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鏡經鼻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癥分析

2018-07-11 06:43陳弘韜湛利平李巧玉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8年18期
關鍵詞:蝶竇垂體瘤垂體

陳弘韜,湛利平,李巧玉

(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江蘇 鎮江 212003)

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手術具有創傷小、深部照明好、術后并發癥少、手術恢復快及腫瘤切除徹底等優點,得到廣大醫生和患者的一致認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該院經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的垂體瘤患者5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1例;年齡20~72歲,平均51.6歲;病程3 d~6年,平均11個月。臨床癥狀:頭痛、頭暈36例;視力、視野改變29例;肢端肥大1例;復視4例;眼球充血1例;鼻腔流液1例;體檢發現8例。

1.2 手術器材及設備

直徑4 mm的0°角、30°角神經內鏡(德國Karl Storz醫療儀器公司),光源和視頻采集系統(上海復旦數字醫療神經導航系統),經蝶入路手術器械-微型磨鉆(美國美敦力公司)。

1.3 影像學檢查

所有病例均行鞍區增強MRI檢查,提示腫瘤主要位于鞍區,以鞍內為主。按Hardy影像學腫瘤分級:Ⅰ級(病灶直徑<10 mm)5例;Ⅱ級(10 mm≤病灶直徑<20 mm)21例;Ⅲ級(20 mm≤病灶直徑<30 mm)13例;Ⅳ級(病灶直徑≥30 mm)12例。其中,侵犯海綿竇者11例。根據Knosp分級標準:0級:腫瘤外緣不超過頸內動脈內緣切線;1級:腫瘤外緣位于頸內動脈內側緣切線與頸內動脈間線之間;2級:腫瘤外緣位于頸內動脈間線與頸內動脈外側緣切線之間;3級:腫瘤外緣超越頸內動脈外側緣切線;4級:腫瘤完全包繞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其中,2級1例,3級8例,4級2例(見圖1、2);腫瘤直徑最大為47 mm,最小8 mm。

1.4 激素水平檢查

功能性垂體瘤17例,無功能型垂體瘤34例。其中,泌乳素增高13例,術前8例接受過溴隱亭治療,5例因產生視交叉壓迫癥狀,直接行手術治療,生長激素增高3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增高1例。

1.5 術前準備

圖1 術前MRI冠狀位提示鞍區占位,腫瘤侵犯蝶竇

圖2 術前MRI提示腫瘤突入鞍膈上方,壓迫視神經

術前對無顱神經和腦功能損害的泌乳素增高患者,可先給予溴隱亭治療;復查頭顱MRI提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后,行手術治療。如已有視神經壓迫癥狀,應盡早手術解除壓迫。因生長激素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型患者藥物治療效果差,故應首選手術治療。同時根據患者MRI與CT檢查結果,確定鼻腔、蝶竇與鞍底的解剖形態、腫瘤的直徑、生長方向及侵襲范圍等,手術前1天修剪鼻毛,抗生素滴鼻液清洗鼻腔。

1.6 手術方法

術中患者取仰臥位,Mayfiled頭架固定,導航注冊后三維重建,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雙側鼻腔碘伏常規消毒。常規經雙鼻孔進入,使用含有1%腎上腺素的腦棉片填塞雙側鼻腔,使鼻黏膜血管收縮,重復2次,每次約8~10 min。在神經內鏡下找到雙側蝶竇開口,沿蝶竇開口上緣起始至后鼻孔,使用電刀弧形切開鼻中隔黏膜,剝離黏膜后離斷鼻中隔,顯露犁狀骨和蝶竇前壁。顯微磨鉆沿蝶竇開口磨除蝶竇前壁、暴露鞍底、嚴格中線操作,避免左右方向偏差。使用導航探針確定鞍底位置,磨開鞍底骨質,骨窗外側緣不超過頸內動脈隆起,上方至蝶骨平臺,下方至蝶斜隱窩,形成約1.0 cm×1.0 cm的骨窗,十字形切開硬膜,仔細區分腫瘤與垂體。如腫瘤較大,可先瘤內切除減壓。筆者體會到對于有假包膜的腫瘤,可沿假包膜鈍性分離后切除腫瘤,對無假包膜患者予分塊切除,按照先去除鄰近鞍底部分。其次兩側、鞍上后上方和前上方的順序,以避免鞍膈過早下落影響視野。用垂體瘤鉗、刮匙聯合吸引器清除腫瘤,垂直路徑腫瘤徹底切除后鞍膈下降,尤其要保護好正常垂體及垂體柄。必要時采用30°鏡角進入鞍內探查,進一步切除殘留腫瘤,同時觀察有無腦脊液漏[1]。確認腫瘤完全切除后,取患者大腿外側脂肪組織和干燥人工硬腦膜填塞鞍內瘤腔,鞍底覆蓋明膠海綿及生物膠,嚴密封堵進行鞍底重建。將鼻黏膜復位,雙側鼻腔填塞碘仿紗條,術后5~7 d左右拔除紗條,同時內鏡探查鞍底。如發現有腦脊液滲漏或鞍底封堵不夠嚴密,可再次使用生物膠+凝膠海綿封堵,防止腦脊液漏。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按照Hardy關于垂體瘤切除術后的療效標準,經該科2位熟練操作垂體瘤切除手術的專家根據術后MRI做出判斷。其中,選擇性全切除18例,選擇性部分切除29例,非選擇性部分切除4例;侵襲海綿竇11例,選擇性部分切除9例,非選擇性部分切除2例。51例患者術后病理均提示垂體腺瘤,平均手術時間140 min。術后36例患者頭痛、頭暈基本緩解,29例視力好轉,復視4例均好轉。17例功能性垂體腺瘤中,泌乳素型激素水平恢復正常7例,生長激素型3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型1例,術后激素均恢復正常。需溴隱亭進行內分泌治療3例,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3例。見圖3、4。

