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生態背景下的城市經濟增長動力研究

2018-09-10 21:42馮茹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18年6期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馮茹

摘 要:在國際、國內復雜的大環境下,勞動力年齡人口減少、少子老齡化問題加劇、人口機械增長率降低等問題,加劇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壓力。各個國家、地區的競爭發展對于人才的依賴也越來越高。本研究以大連市為例,在人才生態系統構建的視角下,探討城市經濟增長的動力問題;運用人口變動、人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挖掘影響經濟動力轉換的深層次原因,優化經濟運行過程中資源的合理配置;指導解決城市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打破現有經濟發展瓶頸,探尋城市經濟增長動力。并提出相應對策:保障人口規模和改善人口質量、加強人才引進與保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對策將有利于突破城市經濟發展的瓶頸,改善當地經濟條件,走出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人才生態;人才競爭;經濟增長動力;供給側改革;勞動力人口

中圖分類號:F 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312(2018)06-0716-06

0 引 言

眾所周知,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時期,也因此形成了一定階段性的特征。在新常態背景下,長期經濟趨勢向好,但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傳統行業受制于轉型困難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近年來,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GDP增速低于全國水平,經濟下行趨勢最為明顯。在東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局面下,經濟增長乏力,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迫切。東北經濟到了必須轉型、必須扭轉經濟下行趨勢的時候了。面對棘手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積極應對,陸續實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人才生態系統與經濟發展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受多種因素制約與推動。勞動力資源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人口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分布的稠密等因素都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影響[1]。因此,人口變動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將人口作為城市經濟增長動力要素,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人口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尤其當“人口紅利”效應逐漸消退的時候,大連市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發展的突破口可以適當放在“人口問題”上。因此,在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的時期,在人口轉變的大背景下,了解、掌握人口變動的規律,運用人口變動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構建、優化人才生態系統,探尋城市經濟增長動力,將有利于大連突破經濟發展瓶頸,改善當地經濟條件,走出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1 大連人口與經濟發展的現狀概述

在國際、國內復雜的大環境下,勞動力年齡人口減少、少子老齡化問題加劇[2]、人口機械增長率降低等問題,加劇了大連經濟發展的壓力。根據相關報道,大連市2015年上半年GDP經濟增速為3.5%,排在23個同等類型城市的末位。2017年15個副省級城市GDP排行來看,大連7 363.9億元,位于第十位,位于第二梯度的末位。由此來看,大連的經濟增長顯現出上升乏力、動力不足等現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連的經濟能否還可以保持增長的態勢,值得探索。國內一些城市人才的流動活躍,人才生態環境的競爭成為人才競爭的關鍵。然而,人才的競爭歸功到底是人才環境的競爭[3]。人才生態環境包括:自熱生態環境、社會生態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等方面[4]。其中,人口與人才環境密切的關系,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來源于本地區人口與外來人口的存量。近些年,大連市人口狀況變化顯著,根據大連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94.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5.7萬人,出生率為9.6‰;死亡人口7萬人,死亡率為11.82‰;自然增長率為-2.22‰.2015年底,2010年18歲以下年齡人口71.7萬人,2015年減少至70.8萬,占總戶籍人口的11.93%.60歲以上老齡戶籍人口由2010年的105.7萬增長至2015年的136.2萬人,占總戶籍人口的22.9%,老齡人口增速達5.1%,遠高于3%的全國老齡人口增速。人口問題影響了城市人才生態環境,也將影響大連市的經濟發展。2005年至2015年,大連市戶籍遷入人口在2006年達到了高峰,之后開始逐年下降。在2006年大連市經濟GDP增速是17.5%,2012年和2013年略有回升。2015年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2015年大連市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GDP增速降至4.2%,是10年來的最低水平。自2010年起,大連市勞動年齡人口將呈現加速減少的態勢,2009年18~59歲戶籍年齡人口數量411.7萬人,2015年減少至386.6萬人。從勞動人口的年齡結構來看,35~59歲高年齡段勞動人口占比較高,年輕一代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較少。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降低將會影響大連當地用工成本上升,造成企業制造成本的增加。對于一些年輕的企業而說,將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人口變動與大連的經濟發展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作用。勞動力資本的供給變化,將會影響大連經濟的穩定增長。2016年我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穩定。同期,大連市的GDP增速保持穩定,但是并不理想。這種“穩定”的局面依靠需求側投資拉動的作用更為明顯[5],所能顯現的持久性令人堪憂。在新常態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推動供給側改革,以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4個要素為主,從供給側、生產端入手,“挖原因、找對策”提高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化解過剩的落后產能,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去除地產多余庫存,防范金融風險等。供給側改革是以提高潛在產出水平為目的,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的改革。對于經濟動力轉換過程中供給側的全要素投入的研究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2 經濟增長動力研究的意義

