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

2018-08-15 10:41張玲許博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逆向思維化學教學培養

張玲?許博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主要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是提高化學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中逆向思維的應用意義,并探討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幾點措施,為我國的高中化學教學提供策略參考。

[關鍵詞]化學教學;逆向思維;培養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具備逆向思維能力的人能將事物反過來思考,打破了事物原有的定論和觀點,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對立面思維能力,是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提升。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不僅有助于高中化學教學活動,還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生活與工作打下基礎。

一、逆向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優勢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主要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在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上主要是從事物表面信息中思考事物結果的方式,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逐漸形成了固定化的思維模式,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還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創新。而當逆向思維的教學方法出現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事物的結果看待事物的發展過程,最后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這種方法對于化學學科來說,能解決許多化學關系式的問題。在長久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形成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化學教學效果得到長遠提高。

二、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措施探討

1.在理論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所有的學科中,化學學科屬于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習化學往往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大量的概念性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如果不能尋找到良好的教學方法,則學生很難形成深刻的記憶,概念性知識是化學學科學習的基礎,不良好的記憶效果使學生沒有足夠的能力學習其它方面的知識,影響了學生化學的學習成績。通過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方式,教師針對化學變化規律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逆向訓練,能將枯燥乏味的化學知識變成事物的一個演化過程,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發現了化學變化規律,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升學生的記憶效果。例如在高中化學中教師講解Cu在氯氣中可以發生燃燒反應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哪些金屬會在氯氣中燃燒,學生會想到“Cu、Fe”,然后教師再向學生講解Cu、Fe都是變價金屬,然后能獲取到最高價態的氯化物。這種從反應結果觀察反應原理的方式,能加深學生對燃燒反應知識的體會,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

例:已知甲烷中的院子能被其它原子取代,變成CH3、Cl2、CHCl3、CCl4等,這四種物質的結構中可以看出甲烷分子中主要以碳原子為核心,是一種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在下面幾種物質中,不屬于正方形的平面結構是()

A CCl4只有一種結構

B CHCl3只有一種結構

C CH2Cl2只有一種結構

D CH3Cl只有一種結構

解析:CH4中C-H鍵有四個相同的形式,其在空間排布上的形式可以是正四面體結構、平面正方形結構。所以教師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用逆向思維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將甲烷分子的結構假設在正方形的平面結構一種形式上,CH3Cl、CHCl3以及CCl4就有一種結構,因為如果CH2Cl2中所有原子在一個平面上,則Cl原子與H原子的位置形式有兩種,因此同學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結構模式下,CH2Cl2才能出現只有一種結構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運用逆向思維,學生可以更好的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效的連接在一起,逆向思維的學習方法能排除化學問題中的不可能現象,最終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答案。

2.在化學實驗中的運用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都是由實驗演示出來的,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室利用逆向思維法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時,還應注意將逆向思維應用于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驗的各種條件與情況,對實驗過程進行思維推理和思維演算,對于可能出現的化學實驗結果,進行逐一的逆向思維檢驗,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實驗本身的意義,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理解和記憶效果,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例如教師進行銅的冶煉教學時,以黃銅礦的冶煉為例,利用實驗檢驗銅渣中氧化亞鐵的主要成分。在實驗開始以前,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檢驗鐵離子需要的試劑,然后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在小組內探討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小組探討完成之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向教師以及其他學生講述本組學生的探討結果,這種方式既能達到拓展學生思維的目的,又能鍛煉學生集體合作的品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總結實驗可能出現的現象。然后進行實驗教學,實驗過程中學生又發現,Fe2+能使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酸性高錳酸鉀是由高錳酸鉀粉末與稀硫酸融合得到的,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褪色的現象得出化學現象得出Fe2+、高錳酸鉀與硫酸之間的關系式,得出氧化亞鐵變成鐵離子的實驗過程與結論。逆向思維的學習方式時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效率更高,促進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化學學科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學科,由于化學學科的抽象性,傳統的化學學科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所以教師必須尋找一種能提高化學學科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方法。在化學概念性知識與實驗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幫助學生排除化學練習題中的不正確答案,引導學生懂得化學現象的發生原理,加深學生的記憶,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蔡前德.逆向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4(10):110-111.

[2]張義貴.逆向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4(31):335.

[3]石 濤.逆向思維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7(36):101-102.

[4]巢志華.淺析高中化學教學與逆向思維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8):50.

[5]黃均興.高中化學教學中逆向思維的培養及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22.

猜你喜歡
逆向思維化學教學培養
逆向思維在小學數學解題中的作用與培養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