2.2 并發癥情況

術后暫時性尿崩癥8例,予彌凝替代后癥狀逐漸好轉,治療15~24 d后痊愈出院。腦脊液鼻漏2例,發現后予嚴格臥床,再次在內鏡下使用(生物膠+明膠海綿)封堵鞍底,同時行腰大池持續引流,抗生素預防感染后治愈出院。蝶竇感染1例,該患者術后第3天體溫39.7℃,右側鼻腔伴有少量膿性分泌物流出,腰穿檢查提示腦脊液細胞數正常,腦脊液細菌培養陰性,無腦膜刺激征,故考慮蝶竇感染。內鏡下清理鼻腔充分引流,使用萬古霉素加四代頭孢治療2周后痊愈。甲狀腺功能低下3例,予口服左旋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出院后服用3~9個月后停藥,復查激素水平恢復至正常。視力下降1例,該患者術后第1天出現左側視力下降,CT檢查未見術區出血;第2天右眼視力下降,考慮填塞物壓迫視神經,急診行內鏡下探查,清除止血紗、明膠海綿,術后患者視力逐漸好轉。出院時和內鏡探查術前比較,左眼光感恢復,右眼視力尚可,本組病例無顱內出血,無死亡病例。

圖3 術后2周MRI冠狀位提示腫瘤完全切除

圖4 術后2周MRI矢狀位提示視神經無受壓

2.3 隨訪

本組中38例患者獲得4~20個月隨訪。其中,泌乳素型9例,生長激素型2例,無功能垂體瘤27例;泌乳素水平正常者6例,2例服用溴隱亭半年后恢復正常;1例長期服用溴隱亭;2例生長激素型術后1個月激素水平均恢復正常。無功能型垂體瘤中,3例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服用激素替代治療3~9個月后,激素水平均恢復正常;3例患者術后半年MRI提示腫瘤復發,再次行手術治療,3例患者出現嗅覺減退,治療后均無好轉;1例鼻梁塌陷患者予整形治療后好轉。

3 討論

隨著內鏡技術在神經外科的廣泛應用,在內鏡下經鼻蝶切除垂體瘤顯露出巨大優勢,其創傷小、視野清晰、術后恢復快及腫瘤切除徹底等特點表現突出,使得該技術得到廣大神經外科醫生的推崇[2-5]。

3.1 鼻部和蝶竇并發癥

該類并發癥多對鼻甲、鼻中隔及其黏膜的損傷所致,嗅覺減退可能因電凝鼻中隔上部黏膜止血所致,術中應注意對黏膜的保護[6]。術后鼻出血考慮與鼻腔黏膜、黎氏區毛細血管和蝶腭動脈分支損傷等因素有關。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手術對鼻腔結構損傷較小,鼻中隔穿孔和鼻腔塌陷發生幾率較小,鼻部并發癥較顯微鏡下垂體瘤切除手術相比減少[7]。蝶竇的并發癥主要為蝶竇炎癥,發生原因可能與術后蝶竇開口堵塞、引流不暢有關,保持蝶竇開口通暢可降低蝶竇炎和蝶竇囊腫的發生[8],術后3~4周患者常規行鼻腔清理,可有效恢復鼻腔功能。

