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探索發現能力的培養

2018-07-27 10:06劉琴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

劉琴

摘要:對探索能力的發現教學是將小學生自我活動轉移到教學上的一個教學行為,是將學生對事物的無意識探究變成有意識并且受學生自我控制的一種教學方式。探索發現能力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表現得尤其重要,只有具備探索發現的意識,才能從根本上真正學好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索發現;發掘培養;促進教學

探索發現是每個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具備的本質能力,是對事物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對事物的探究欲,這是獨屬于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探索性學習。學生對于外界事物都有一種新鮮感,教師通過教學將學生對事物的探究發現興趣進行開發,形成探究發現能力,并讓學生學會將這種能力運用在數學的學習上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將會簡要講解在教學中對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學生探索發現的個人發展特點

學生的個人發展特點與探索發現能力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學離不開對學生的個性分析;二是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要與學生的個性、發展方向貼合,二者互相發展才能得到高質量的教學效率。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學生自身因素,此為內因,也是最決定教學效果的因素;二是教學方法等一系列運用于學生數學學習上的方法手段,此為外因。這兩方面的因素雖然都對教學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教學時通常認為內因更勝一籌。因為學生如果自身的意志對數學的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排斥感,那么無論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怎樣的手段,可能一時都難以撼動學生的想法,激起他們的學習意志。而如果學生因為學習方法的缺失導致學習效果差,那么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法的調整就能將學生帶回到有效的學習道路上。

學生的個人發展特點對教師進行對學生兩個方面的了解都有所助益。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脾氣秉性,因材施教,做到影響學生學習的內因與外因而不顯露矛盾,讓學生積極地吸收知識,對學習的態度始終向上。在開始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實各方面的特點并未完全定性,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保持積極,讓學生喜歡學習。針對他們個人發展特點制定教學,比如有的學生不善于觀察,在做題的時候總是因為看錯題的原因導致錯誤,那么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觀察任務或者要求該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小心慢看,仔細檢查減少錯誤。對于探索發現的學生個人特點教學,還有一好處,那就是在教學中對每個學生進行的針對性教學,雖然對個人的特點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這個方法對于很多的學生都是適用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不同,總的來說對學生的個人探索發現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探索發現形式延伸變化

為什么在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常常感覺教學進度緩慢?一個知識點明明給學生講解了許多次但是還是錯誤頻出;為什么教學質量低下?教學的時候一個問題要向學生解釋很多次學生才能明白,這都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的開發沒有到位,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接收知識的進度緩慢且質量也不足。用個比喻來說,知識就像是水龍頭里的水,學生是接水的木桶,如果學生自身不具備在數學學習中的探索能力,那么那些知識的水龍頭就如同關上了,需要像教師這樣開關水龍頭的人,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無法接理解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探索發現能力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最能直接得到教學成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學中延伸探索發現的形式,用各種變化出的探索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要想順利開展多種形式的探索發現活動,首先要能夠做到的就是將教學視野放在數學教學之外,學生的能力素質的培養不是僅僅依靠一個數學教學就能夠完成的,如果將學生的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或者是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那么在數學教學中能夠施展的教學形式可以顯得更加的多元化。

比如在日常組織的實踐探索活動:探索發現哪些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環境存在?又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的?這個雖然看似與數學教學關聯不大,但是實際上對學生的觀察發現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并且還能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生活環境的了解,認識生活的環境的另一面,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接觸了很多數學圖形。除了以生活為主題開展的探索發現實踐活動之外,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也有許多探索發現活動能夠在教學之上建立,比如乘除法與括號在一起的幾種運用形式:括號內和括號外的乘除法之間的差異。利用多種形式的情景為學生設計合適的探索發現主題,力求教學達到學生隨時能夠有發展,多樣化的形式帶來不同的體驗。

三、融于教學共同發展

對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其本質目的是提升學生能力,促進教學。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個特點就是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很重,但是這種對事物的好奇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那么如何保持學生具有一顆對事物的探索長久保持熱度的心呢?那么就需要教學了。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是將學生先天性對事物的好奇心通過教學經過后天轉變成一種學生具有的探索發現能力,這種能力隨著時間的過去能夠讓學生將對事物的那份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以上說到對于數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的學生有探索問題的精神,有善于發現解決問題線索的能力,這樣才能學好數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只有在教師創造出來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將探索能力的培養融于教學,讓學生從對事物的探索上轉移到對數學學習的探索上。而在數學學習中運用這種能力不僅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不斷的運用中這種探索能力也不斷被打磨,到最后的發展就從學生的依靠學習變成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形成學習獨立性。

發現探索是學生在一生的學習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這種能力表現得尤為重要,這是將數學學習從呆板到靈活過程中的過渡劑。通過教學讓小學生具有的對事物的本知探索成為促進對世界了解的一種能力,將本來無法被學生控制的好奇心通過教學馴服收斂成為學生能夠自主進行操控的一種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朱新娟.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探索能力[J].未來英才,2015(11)

[2]牛茜茜.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探索能力[J].速讀,2015(11)

[3]孫定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7(6)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優化例題呈現方式夯實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