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2018-07-26 04:25李鳳艷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生心理健康

李鳳艷

摘 要:高中階段屬于人生成長的特殊時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積極心理學主張發掘人類內心的積極力量,從而有效地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積極心理學符合高中心理教育的發展趨勢。首先對積極心理學進行了概述,并對當代高中生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生;心理健康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1.積極心理學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最早起源于美國,在20世紀末期,由美國心理學家塞里格曼首先提出。積極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摒棄了傳統心理學中悲觀消極的探索模式,而致力于對人類積極品質及美德的研究,實現了心理學真正意義上的回歸,同時也為心理學的發展增加了活力。進入21世紀,《人本主義心理學》及《美國心理學家》對積極心理學進行了闡述,使得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和理解。

在競爭壓力巨大的今天,積極心理學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引導著人們形成樂觀、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并不斷自我完善及提高。

2.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2000年,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在《積極心理學導論》中指出:“心理學處于一個轉折的歷史新時期,并且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标P于積極心理學的內涵,普遍認為是運用心理學來研究人類的美德,重點研究用積極的因素、積極的心態激發內在美好品質及自身的力量。從積極心理學看來,人的內在都存在兩種力量,分為積極力量和消極力量,這兩種力量都有戰勝對方的可能性,關鍵在于個體在不斷對自身注入哪股新的能量,在不斷為哪一種力量創造良好的心理生存環境。積極心理學不斷強調人性中較為積極的部分,激發人的積極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類自身的潛能,從而獲得較好的生活。

3.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主觀的積極體驗,主要包括樂觀主義、幸福感等的體驗,還包含積極的情緒與健康的身心的相互關系,最重要的是對幸福感的體驗,強調人應該積極地享受當下,幸福樂觀地面對未來。其次,是對個人積極特質的研究。主要包括勇氣、愛的能力、人際關系、才能、洞察力、工作能力等,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人類自我管理、自我適應、自我導向的研究。最后,是對群體層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建立積極的家庭、積極的社會,使公民具備美好的品質及德行,具備責任感、職業道德,講禮儀等。

二、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身體發育及思想均尚未成熟,還具有一定的心理叛逆及心理矛盾,有著這個階段的成長煩惱及對人生的困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對高中生的成長十分重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整合當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高中生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形成健全的人格,面對紛繁的世界和未來嚴峻的挑戰仍充滿信心和希望,已經成為心理教育領域的主流趨勢。

1.總體目標——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心理健康素質是人生發展的高級需求。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可簡單概括為大力發展人的優點,并利用優點去克服缺點。對于高中生而言,站在積極心理學的立場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應關注學生的發展性目標,以積極的思想理念優化高中生的心理素質,為其能夠積極面對社會做準備,同時讓學生在面對學業和生活中的問題時能夠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樂觀積極地學習、生活。

2.主要內容——塑造高中生的積極人格

人格是構成人思想及情感的特有模式,是積極心理學理念下,人類所具備的心理品質。很多學者認為心理問題大多源于不健康的人格。因此,積極的人格有利于個體更好地處理及面對各種壓力。同時,心理學認為積極的人格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可以通過后天進行培養和塑造的。高中生的思想處于不成熟的階段,且面臨較大的課業壓力,因此更應該塑造其健康的人格來克服生活和學業中所遇到的困難。如塑造其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其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格特質等。

3.主要手段——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加強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

學校環境及教師的教育是高中生情緒體驗、心理形成的重要環境。因此,創造良好的“軟環境”是高中生積極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高中生完成初中教育后,來到了新的環境,很容易對自己的定位有困惑,教師作為高中生成長的“軟環境”,應該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高中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校各種人際關系的協調者,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教育理念,幫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心理活動都伴隨一定的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天賦及潛能,關鍵在于要激發自身的積極體驗。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體驗氛圍,同時通過“積極體驗”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潛力。如在教學中可以留給學生適當的自我思考和學習的空間,使其有自己的發現及創新,并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且懂得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見解,讓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并樂于接受他人不同的意見,最終通過討論及分析獲得自己的判斷。而在教育方法上,教師可采取心理游戲、角色扮演等方法,多注重學生的自我參與教育,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不斷地成長。

參考文獻:

龔繼峰.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創新[D].南昌大學,2011.

?誗編輯 任 壯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高中生心理健康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