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宿制學校如何留住學生的心

2018-07-26 04:25任主珊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家校聯系寄宿制

摘 要:私立學校的發展,應找到提高質量和留住學生的突破口,而只有留住學生的心,才能實現學生的安心學習,教學質量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留住學生的心,是有方法技巧的。

關鍵詞:寄宿制;人生規劃;家校聯系

我們學校是一所城市寄宿制九年一貫制全額私立學校,現有學生800多人。寄宿制學校如何留住學生的心,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學校在“招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送得出”12字工作方針的統領下,基本做到了讓學生安心,讓家長開心,讓社會放心。

一、用學生的人生規劃作引導,激發斗志,克服困難

我們學校雖地處十堰市東山路8號,在東山苑小區內,但90%的小學生都住宿(中學部學生全部住宿),55%的中小學生是留守學生。學生星期五下午兩節課后,由家長或其他監護人接走,星期天下午4:30~6:00由家長或其他監護人把學生送到學校,交給班主任。

寄宿學生在校時間長,午飯、晚飯后自主把握的時間多,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如文藝類的葫蘆絲、吉他、舞蹈、健美操等;體育類的籃球、跆拳道、游泳、足球、瑜伽等;學習類的作文(寫作與閱讀)、奧數、寫字(硬筆與軟筆書法)等;棋類的圍棋、象棋、五子棋等。

我們還要求學生從七年級起,人人制訂三年人生規劃,學校將學生制訂好的三年人生規劃打印放大,懸掛在墻上,用于激發學生斗志。

二、同伴幫輔,組團前行

隨著我們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這樣我們學校的規模就不斷壯大,幾乎每周都會有到我們學校插班讀書的學生。

面對每一個來我們學校插班讀書的學生,特別是從公立學校來的學生,他們不習慣吃飯排隊,不習慣按時就寢,不會疊被子等等。部分私立學校轉學來的學生,也因為每一所學校的管理方式不同而有不習慣的地方。因此,對來我們學校插班讀書的學生,班主任都會第一時間給該生安排一至二名“小老師”,幫助、輔導該生的學習和生活。

我們還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允許來我們學校插班讀書的學生犯一兩個小錯誤,只要不是同一個錯誤,我們都會容忍。

通過我們“小老師”的幫助和輔導,“小老師”也更加強大了,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班級內、寢室內同學關系更加和諧,來我們學校插班讀書學生的心自然也就留下來了。

三、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建設平安快樂校園

校園欺凌事件不止破壞了學習環境,讓學生失去安全感,更大的威脅在于當前學生不想在學校讀書了,以后學生進入社會因懷有報復心理而產生暴力傾向,可能對他人形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建設平安快樂校園,成了我們60多位“兼職警察”的正常工作了。

1.嚴把課外活動空間

校園欺凌事件大多數發生在課外,主要是廁所里、寢室里、圖書閱覽室里、飯桌上、樓梯間等。我們通過排值日、設特殊崗位、加大巡查力度等辦法,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2.掌控特殊時間段

校園欺凌事件大多數發生在特殊時間段,主要是上學放學時段、課間10分鐘、少數個別管控能力低的教師課堂上等。針對第一種情況,我們要求學生上學放學有家長或其他監護人接送;第二種情況,我們采取加大巡查力度的辦法;第三種情況,我們采取綜合治理的辦法,如班主任坐班、學部領導巡查課堂、學校組織管控課堂能力提升專題研討活動等。

3.校園欺凌要從心上根治

終結校園暴力,還要重視人格培育。教師重視培育學生的文明修養,讓學生有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形成健全人格;教育學生嚴守道德底線,不管在什么場所,都有守法的自覺。明確家長、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責任。

4.找到校園欺凌事件背后的根源

教師要關注發生欺凌行為背后的原因,去了解過程,分析每個步驟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四、利用網絡,學生、學校、家庭之間及時交流聯系

我們學?,F有26個教學班,每一個班的任課教師和該班學生家長都建有微信群,學校在教學樓架設固定電話,少數班級的任課教師和學生還建有QQ群,學校從2016年春學期開始成立了家長委員會。

學校利用以上各種方式,及時實現學生、學校、家長之間的溝通,我們學校在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溝通中,強調用真心誠意的態度,客觀地反映問題,全面地分析問題,公正公平地處理問題。

五、開展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到學校像自己的家

每當快過節的時候,學生都會很自然地表現出焦慮、上課走神、沉默寡言等狀況。為了讓學生安心學習,學校政教處和總務處就會提前幾天向學生公布在學校過節的活動方案,例如端午節讓學生親手包粽子,然后吃粽子;六一兒童節、五四青年節、國慶節、圣誕節、元旦等,讓學生排練節目,然后表演節目;每學期舉行親子運動會一次;家長開放日各年級各班輪流進行。

六、開展心理咨詢,讓學生敞開心扉,化解各種心結

學校從2015年秋學期開始,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由一名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的教師牽頭,共四名教師組建成工作團隊,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讓留守少年兒童敞開心扉,經過近五年的摸索,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初步把握了一些方式方法。

1.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與學生交流

我們學校的留守少年兒童基本都寄宿在學校中,若找他們到辦公室里交流,他們是很難敞開心扉的。我們就利用我們吃早餐、中餐、晚餐端著飯碗的時間,一起打乒乓球的時間,放假一路去搭車的時間,與他們交流。選擇這樣的時間和地點,學生一般都很放松,不會有太多的拘束,他們很容易敞開心扉。

2.以鼓勵為主、慎用批評的方式與學生交流

有研究表明:“八成孩子不想在否定中長大?!币寣W生敞開心扉,開口就批評,絕對做不到。不管留守少年兒童有沒有錯,想要他們把發生的事告訴給我們,千萬不能開始就選擇攻擊和批評的辦法。此外,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要等待他們把事情全部說完,聽完了他們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誘使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或者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3.堅持實事求是、獎勵誠實的原則與學生交流

教師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方法,往往被學生作為話題,在寢室里、廁所里評頭論足,教師是否尊重事實,學生心中有桿秤,并且很容易在學生心目中形成定勢。當學生做錯了事時,我們必須首先對他們向我們老師承認錯誤的誠實表示肯定。

4.堅持尊重隱私、相對保密的原則與學生交流

即使對于最開放、最友好的教師,學生還是有他們自己的秘密,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他們開始學著和老師分離,越來越多地依靠同學、朋友。我們應該做的只是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需要,我們永遠在他們身邊。

5.及時捕捉機會、創設情境,機智地與學生交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了解學生的詳細情況,從這些詳細情況中找話茬最容易。如父母雙方在外打工情況;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域分布情況;父母在外打工回家頻率情況;在外打工父母與子女親子關系親疏程度;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環境情況等等。了解情況后,從中捕捉機會,學生因為感到老師好“神”,讓他們敞開心扉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要想多了解學生的生活,就要多創造這些對他們沒有壓力、和我們一起活動的機會。當我們真的需要問問題的時候,也要少用“為什么”,這個詞往往會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

當學生視老師為父母,視學校為家的時候,他們的心定會留在學校,他們必然會成為對學校有情懷的畢業生,學校也將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任主珊.讓留守兒童敞開心扉的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C],2015(8).

?誗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家校聯系寄宿制
祝福
淺談城鎮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現狀和改進措施
建優質寄宿學校是撤點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團體心理輔導
著力非智力因素培育 實現課堂教學轉換——以鄉村寄宿制學校建甌市東峰中學為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電腦派位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
體育大課堂觀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的研究與思考
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