3.2 鞍底并發癥

腦脊液鼻漏是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常見并發癥,治療措施不當,部分患者可發生顱內感染,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腦脊液漏多因操作不當造成鞍膈破裂,或因鞍膈孔擴大后,損傷降入鞍內的蛛網膜所致,術中切勿強行牽拉垂體包膜,有些無功能性垂體瘤質地較韌和腫瘤侵入鞍膈、鞍上的患者,全切腫瘤易損傷鞍膈造成腦脊液漏,對靠近鞍膈、垂體柄及侵入海綿竇內的腫瘤組織可適當殘留,以免術后造成嚴重并發癥。術中對瘤體牽拉的力量要適當,嚴禁直接刮除鞍膈上方的腫瘤,盡可能確保鞍膈的完整性。筆者認為,無論術中是否發生腦脊液漏,使用自體脂肪加干燥人工硬腦膜填塞鞍內瘤腔,然后將明膠海綿加生物膠封堵覆蓋鞍底,拔除紗條后常規行內鏡下探查鞍底,如發現有腦脊液滲漏或鞍底封堵不夠嚴密,可再次使用(生物膠+明膠海綿)封堵,可減少術后腦脊液漏和顱內感染的發生[9],本組2例腦脊液漏患者予嚴格臥床,同時行內鏡探查,(生物膠+明膠海綿)嚴密封堵,腰大池置管持續腦脊液引流5~7 d,配合抗生素抗炎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3.3 鞍上及鞍旁并發癥

定位鞍底骨窗非常關鍵,若誤入側方可損傷海綿竇或頸內動脈,導致術中大出血,頸內動脈海綿竇瘺、動眼神經或展神經損可傷導致復視、眼球活動障礙。誤入前方進入前顱窩,可導致腦脊液鼻漏,損傷視神經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誤入后方進入斜坡可損傷基底動脈和腦干,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嚴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驟停死亡的可能。本組病例使用術中神經三維導航技術,有效避免此類并發癥的發生。術后視力減退的原因有瘤腔填塞物過多壓迫視神經、術區出血等。磨除鞍底時誤入視神經管也會損傷視神經,造成嚴重后果。一旦出現該類并發癥應立即行頭顱CT檢查,了解術區情況,必要時行手術探查,取出填塞物,緩解對視神經的壓迫,大多可取得滿意效果。

3.4 激素水平異常

常見癥狀有尿崩癥和垂體功能減退,尿崩癥是由于損傷垂體后葉、垂體柄及下丘腦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增多。有研究表明,損傷鞍膈以上部分可引起永久性尿崩,對鞍膈以下部位造成的損傷產生尿崩往往暫時性的。如損傷到下丘腦可發生高熱、昏迷、水及電解質紊亂等。垂體功能減退以術后3 d內最為嚴重,大部分患者3個月內科逐漸恢復[10],但高齡患者出現垂體損傷較年輕人的恢復時間延長[11],多因術中損傷垂體前、后葉組織和垂體柄及其血供導致。必要時可將內鏡伸入瘤腔,直視下切除殘余的腫瘤,避免牽拉、灼燒垂體柄,盡可能減少對正常垂體的損傷。手術結束時,避免過多填塞止血內容物,使垂體柄受壓。如果腫瘤侵及下丘腦,腫瘤可適當殘留,不必追求全切,該措施均可減少尿崩癥及垂體功能減退發生的概率。

綜上所述,術前充分評估,掌握并發癥發生的機制、術中謹慎操作及術后密切監測,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筆者應不斷總結和積累手術經驗,使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手術得到更好的普及,造福廣大患者。

猜你喜歡
蝶竇垂體瘤垂體
原發性肉芽腫性垂體炎誤診為垂體腺瘤1例
神經內鏡下經鼻蝶治療不同類型垂體瘤的臨床療效分析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9、基質金屬蛋白酶2與垂體瘤卒中及垂體瘤頭痛的關系研究
蝶竇分隔確定海綿竇段頸內動脈位置在神經內鏡手術中的應用
侵襲性垂體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達網絡
成人垂體柄重復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腫1例
垂體柄阻斷綜合征MR檢查方法及其表現
鞍區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誤診垂體瘤1例
路雪婧教授補腎養陰法治療垂體瘤術后視野缺損病案1例
孤立性蝶竇病變的鼻內鏡手術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