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2018-07-27 10:06廖艷枝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現狀農村

廖艷枝

摘要:從整個社會的發展需求與現實狀況來看,當前農村的家庭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家庭教育存在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利的家庭環境影響、壓力過大等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樹立素質教育思想、架設溝通心靈的橋梁、正確審視愛的力量、重視家校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改善當前家庭教育的現狀。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現狀;對策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教育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程度最深的教育方式。從孩子身體發育,智慧的啟迪,言語的發展,待人接物的學識,行為習慣的養成到本領的獲得,能力的發展,品德的形成等都在家庭這所“學?!敝凶杂X或不自覺地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從整個社會的發展需求與現實狀況來看,當前農村的家庭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家庭教育存在許多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于農村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一、 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

一是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農村孩子的家長文化素質較低,在管教子女方面使用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對就打,不聽就罵。在孩子身上體現的是過多的指責,缺乏耐心的教育。這樣一來,往往會使孩子對家長產生怨恨和對抗情緒,而出現口服心不服的現象。

二是家庭環境不利于孩子成長。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化,當前農村的經濟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有較大的轉變,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及其沿海一帶。特別是在我區落后的農村,很多人選擇了“打工”這條路。在學生中有絕大多數的家長終年在外務工,子女有的被寄托給親戚,有的委托給家中年邁的老人,有的甚至是孤身一人。我自己在基層學校任班主任多年,每當要求學生請家長時,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父母打工去了”,要么家里事情多走不開,要么是“我的爺爺和奶奶在家,他們來行嗎?”。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學習不重視,自己學好學壞也就無所謂了。

三是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農村家長由于自身生活條件的原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將來有一個美好的情景,跳出“農門”。要求子女“早也讀、晚也讀,三步不離書”,一旦考試成績下降,便會嚴厲的指責和批評。這種偏激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成天處于高度緊張之中,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四是家長不能很好地指導孩子的學習。農村家長由于素質的原因,對子女的學習缺乏正確的指導,不能檢查子女的作業情況。當孩子完成作業后,大多數家長只會問“做完沒有”,而不會問“做對沒有”,對孩子的學習情況缺乏了解;許多孩子為了早點做完作業后能看電視、玩,于是就亂做一通,不管錯對完成萬歲。這樣一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就難以提高。

五是落后的農村思想難以形成學生健康的人格心理和價值觀念?!皶x得多不多不要緊,只要會掙錢”,“初中畢業后跟我去打工”,“女孩家讀這么多書做什么”這是農村普遍存在的思想。當前,許多教師都在抱怨:到學習成績差又愛搗蛋的學生家里家訪時,家長往往都是對老師說:“老師,幫幫忙,你就當放牛一樣讓孩子混過這三年吧”。這些家長的教育思想與我們當今科學合理的學校教育相互矛盾和沖突。這樣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出現了理想失落、心理失衡等問題,在社會的優化過程中難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價值觀念。

二、解決當下農村家庭教育現狀的對策

(-)樹立素質教育思想。在農村家庭中,許多家長把教育的目標簡單的定位于智力教育,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且在進行智力教育時,多數家長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識教育,最關心的是學生考了多少分。其實這些做法和認識都是有失偏頗的??茖W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以治理教育為中心,融孩子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人品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為一體的、全面的、綜合性的素質教育。當前,許多家庭用智力教育來代替綜合型素質教育,其后果難免叫人擔憂。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高智商,低情商;學習成績優秀,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的現象廣泛存在。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對青少年進行綜合型素質培養不容忽視。

(二)架設溝通心靈的橋梁。曾聽一位學生家長說:“我的孩子自從上初中以后,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回家不愛說話,和他說話,他又是聽非聽,這是怎么回事呢?老師呀!他最聽您的話了,您幫我管管他吧!”聽了他的話我頓感迷惘,這真是孩子不聽他的話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日趨成熟,有著自己獨到的思維和見解。孩子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多少家長又能了解呢?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與學生溝通:

1.搭建對話平臺,溝通心靈。教育界中的對話是一個多層次的過程,遠遠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談話和交流范疇。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的進行交流和溝通。對話中都要學會傾聽,真心去理解孩子的“理解”,而不是“耍話語霸權”,以自己的意見代替孩子的意見,或者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這樣的交流只會讓對話陷入僵局。其次,對話要注重語言的技巧,讓交流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下進行。通過孩子的言談,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去感受孩子的心聲,最終明白我們到底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

2.在理解信任中放飛心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思想意識逐步個性化,心靈深處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具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孩子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地方應給予褒揚和支持,放手讓他們去發展自己,創造自己。對孩子表現出來的積極因素,我們應當冷靜地與孩子一道分析原因,尋找根源,而不是“棍棒之下出好人”的教育手段。理解和信任是溝通的先決條件,離開了信任,這種心靈的溝通就不可避免地蛻化為“家長式”的操縱鬧劇。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現狀農村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