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2018-08-27 08:35王維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摘 要:在世界各國、各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日益突出,為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促進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有效交往和世界的有序運行,習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各國、各地區在達成建立共同規則、尋找共同利益、樹立共同價值、交流共同愿景、主動共同治理的前提下進行全球化實踐,共同解決全球化時代的各種危機難題。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超越;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過去或現在還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和不利于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發展難題的觀念超越,旨在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建立共同規則、上尋找共同利益、樹立共同價值、交流共同愿景、主動共同治理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一、建立共同規則

規則是基于各國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的基礎上對各國都有約束作用的最低要求,能為各國的交往提供保障。共同規則的制定,要求每個主權國家都平等參與到共同行為規則的制定。要求發揮聯合國這個機制和平臺作用,樹立世界公民、世界主體的思維格局,參與到全球化治理進程中。必須意識到這其中涉及到當代國際事務最主要的行為體的民族國家,需適當讓渡國家主權,從而確保規則的合理制定和規則的公正性和有序運行,這樣才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安全的政治保障??傊?,制定共同規則是各行為體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共謀發展的政治前提,也只有這樣才能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二、尋找共同利益

“不同國家的利益雖有沖突的一面,但并非沒有相容的一面。更何況人類共同利益日漸凸顯,它要求擺脫自助性而走向對話與合作,否則在人類的共同利益(尤其是生存利益)無法保障時,各國的國家利益將變得毫無意義”。[1]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個民族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但近年來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增多,“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1]各國的國家利益是相互關聯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任何國家要想自己獲得發展,同時也要讓其他國家獲得發展,這就要求民族國家應努力在全球化實踐中尋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只有在尋求各國共同利益前提下才能實現自身的長遠利益。

只有把本國發展與世界各國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把本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都考慮在內,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交流合作,尋找各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合作共贏。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要先尋找雙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零和狀態,“一帶一路”實踐的推進正是中國與其他國家打破零和狀態互利的表現,只有擺脫零和思維尋找共同繁榮才能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三、樹立共同價值

不同文明之間由于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狀況、社會制度的不同肯定是有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并不像“文明沖突論”倡導的“不同文明交往的結果必然陷入沖突”,這與歷史事實并不相符,我們也得承認雖有沖突的一面,但交流融合的和諧狀態是占歷史的主流,我們必須認識到沖突的一面是作為歷史主體的人——人為擴大的結果。

面對西方的“普世價值”我們要提高鑒別能力,這種“普世價值”實質上是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體現,這是一種不顧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狀況、社會制度的差異而欲建立的文明同質體。我們得承認,人類文明進程中,即使有歷史、文化、經濟、制度的差異,但在這種差異的基礎上存在著人類的“共同價值”,這種“共同價值”是文明多樣而交流互鑒的結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就是要在人類文明差異的基礎上樹立共同價值,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四、交流共同愿景

“當今世界,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時空領域更加寬廣,各種因素更加錯綜復雜。各國人民命運與共、唇齒相依。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2]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普遍安全的基礎上謀求各國發展是各國的共同愿景。但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仍然困擾著各國人民,這為國家求發展注入了很多不穩定因素。同時“沒有哪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從別國的動蕩中收獲穩定。弱肉強食是叢林法則,不是國與國相處之道。窮兵黷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3]民族國家要想謀得自身安全與穩定,必須把其他國家的安全與穩定考慮在本國的活動范圍內,加強交流溝通,通過合作的方式促進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的形成。

因為發展問題直接決定著安全,因此只有通過交流合作謀發展,才能促成安全穩定環境的形成,在安全的同時也為各國的發展提供了環境保障。各國交流的目的也是求得發展,通過發展促安全,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五、主動共同治理

全球生態問題日益嚴重,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占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3]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在關系人類命運的全球化進程中,各國除了謀發展,還應當主動承擔責任,摒棄過去那種限于把本國污染看作污染,而把其他國家的污染不看作污染的態度,甚至轉移生態污染嚴重的部門。在全球化這個大家庭內,本國污染即是他國污染,他國污染也是本國污染,必須樹立起共同承擔、共同治理的責任意識。

總之,在全球化時代,面臨的人為性的全球問題日益增多,人類只有形成共命運的意識,在全球化實踐中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導實踐,努力在建立共同規則、尋找共同利益、樹立共同價值、交流共同愿景、主動共同治理上達成一致,才能解決全球性問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

[2]習近平.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N].人民日報,2015-03-29(002).

[3]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5-09-29(002).

作者簡介:王維(1992—),女,漢族,四川興文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猜你喜歡
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動車組檢修基地與動車檢修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中國言說的路徑與民族國家電影實踐及其走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