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文化產業的特色集聚形態及機理

2018-09-10 12:35金穎若

金穎若

摘 要:通過對產業集聚有關研究和國內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情況的梳理,闡明了集聚和園區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行路徑;分析了特色文化產業分布的區域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足,指出特色文化產業的集聚和園區化發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在地的特色文化資源,集中補足產業發展關鍵因素;論述了特色文化產業的集聚形態及機理,提出向資源集聚、向市場集聚、向生產者集聚、向生活集聚等幾種主要的特色集聚方式。

關鍵詞: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和園區化;機理和形態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3-0091-06

Abstract:With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cultural industry park,the paper illustrates agglome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are possible ways of development for cultural industry,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resource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current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park development help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land and make up for the key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gglomeration mechanism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park form: agglomeration of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of markets,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s,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s and agglomeration of life.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sm and morphology

通過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實現產業集聚促進產業發展,是國家推動文化產業的重要政策抓手。但是,對西部地區具有重要意義的特色文化產業怎樣集聚,并進一步實現園區化發展,相關研究不僅數量少而且不深入。本文董理有關研究和產業實踐經驗,從特色文化產業分布的區域特征出發,總結特色集聚方式,分析其機理和形態,力圖為西部地區特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子。

一、集聚和園區化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1.對文化產業集聚的研究

產業集聚發展是近代工商業大規模產生以后就顯現出來的一種規律,指在一定區域內,有較多產業關系密切的生產者以及相關的輔助服務者以較高密度聚集在一起,將產生比非聚集區域更好的經濟效益。19世紀末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創始人馬歇爾最早系統地研究了產業集聚現象,發現外部規模經濟是產生集聚的經濟動因,包括知識、技能、信息和新思想的傳播,專業化的勞動力市場,平衡勞動需求結構,輔助性工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便利顧客等。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派歸納提出產業集聚的三個要素:勞動力市場共享、中間品投入、技術外溢。同時期,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則進一步推進了產業集群理論,認為集群不僅靠分工協作構成產業鏈,通過共享基礎設施和集中生產要素降低成本,還具有推進創新、形成產業文化等柔性作用[1]。

包括中國在內,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現代產業形態出現以后,集聚發展的趨勢也很明顯,符合產業集聚的一般規律。國外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了對文化產業集聚的系統討論,中國也在之后不久對此給予了較多政策和理論關注,如向勇闡述了文化產業的聚集效應:產業共生效應,共享諸多產業要素;知識的溢出效應,加快知識傳播速度;吸聚效應和衍生效應,吸引外來者加入并不斷從內部產生創業者;創新效應,形成良好的激發創新的氛圍[2]。而且,與傳統產業有很大不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強調多樣性的獨特創意,組成成分包括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往往由人才聚集引來企業聚集,聚集區域通常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并且規模相對較小。近幾年來,文化園區的管理體制、規劃和設計、核心產品、園區品牌、與旅游的結合、產業鏈的營建、文化氛圍營造、區域布局及協作關系、個體園區的建設發展對策等問題,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批論文[3-12],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具有實踐指導意義或較高理論價值的成果。

2.中國文化產業園區的實踐

文化產業園區,或者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發展的一種相對高級的形態。凡稱為園區,通常都具有大致確定的范圍并具備了一定的統一管理和相對完備的公共服務。

由文化產業的集聚進而形成各種類型的文化產業園區,園區化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和重要趨勢。文化產業園區具有人力和人才密集、科技資源豐富、相關企業集聚發展、服務平臺建設完備等顯著特點,在促進資源整合,營造文化創新氛圍,實現科技、人才、企業等多方面要素集聚上有著先天的優勢,能夠為文化生產者和產業發展提供比較理想的物理空間載體;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使發展的成就更直觀可感,可以充分引起社會對文化產業的關注,為區域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發揮更廣泛的作用。因此,設立并建設園區,依托園區展開招商和企業孵化、培育,用園區的方式推動產業集聚,是我國當前政治經濟環境下非常有利于政府著手而政府也很樂意采用的產業促進方式。不論東部、中部、西部還是東北,不論是市場自然形成,還是政府刻意規劃,抑或結合舊城改造、城市新區以及近年來興起的產業小鎮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成為一種風潮。

