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反規劃”理論下新型城鎮化村落規劃方案的探究

2018-08-29 10:58李翔宇
價值工程 2018年21期
關鍵詞:生態保護新型城鎮化

李翔宇

摘要: 本文通過對榆林市榆陽區白舍牛灘村規劃,探討在“反規劃”理論下新型城鎮化村落規劃的應用。從生態環境、景觀人文環境、產業發展需求出發,結合“反規劃”理論,統籌自然、人文、生態三大要素,應用“疊合”的方法將村落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休閑旅游、居住生活等功能透明地疊置交融,使得規劃方案更合理更科學,適應新型城鎮化村落的發展要求。

Abstract: Taking the village of Bai She Niu Tan in Yuyang District of Yul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lanning of new urbanized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anti-planning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humane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 a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nti-planning" is combined, coordinating three major elements: nature, humanity and ecology. The method of "superposition" is used to blend the functions of villages transparently,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leisure tourism and living life. All of those are aimed to make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urbanization.

關鍵詞: 反規劃;新型城鎮化;生態保護

Key words: anti-planning;new urbanization;ecologic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1-0011-02

0 引言

在中國快速的城市進程和城市無序擴張背景下“反規劃”理論應運而生,它是一種物質空間的規劃方法論。自提出“反規劃”理論至今,被廣泛應用于國土規劃、城鄉規劃、農村規劃、景觀生態規劃和旅游規劃?!胺匆巹潯辈皇呛唵蔚摹熬G地優先”,而是在規劃用地之前優先劃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用地。與傳統規劃方法相反,“反規劃”強調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觀的真實性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胺匆巹潯敝鲝垖ι鷳B用地先行規劃,保證生態功能最大化,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

1 新型城鎮化村落建設理論

“反規劃”理論本是應對城市相關問題提出的,它也適用于新型城鎮化村落的建設。俞孔堅在《“反規劃”途徑》中系統論述了“反規劃”理論體系。新型城鎮化村落宜優先做“反規劃”,重點開展鄉土遺產景觀保護規劃工作和鄉土特色建設,針對鄉土生態和文化景觀的破壞問題提出建設意見,保護原有的生態安全、民族信仰、鄉土風情和民俗文化,發展鄉土特色的產業經濟,發展鄉土特色的旅游經濟,極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村落。

2 榆林市榆陽區白舍牛灘村落規劃

2.1 區域分析

2.1.1 區域生態壞境

白舍牛灘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金雞灘鎮東北5公里,距離榆林城區30公里,屬于典型的風沙草灘區,原為蒙人牧牛之地,且牧牛多為白色牧牛,故稱之為“白舍牛灘”。該地區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11攝氏度,平均降水400-600毫米,無霜期150天左右,四季分明,具有優于國家一級空氣質量標準的清新空氣。白舍牛灘村“十三五”規劃提出了保持原有的鄉土第一、第二產業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旅游業,這一興村富民的新思路。(見圖1)

2.1.2 區域景觀、人文環境

①旅游資源分析。在陜西省及榆林市的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空間發展格局中,白舍牛灘屬于榆溪河旅游區板塊和沙漠旅游區板塊。全村旅游資源集邊塞之雄、河谷之幽、水體之多、綠洲之勝于一體,是黃土地高原向大漠草原過渡區的縮影。白舍牛灘村擁有以三官廟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資源、具有旅游休閑度假價值的奔牛湖和周邊沙地,是陜北旅游資源稟賦最好的村落之一。

②人文景觀分析。榆林市整體文化底蘊深厚,集多種文化交融于一體,包括草原游牧文化、黃土高原農耕文化、陜北民俗文化。白舍牛灘村在這些文化熏陶之下產生了自己特色的農耕文化和鄉村文化。

2.2 新型城鎮化村落的資源“疊合”

“反規劃”方法論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說就是一種叫做疊合的方法。首先確定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再進行鄉土特色產業各個資源的整合,在突出生態優先的前提下,發展村落的特色旅游資源,最后形成總體規劃方案。

2.2.1 總體布局

綜合規劃區內的自然環境特征和用地布局要求,建構以生態綠地和開敞空間為核心,以生態廊道為紐帶,有機完整、組團狀生長的總體布局結構。(見圖2)

2.2.2 用地功能布局

經過前期策劃研究,將規劃區域劃分成兩個功能分區,分別為居住組團片區,即白舍牛灘村新村安置點,用于白舍牛灘村村民的安置,并且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另一分區為集中旅游片區,用于發展旅游產業,提高安置村民的經濟收入。

集中旅游片區位于規劃區域的西側,內有奔牛湖、動植物養殖基地、滑雪場、自行車環道等,以“碧水+金沙”風情為基礎,以風情體驗、文化休閑、拓展訓練、現代農業觀光為功能,成為集沙漠運動、水上娛樂和動植物養殖觀賞綜合服務為一體的沙漠旅游大本營,形成了“一帶、一廊、兩心、五大基地”的空間格局,簡稱為“1125”空間格局。其中:一帶為濱水游憩帶(水系);一廊為團結渠生態旅游廊道;兩心為游客服務中心和牛文化廣場;五大基地為兒童歡娛基地、珍禽養殖基地、濱水度假基地、共享創客基地和休閑農業基地。同時堅持“保護—利用—提高”,堅持“三性”的原則,即主題性、自然性、生態性。(見圖3)

居住組團片區位于規劃區域的東側,用于白舍牛灘村新村村民安置。該新村規劃打破了同質化日趨嚴重的規劃模式,吸納傳統景觀的營造手法,力求規劃出軸線清晰、圍合特點鮮明、組團豎向設計錯落有致,空間變化豐富的規劃布局。居住地塊建筑多以二、三層別墅設計為主,配備幼兒園、小學、養老院、仿古商業街、村委會綜合辦公場所等。(見圖4)

3 結論

通過“反規劃”理論在新型城鎮化村落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規劃模式,突破了傳統規劃方法對農村規劃建設的約束,對新型城鎮化村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保證特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桂林,江蔚,汪鵬,何建.“反規劃”理念下的山地農村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

[2]李博,黃梓茜.“反規劃”途徑:理論、應用與展望[J].景觀設計(英文版),2016.

[3]梁雷,劉歡.“反規劃”理論在新農村規劃建設的應用[J].城鄉建設與發展,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2):246-248.

[4]戴海蓉.關于“反規劃”的思考[J].中外建筑,2010(2).

[5]彭德勝.“反規劃”理論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應用——以沅江市城市總體規劃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05,12(1):31-36.

[6]俞孔堅,李迪華,韓西麗.論“反規劃”[J].城市規劃,2005(9).

猜你喜歡
生態保護新型城鎮化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