隨著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國內外學者對經濟增長動力研究也越來越多。然而,在經濟新常態特征逐漸顯現的過程中,我國學者對經濟動力的研究也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文中在CNKI(中國全文期刊數據庫)以“經濟動力”為檢索詞,進行檢索,學術關注度是從1997至2017年文獻被引文章熱度的指標,可以反映出關于“經濟動力”研究的趨勢,學者對“經濟動力”的研究關注度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對“人才生態”為檢索詞,從1997至2017年文獻進行檢索,反映出人才生態的關注度增加趨勢明顯,在2017年進入峰值(如圖1所示),側面折射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生態環境問題愈加重視。

勞動力供給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青睞。以“勞動力供給”為檢索詞,在CNKI進行檢索,學術關注度呈現高位的穩步增長態勢。勞動力資本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尤其在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人口紅利”效應逐漸消退的時候,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發展的突破口應放在挖掘勞動力供給方面。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勞動力供給是經濟動力轉換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國著名學者蔡昉指出:“以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為標志,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享受的人口紅利開始消失,其表現為GDP潛在增長率的降低”[6]。在比較優勢逐漸減弱的局面下,日趨普遍化和常態化的“用工荒”,加劇當代企業的生存危機。在東北振興的大背景下,從人口角度探討供給側的勞動力供給問題,探尋新常態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長動力轉換路徑意義深遠。在經濟發展動力研究方面,鑒于上文所述,城市人口與經濟發展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谌瞬派鷳B系統構建和優化背景,從勞動力供給視域探討動力轉換的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①從供給側層面將勞動力供給作為主要因素,有助于挖掘影響經濟動力轉換的深層次原因;②優化經濟運行過程中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③指導解決城市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打破發展瓶頸探索經濟動力轉換新路徑。

3 促進大連經濟增長動力發展的舉措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才已經成為各個城市爭相爭奪的核心資源。東北地區具有深厚的工業基礎,是培養產業人才的搖籃。在計劃經濟時代,裝備制造、能源原材料、機械工業等行業在全國占有絕對的優勢,東北的勞動力是中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東北地區培養大量有素質、有技術的工人和技術骨干,在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孔雀卻往南飛”。近些年,人才流失是東北地區經濟增長變緩的主要原因之一。遼寧省具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大量資深的裝備制造型企業,具備培養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的條件[7]。在人才生態環境系統中,大連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是具有優勢,然而,由于人才引進、激勵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大連人才的社會環境不夠寬松,人才的人文社會環境也不具有優勢,致使人才“留不住、引不來”成為大連發展的短板。隨著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經濟的繁榮,大連的吸引力不足,人才生態環境不夠優化,人才外流現象明顯,遼寧省已經成為人才流出省份之一[8]。因此,人才生態的優化是直接制約大連經濟社會的關鍵問題,理順人口結構變化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在人口結構變化層面探索促進大連經濟增長動力的舉措。