根據從網絡收集資料的不完全統計,到2016年,全國已命名的各級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超過了2 500家[13]。其中,從2006到2014年,文化部共命名5批10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12家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其中1家試驗園區后被命名為示范園區)、6批344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些示范基地中,相當一部分是由多家企業在一定空間內聚集并提供平臺性管理和服務的,具有產業園區性質。為促進優勝劣汰,自2010年以來,文化部累計摘牌3批共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8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是推動文化產業規?;l展。2012年,全國約1 200個文化產業園區創造增加值3 800億元,約占同期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的1/4,體現出很高的集中度。眾多小企業和創業者在園區孵化成長,眾多創意在園區實現了產品化[15]。2016年底,20家國家級園區共集聚文化企業21 457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55.87萬人,園區內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總額2 743.97億元,在發展規模、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發展質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并催生出一批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文化產業集群和骨干文化企業[16]。

二是促進了區域經濟協同增長。園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創造的就業崗位,對調整經濟結構、保增長、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優化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形象。園區的文化氛圍、品牌影響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按照“水塔模式”

金元浦《創意決定成?。浩放瞥鞘信c水塔模式》(文創產業評論,2016-05-23,微信號chongerart)提出了“水塔模式”:水塔的高度決定了水的循環所達到的高度,一個城市的影響和品牌是根據這個城市目前達到的最高水平來決定的,高端的創意、高端的技術、高端的人才和高端的策劃成為城市的標志。所揭示的規律,北京798藝術區、深圳華僑城等文化產業園區都成為代表地方形象的文化標志。

四是重塑了文化環境。園區創造的機會能夠使文藝家、文藝團體、文藝作品更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一些利用舊廠房、歷史街區和古鎮建設的園區能夠保護和延續園區所在地的文脈,提升其文化價值,特別是保護在地的文化資源,促進特色文化產業的聚集、發展。

但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也存在嚴重的不足,沒有完全達到目的:

一是有園無產。園區缺乏內容產品,定位雷同,特色不鮮明,非文化創意類企業大量入駐,低水平重復建設,產業層次不高,專業性不強。園區企業只是在空間上聚集,沒有做到產業鏈和價值鏈整合,企業之間關聯度低,溢出效應不明顯。

二是園區服務薄弱。園區管理和面向文化生產者的金融、法務、財務、市場經紀、物流等專業性的商務服務、生產性服務不到位,市場規制缺失,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空泛難以落實,集聚效應差,孵化器功能不強。

三是“掛羊頭賣狗肉”。不顧文化資源、市場需求和生產要素條件,特別是創意人才條件,打著文化園區的招牌實質上作為文化地產、主題公園項目一哄而上,盲目擴張,大量資金投在基礎設施和房產上,缺少文化內涵,盈利模式不清晰,地產化、空殼化傾向明顯。

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雖然還存在種種不足,但實際上這不是園區自身的缺陷,而恰恰是沒做好園區。以園區為抓手促進產業聚集和快速發展,是國內外經驗都證明了的一種現實可行路徑,當務之急是提高園區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引導、規范文化產業園區健康發展。

二、特色文化產業分布的區域特征

1.特色文化產業

特色文化產業,在我國有特定含義和范圍,并非是“有特色的文化產業”,而是指依托各地獨特的文化資源,通過創意轉化、科技提升和市場運作,提供具有鮮明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與服務的產業形態[17]。

特色文化產業具有幾個特征:一是地域性。依托在地的文化資源,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較強的資源依賴性;二是民俗性。與民族民間文化活動、習俗相結合,當地居民的參與程度較高,傳承性強[18];三是兼具產業性和公共性。特色文化產業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相結合,具有維系和建構地域文化品格和文化共同體的作用,體現出強烈的維持社會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文化環境和條件的公共性。[19]按照一般的規律,現代產業形態的文化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通常是高度工業化和城市化后,以創意為牽引,以內容生產為核心的產物。提出特色文化產業,宗旨是針對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薄弱,市場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較少,高端創意和管理人才不足的文化產業發展現實狀況,以與相關產業、事業融合發展為主要路徑,立足于文化育民、樂民、富民,注重發揮文化產業價值觀載體和文化傳承的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強調依托地域的、傳統的文化資源,走出一條經濟欠發達條件下文化產業適度超前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路子。

2.特色文化產業的區域分布特征

從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實際來看,特色文化產業的區域分布具有鮮明的特征:

