人想去嗎?

生(笑著搖頭):不想去。

師:那條飛船在茫茫太空中飛40萬年,還有你嗎?還有你兒子嗎?還有你孫子嗎?還有你的子子孫孫嗎……

生(大笑):沒有!

師: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去得了嗎?

生(齊):去不了!

師: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所以,作者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生(深情朗讀課文最后一節):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師:所以《時代周刊》才要破天荒地把我們的地球評選為“年度新聞人物”,那是它在向全世界人類呼喊吶——

生(再次深情朗讀最后一節):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環了,我們別無去處……

師:作者的感嘆,《時代周刊》的呼喊,不正是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聲嗎?一起再說說你的心聲吧!

生(又一次深情朗讀最后一節):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師:是啊,我們只能如此,我們必須如此!因為人類——

生:只有一個地球!

師:因為宇宙——

生:只有一個地球。

師:因為在座的各位,你、我、他——

生:只有一個地球。

【賞析】在王崧舟的課堂教學中,那飽含著深情的語言,全身心投入的神情,字里行間,舉手投足,洋溢著極具感染力的激情,這種激情激蕩著學生的情感,逐漸奏響感人肺腑的共鳴。在筆者回味著寫下這個片段的時候,耳邊依然回響著課堂上那回腸蕩氣、慷慨激昂的聲音。四十分鐘前還素不相識的師生,此時,激情讓他們一次比一次深情地喊出了共同的心聲:只有一個地球!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沒有瑣碎的要點分析,沒有枯燥的邏輯演繹,王崧舟只是營造出一種一唱三嘆、綿綿不絕的情緒之場。他的情激起了學生的情,他們帶著激情走進課文,他們一次又一次深情地朗讀,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激蕩、心靈的熏陶。作者、教師、學生三情交融,和諧共振,形成了本節課的一個高潮。

【教學片段3】

(之前有學生質疑,其一為:文中為什么說地球“很小很小”?)

生:我讀懂了這個問題:地球之所以很小很小,全是被人類破壞的。

師:你想的這個思路很有價值,地球的“很小很小”跟人類的破壞絕對有關系。但是想到這一層還不夠,還得繼續往下想。

生:從宇宙的角度看,地球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師:這是一個角度。但我覺得,宇宙讓它大去吧,地球就這么一個范圍,人類(故意欲言又止)……

生:地球上可供人類居住的地方只占五分之一,卻生活著幾十億人口,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著。

師:知道地球上現在大約有多少人?(60多億)再過50年,地球上大概會有多少億人口?(90億)以地球現有的資源,它能夠養活人口的極限是多少?(80億)50年以后,這10億人口怎么辦?面對幾十億人口的壓力,地球大嗎?

生:很小很小。

師:再讀讀書上這段話,這時候你們會真正明白“很小很小”這個詞。

【賞析】古人云:“讀書貴在有疑?!币?,是思之始,行之端,是探究的發源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些對學習者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事件或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但是,作為探究的小課題,并非隨便拿一個問題或質疑便可充當,它應該是師生縱橫、凝聚課文精髓的產物。在以上探究過程中,王崧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思考,聯系前后,發現探究,并把問題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利用獲得的信息解決問題,更好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探究意識、習慣和能力。這樣的探究,深刻而有效。

【教學片段4】

生:我們人類受了傷,即使傷口愈合了,也會留下疤痕,地球也一樣。我覺得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才能把損失減少為零。

師:你說得非常理想。你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好!可是,一些貪婪、無知、愚蠢的人,他們是怎樣對待我們這個地球母親的?(聲情并茂地朗讀第四段,生閉眼靜聽)

師:聽著,聽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地球在苦苦地哀求人類。

師:那是你想象到的,你仔細看一看,看一看地球上面發生了什么。

生:我看到人們享受著資源,破壞著資源,沒有一點危機感、緊迫感。

師:不,那還不是你看到的,而是你總結出來的。你再看一看,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戰爭,人們使用了化學武器,看到了無數死傷的無辜的居民,看到了他們死亡之前悲哀的哭泣、痛苦的抽搐。

師: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再來讀讀這一段,你會看得更真切。

(生讀第四段)

師:不光是這些呀,不光是這些,大家請看,這是發生在我們地球母親身上的一天呀?。ㄆ聊伙@示文字資料:地球的一天)

……

(緊接著,伴隨著蒼涼的樂聲,王崧舟引導學生各抒心中情,寫下心中的呼喊,寫下心中最真誠的祝福)

【賞析】對話教學是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是溝通、合作的教學,互動、交往的教學,是創造、生成的教學,歸根到底,對話教學是以人為目的的教學,它意味著教學從知識的傳授走向知識的建構,意味著師生關系的人性化?!吨挥幸粋€地球》的教學過程中,生本、生生、師生之間對話內容之鮮活,空間之廣闊,情態之開放,思維之多元,讓人豁然明白:教學,原來“是擁有教學理論素養的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文化”??粗聊簧弦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聽著老師那痛心疾首的敘述,課堂上一片寂靜。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潮水般涌上學生心頭:保護地球,刻不容緩!沒有做作,沒有矯情,自然天成。再通過片段練筆,學生認知、思想、情感又一次得到了漸進與提升。為了使對話觸及心靈,王崧舟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讀出具體形象的畫面,這一個想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驗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閱歷、文化積累和創造性聯想對作品進行咀嚼、分析的過程。唯有體驗深刻,才能深入課文與文本進行真正對話,把閱讀欣賞引向作品深處,也引向心靈深處。顯然,在王崧舟的引導下,學生一步步走入文本,有感于心,化而為言,從而實現了心靈的對話。當他們的精神活動積極活躍,心靈自由飛翔起來時,言語便噴涌而出,整個課堂也在心靈的對話中活力四射,充滿著詩性和人文性的光輝。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璜土實驗小學小湖校區

?搖責任編輯:辛銘 黃曉夏)

猜你喜歡
新聞人物時代周刊深情
虎嘯聲聲,寄愛國深情
深情
Time—a worldwide news magazine 《時代周刊》——全世界都在讀的新聞類雜志
藝術與優雅的邂逅
在這個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著
本期新聞人物
本期新聞人物
本期新聞人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