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熱的冷思考

2018-07-11 03:19楊陽
廣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關鍵詞:讀研考研學業

楊陽

據教育部數據,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238萬人,較2017年增加18.4%,為歷年最高,從2016年到2018年,報考人數連年增長。如今,“考研熱”已然成為許多高校共有的現象,對此我們應辯證思考,以求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考研,做好自己的人生抉擇。

在當前功利主義盛行的影響下,高校學生自然不能免俗,社會上許多好的工作崗位對學歷有著硬性要求,加上高校的招生規模連年擴大,就業形勢嚴峻,逼著學生不得不考研。極個別地方院校為了提升影響力,不惜代價推動應屆生考研,實施大額的獎勵政策,刺激學生考研,甚至把考研置于正常教學之上,這違背了基本的教育規律,降低了本科教學的質量,而學生因為盲目地把大量精力花費在考研上,影響了自身的學業和就業。很多大學生缺乏對自身的思考:對自己而言,考上研究生就能代表成功嗎?恐怕并不是每位同學都能給予肯定的回答。對于“考研熱”,高校應作深入的研究和正確的引導。

首先,高校應向學生傳輸正確的考研觀。很多學生對考研還是比較盲目的,他們本身對學術研究沒有什么興趣,身邊有人考自己也跟著報名,對研究的規劃也不明確。有些學生擅長記憶和背誦,但本身學術創新的能力是比較欠缺的,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后續的專業發展同樣存在很大的障礙。對此,高校應向學生傳輸正確的考研價值觀,要讓學生明白,考研應以自身對專業研究懷有濃厚興趣為基礎,在探知未知領域和新生事物時能夠有創新的想法,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夠甘于寂寞,直面意志品質磨練的挑戰。

其次,幫助學生做好考研的合理規劃。很多應屆生對考研有“神圣感”,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備考中,對于自身的職業規劃則考慮不周全,考研缺乏理性。這部分考生萬一在考研中成績不理想,往往在接下來的找工作中處于被動。為此,學校應幫助學生做好考研的合理規劃,要讓他們明白,考研只是個人發展的路徑之一,并不是唯一,幫助他們既不耽誤考研,也能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不受制于對考研的過度投入。對此,學??梢圆捎谜{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考研的志向和規劃,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輔導,讓有志于考研的學生學會綜合考量,理性規劃考研與找工作、創業之間的平衡。

再次,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佳惺且粋€漫長的過程,考研路上學生碰到的心理障礙不會比學業困難少,這也是很多人半路就放棄了的原因。高校對學生的考研輔導也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不光在學業指導上下功夫,在他們攻堅克難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人文關懷。教師要多肯定考研學生的奮斗和付出,鼓勵他們全力以赴,做到青春無悔。同時,應做好對考研失敗學生的心理疏導,要讓他們明白,未來選擇是多元化的,無論是讀研還是就業,都應當是順其自然,在備考期間他們對理想信念和夢想人生的努力追求,同樣是寶貴的人生財富,如果還有夢想,不妨下一年繼續奮斗。

最后,學生應端正自身對考研的期待。在現實中,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更多的是考慮個人利益,如將目標定位于三年后更好的擇業機會或者上一所名校,寄希望于通過讀研提高身價,也有些學生只是將讀研當作緩解就業難的途徑。學生應端正對考研的期待,把考研作為就業的避風港是有風險的,不說按照錄取比例肯定會有一定的機率考不上,就算考上,三年學習之后同樣面臨就業的問題,這樣時間成本就會很大。還有些學生對考研不惜“二戰”“三戰”,甚至近乎偏執,考不上不罷休,這就與靜心做學術的研究取向相違背了。

總之,功利化的“考研熱”需要降降溫,高校不應淪為“考研基地”,而是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考研,合理進行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對考研形成理性認識的前提下進行人生的選擇。

猜你喜歡
讀研考研學業
艱苦的學業
就學類型如何影響讀研計劃?
——九所“雙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樣調查的結果分析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考研,我是怎么堅持過來的
考研,我是怎么堅持過來的
54歲的媽媽與女兒同校讀研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大學生讀研擇校外在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來自部分高校的學生調查
3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