一是依托特色文化資源所分布的區域。這些特色資源主要拜“二老”(老天爺、老祖宗)所賜,更多的是傳統文化資源,也有不少屬于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的如傳統的工藝、歌舞等,自然的如景德鎮的高嶺土等。文化資源的利用具有非獨占性,資源可以共享。當代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文化資源存在非完全依賴性,比如,高嶺土可以外運加工,《印象·劉三姐》里面的苗族服飾素材主要來自于貴州的中部苗族,《功夫熊貓》和《花木蘭》用的是純正中國資源卻被美國人拿去掙了大錢。然而,特色文化產業對資源的依賴是對資源及其存在環境的整體依賴,比如景德鎮的藝術陶瓷產業不僅需要高嶺土而且需要上千年積淀下來的陶瓷產業生態和藝人、工匠群體,因此,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可以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內其他擁有聯合國“設計之都”美名的城市在藝術陶瓷上終究難以跟景德鎮比肩。所以,雖然我們講“當代文化產業對傳統文化資源存在非完全依賴性”,但是“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仍然是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所必須依賴的。

二是往往分布于現代文化產業不發達的地區。以大力倡導特色文化產業的貴州為例,2015年,文化產業120個行業小類中資產結構占比排前三位的行業小類,依次是游覽景區管理行業(資產占比34.26%)、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資產占比6.16%)、圖書批發行業(資產占比4.62%)。該3個行業小類資產合計占比45.04%,這固然有文化產業輕資產的特征,也說明內容產業實力不強,內容創意生產企業貧弱。各行業增加值2015年的排序為: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大類增加值在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中占比32.3%,其中游覽景區管理占比11.92%;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占比16.8%,其中工程勘察設計和廣告業二者相加占比14.79%;文化用品的生產占比15.4%,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占比9.4%。三大行業增加值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幾近3/4,其中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和工藝美術品又主要為旅游業所拉動,而一般認為充分體現內容的創意生產特色,體現文化科技融合的發展方向,居于文化產業核心位置的文化藝術服務、新聞出版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比較弱小,文化產業結構初級。

三是通常分布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上舉貴州是中國典型的西部欠發達省份,除此之外譬如云南,地處邊疆,具有多樣性的民族民間文化、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良好的生態,旅游帶動下的民族演藝、會展和“金、木、土、石、布”工藝品業構成了在全國大放異彩的特色文化產業體系。而2016年全國31個省市區中,云南人均GDP列第30位,人均收入列第28位,處于很靠后的位置,或許,正因為如此才保存了更多傳統資源和自然資源。因此,西部是特色文化產業的主要分布地區。需要說明的是,發達地區也有依托于傳統文化資源的特色文化產業,如北京有景泰藍、南京有云錦,但是,構成這些地區文化產業主體的,仍然是現代業態的文化產業。

3.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化集聚發展具有特別意義

總體上看,特色文化產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總體上仍然很薄弱,在全國尚處于后進狀態。分析原因,經濟社會總體欠發達是根本原因,導致宏觀支撐能力不足,人財物、制度、精神俱缺。具體分析,還可理出如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市場發育程度低,企業弱??;二是產業結構初級,創意、內容產業不強;三是本地文化消費不足,而文化產品輸出的競爭力也比較差。西部地區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同樣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提高園區集聚性和專業化水平,通過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建設文化園區推動集聚超前發展,超常規發展,發揮揚長及避短兩方面效應,對西部地區特色文化產業實現后來居上具有特別的意義。

(1)有利于充分利用在地的特色文化資源

第一,利用在地資源開發特色文化產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西部地區文化產業還不能擺脫對特色文化產業資源的路徑依賴。在緊跟創意驅動、科技融合文化產業發展主流的同時,還必須繼續大力發展基于地方傳統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工藝品、演藝、戶外運動、文化休閑、特色節慶和展覽等特色文化產品,創作本地內容素材的傳統形態文藝作品和交互式網絡作品,推動特色文化產業與旅游、傳統農業及現代農業、手工業、體育運動及大健康產業、餐飲和住宿業、服裝和日用品業、村鎮建設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有關產業的附加值,培育新的文化產品類型和業態。

第二,圍繞特色產品構建和延伸產業鏈形成特色文化產業體系。以內容為核心,以創意為龍頭,分工合作,進行專業化設計、生產和營銷,帶動后續產品和衍生產品開發,形成上下游聯動、左右銜接、一次投入、多次產出的產業鏈條。以產業鏈競爭代替單項產品的競爭,以園區的集團競爭代替弱小的個體企業競爭。讓開大道,占領兩廂,在一段時間內,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與更多依托創意、科技、資本的現代形態文化產業的競爭,以特色文化產業取勝。