3.1 保障人口規模和改善人口質量大連人才生態的優化應依托寬松的政策環境,增加勞動力資源的總量,改善的勞動力的質量。大連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即寬松的政策環境。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正在積極地改善著東北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東北地區的振興思想、方針、實施措施等;2012年3月,國務院批復《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助推東北地區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2014年8月,印發《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國發[2014]28號),再次就東北振興過程中,國有企業改革等問題,實施新的措施和改革辦法。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期間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多年以來,國家對東北地區實施的振興政策,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為大連的振興提供良好、寬松的政策環境。新的人口政策“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的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未來大連市勞動力的供給數量,保障人口的規模,對大連老齡化的趨勢有所緩解。從人口經濟學角度來看,當人口總量增加,人口的消費浪潮將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隨著人口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出生人口數量增加為孕嬰童等相關產業拓寬了道路,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9]。幾十年后,新一代勞動力人口成為大連市經濟發展的主要人力資源。隨著他們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置業購車等方面的消費,刺激經濟的持續發展。在保障人口具有一定規模的要求下,應改善現有勞動力的質量。大連地區存在勞動力短缺的現象,在勞動力不足的狀況下,依靠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平臺,借助社區、社會培訓等方式,拓寬本地勞動力的技能和知識范圍,改善勞動力的質量,優化人才生態,在一定程度下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3.2 加強人才引進與保障優化人才生態應依靠人才孕育的土壤,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進與保障機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才是發展的關鍵。遼寧一直為全國培養著高素質、高技術工人和技術骨干。然而,面對市場的需求,大連培養的大批人才中,有大部分都選擇了離開。這反映出大連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需要制定出更加具備“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功能的政策。高素質、高技術人才是企業、城市發展的關鍵。除了要在“硬件”上做好人才的配套安置工作,還需要在“軟件”方面注重激勵制度、人文關懷等層面的無縫連接[10],以保證培養的人才可以留下,還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安家落戶[11]。優化人才生態應以大連金普新區、大連自由貿易區為政策依托,優化產業的合理布局,鼓勵新興產業的發展,以產業吸引人才。大連金普新區轄區范圍內,新興產業的集聚效應初見規模,其中包括高端裝備制造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港航物流、跨境電商等產業,對大連地區、東北地區經濟帶動顯著。強化東北地區區域內的創新合作模式,為外地、本地人才提供廣闊前景的就業機會,逐步形成以產業引人才,以人才促產業的發展模式。

3.3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連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籌劃新的布局。以產業為支撐,為相應人才提供更好的平臺,有利于人才生態的優化。遼寧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位于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南亞經濟圈的交匯處,與俄、日、韓、蒙等國家相鄰,具備開展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優厚條件。大連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地理上的優勢有利于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面對市場進行產業的重新布局。借助東北振興的新機遇,穩步推進大連市經濟發展的“十三五”規劃,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籌劃未來發展的新布局。在經濟新常態的局面下,大連迫切需要產業結構的優化,尋求振興發展的道路。國家在扶持政策中,提倡:“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產業自身的改革、升級,盤活大連的老工業,以“一帶一路”為指導方向,對產業的發展進行全面的籌劃布局。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老年產業的發展和布局[12]。拓展開放養老服務市場,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提供和改善養老服務,以滿足老年人基本服務需求為導向,逐步開發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等產業,最終在大連政府的引導下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銀發產業。依托大連的地理優勢,發展訂制化的、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探索發展“候鳥式養老”的模式,促進養老旅游產業發展。

4 結 語

大連是沿海城市,在東北的大環境下,經濟發展的意愿性很強,但是經濟發展增速卻是較為緩慢。本研究以人才生態優化的視角探索城市經濟動力,探討性的提出促進城市經濟動力發展的措施:保障人口規模和改善人口質量、完善人才引進與保障機制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針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挖掘深層次的原因,并嘗試構建強化區域內協同創新合作的模式,建立人才生態評價系統,依靠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摸索城市間對比分析的模式,尋找創新發展本地人才和吸引外來人才的新模式,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發揮創新型人才的積極促進作用,以大連金普新區、大連自由貿易區等政策寬松的試點為帶動,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打贏東北的攻堅戰,振興大連、振興遼寧。

猜你喜歡
供給側改革
美國動畫片價值觀輸出對供給側改革的啟示
朔州市煤炭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利用土地整治推進供給側改革研究
從“供給側改革”看傳統蒙學圖書的深度開發
淺析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