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研究

2018-08-27 08:35馬保青孫緒兵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

馬保青 孫緒兵

摘 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承造就了燦若星河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很多精華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致的,因此把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融入高校思政課,可以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和本土化,更好地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發揮其當代價值。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因此我們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和利用其時代價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高校思政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不僅在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在實踐上也是必要的,有利于運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一、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托著中國人民的理想和信念,要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在長久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智慧的結晶,已經深深融入到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特質,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體現了這種特質,寄托了無數中華兒女努力奮斗所追求的價值。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體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因此在高校思政課堂上,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除了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授之外,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上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的講授,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反擊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社會思潮,糾正崇洋媚外的不健康文化觀,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講述之外,還可以在課外通過專題展板的方式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展覽,來吸引更多當代大學生關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立足于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拋棄了這個根本,就相當于丟掉了根基。[4]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對于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思想意識會促進實踐的發展,因此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尤為重要。當前,在面臨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尤其是面對美日歐強勢文化的沖擊下,社會上出現了少數人崇洋媚外的現象,為了避免這些錯誤的社會思潮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沖擊,在高校思政課中有必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通過講授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可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積極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文明是豐富多彩的,都有其獨特性和存在價值,要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要貶低其他文明。[5]因此,要充分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通過積極引導他們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樹立文化自信,才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消極社會思潮的沖擊特別是外來文化的沖擊,進一步保障我國的文化安全。

三、積極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客觀需要。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很多一致的地方,通過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課堂,可以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精華,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滋養。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講究“君子之道”,君子代表的是傳統文化中完美的人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其使命和任務,目標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致的。因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人人共建、人人參與,每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擔負起自己所承擔的職責。因此在優秀傳統文化“君子之道”這里,我們要想促進其創新性轉化,古為今用,就需要把其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通過在課堂上講授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當代大學生努力成為“君子”,追求自身的不斷成長進步,實現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巨大的動力。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課中去,不論是在融入的內容上還是具體的方法和路徑上,還需要很多艱辛的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進一步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更好地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則是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3][4][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馬保青(1985—),男,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

孫緒兵(1973—),湖北松滋人,副教授,現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注:本文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2014B190。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