(2)有利于集中補足產業發展關鍵因素

第一,有利于在一定地域內集中建立完整的生產性服務體系。西部地區經濟總體水平低,市場發育不充分,生產要素比較稀缺,文化產業基礎薄弱,尤其需要補足若干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走園區化集聚發展之路,能夠在相對狹小的地域內,保障用地條件,集中建設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較快改善生產生活的物質條件,建立起面向文化生產者的市場化服務體系,包括投融資、設計、營銷、市場中介、物流、會計、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等生產性服務和交通、供水、通訊、電力、燃料、污染防治等基礎設施體系,建立起高效的質監、稅務等市場規制體系,在一定地域內為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盡可能充分的要素支撐。

第二,有利于孵化、培育有競爭力的文化生產者。西部地區文化企業普遍基礎差,成長困難,園區化的集聚發展,能使生產者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空間中,快速獲得有關服務,降低成本尤其是機會成本。園區能夠打破政區、行業、所有制界限,引進各種生產者,讓資本與創意、渠道與內容互相給力,激發產生新的產品,融通形成價值鏈和產業鏈。眾多生產者在園區范圍內聚集,在工藝品、文化創意和部分文藝創作等不完全適宜社會化大生產的領域,有助于形成創意生產氛圍,培育具有核心人物、特色突出、產品在業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多種形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生產者,為創意開啟充分迸發的空間。

三、特色集聚和園區化發展的方式

西部地區發展特色文化產業,要堅持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要有別于工業園區和東部發達地區,掌握聚集機理,用好在地資源,抓住在場消費,構建并持續優化特色文化產業體系,推動特色聚集和特色園區建設。

1.向資源集聚

依托在地的特色文化資源,特別是一些具有獨特性的資源,如特殊原材料、歷史文化遺產,能夠成功開發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文化產品。

比如,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曾經有我國最大、世界著名的萬山汞礦,上世紀60年代為國家還清蘇聯債務作出過突出貢獻,現在汞礦資源已經枯竭失去工業開采價值,但作為工藝品原材料的朱砂(汞礦石)卻很豐富并且仍然是我國乃至世界朱砂的主要出產地,雖然朱砂可以外運加工,但結合汞礦工業遺產(現已設立國家礦山公園)和朱砂文化(秦、漢時萬山就開始采礦煉汞),建立朱砂工藝產業和礦山遺址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園區,充分利用遺址、故事和文化空間以及風物特產、獨有礦產,活化自然和文化遺產,結合旅游休閑,開發朱砂工藝品,開發展示性、體驗性文化旅游產品,延伸開發出版物、影視、游戲和創意設計產品,可以借助“原產地”的“自帶光環”,形成產品集群并獲得較大影響力。云南省建水縣創建的紫陶國家級示范產業園區與萬山有異曲同工之妙。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內五彩山,含鐵量高,使建水陶產品獨具一格,成器硬度高,質地細膩,表面經無釉磨光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雖然采泥、練泥已成為紫陶產業鏈中專門的一環,然而卻極少有陶泥外運加工者,在數平方公里的園區范圍內聚集了上千家大小紫陶企業(作坊)和上萬從業人員,產品水平不斷提高,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這一種集聚的理想結果是形成主題鮮明、核心產品突出的文化產業園區以及文化旅游景區。

2.向市場集聚

如前所述,在本地文化消費不足、輸出乏力的情況下,旅游創造的文化消費具有特殊的意義。旅游總體上具有依托在地資源的特征,旅游帶來巨大的游客市場,將外地消費轉化為本地消費,而且是在場消費。游客處于一個集中消費、體驗的場域中,會產生比平時更強烈的消費沖動,產生在非慣常居住地的休閑性、紀念性集中消費,特別是體驗性比較強的文化消費。

例如,貴州黔東南州,濃郁的苗族、侗族風情構成了當地的核心吸引力并吸納了大量游客,以苗侗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文化商品和配套的文化休閑娛樂產品,契合了游客的文化體驗需求。依托在地旅游資源,甚至是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壟斷性資源,對創意、產業鏈等生產要素、產業環境的要求相對較低,能夠成功開發工藝品、服飾、演藝、影視等文化旅游產品,支撐起相關產業的聚集。黔東南州州府凱里市,是苗侗文化旅游區的中心集散地,依托這個消費意愿和能力最強的市場建設的凱里市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自然成為民族工藝品和旅游商品交易、銷售中心,眾多企業、匠人入駐,直接面對消費者,降低了流通成本和銷售價格,減少了市場反饋環節,縮短了反應時間,成為一個以傳統民間工藝品為核心產品的,在旅游購物亂象陰影下仍然欣欣向榮的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區。

3.向生產者集聚

有些文化生產者(個體生產者和小微企業)與當地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以這些社群關系為紐帶能夠形成產業集聚和園區。比如手工藝村,保持鄉村聚落形態,適合傳統手工生產,對文化遺產進行生產性利用,產品滿足本族群的要求,同時吸引游客和對外輸出,使住在村莊里的人們能夠部分維持原來的生計方式,突出基于文化傳承、地域創生的特色文化資源及其產業轉化,實現傳統村落的活態化保護。又如藝術家群落,多數是在城郊房價較低、生活比較方便、環境比較優美的地方,藝術家自發聚集,形成音樂、美術、創意設計、影視制作、小型工藝等藝術生產集聚區。再如雙創空間,圍繞文化創客,結合科技雙創空間,以容納創業、輔導創業、支持創業為重點,以高度集中的物理空間,提供文化創客的工作生產條件,形成小型的集約化文化產業集聚區實現知識向價值的轉換,在創業平臺上形成產業集群。

已經獲得極大成功的案例如青海黃南熱貢。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熱貢河谷一帶,其唐卡、堆繡、雕塑、建筑彩畫、酥油花等多種藝術形式形成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流派,今天被統稱為熱貢藝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熱貢地區的藏族村落,男子世代以來多從事佛教繪塑藝術,群體技藝精湛,其中藝人最集中的吾屯村2006年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熱貢藝術在旅游市場和藝術品市場都極受歡迎,現在,吾屯村、年都乎村等村莊不僅“家家做畫、人人從藝”,還有一些文化公司進入,增強了生產和傳播能力(與此相伴的藝術水準下降另當別論)。又如貴州丹寨縣石橋村,擁有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石橋古法造紙技藝和上百名造紙工匠,以傳統技藝制造白皮紙,以白皮紙為材料開發下游產品,原來的老工匠帶出了一批新工匠,吸引了一批外來經營者,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

4.向生活集聚

核心是與當地居民,或者長期旅居者的日常需求相關聯。這種情況分為城鄉兩類:位于城市的實際屬于文化商業綜合體,位于鄉村的則有文化田園綜合體。

城市文化商業綜合體,一般是利用城市和郊區工業遺址或新建城區,演藝、文化展示、文化休閑、文化產品銷售、面向居民生活的藝術培訓、家居設計、體驗式餐飲和住宿服務、公益性文化場所等相結合,形成以消費性文化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城市小區。典型的如貴州遵義市1964文化產業園區,在城區擴大后,利用原屬郊區,現已成為城中“三線”建設時留下的長征電器廠舊廠房,文化經營和公益性文化活動相結合,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并重,主要面向本地消費的藝術培訓、廣告制作、藝術攝影和樂器等文化用品銷售跟主要面向游客消費的工藝品及博物館共同形成了主題性文化商業綜合體。

鄉村文化田園綜合體,是逆城市化大背景下的一種現象。由于我國當前城鎮化的狂飆突進,各種“城市病”也來勢兇猛,逆城市化比起發達國家顯得更明顯一些甚至成為一種潮流。順應逆城市化潮流,在一些經典的田園山村,設計、音樂、美術、文學、攝影等人才自發聚集,在村寨中保持隨意、慵懶的藝術化生活方式,往往成為“情懷”人士漂泊的港灣,形成生計和興趣結合的文化生產集聚區。如貴州安順市舊州鎮山里江南文化旅游區,依托600年歷史的屯堡古鎮舊州鎮,圍繞村莊和田園,兼顧長期居住、“旅居”和“移居”等中期居住和游客短期文化消費,完善相關生產性平臺配套服務,即可成為園區性的田園綜合體。

在一段時間內,西部地區既不能擺脫依托特色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路徑依賴,也不能擺脫對產業政策的制度依賴。要推動集聚,推動條件適合的集聚區進一步向園區化方向發展;要特別注重文化生產和消費的特點,注意文化產業園區在空間組織形式、價值鏈組織形式上與工業園區的區別;創建一批范圍明確、管理統一高效、生產性服務集中、設施和功能專業、土地利用集約、核心產品突出、品牌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園區,以此作為一段時間內加快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

參考文獻:

[1]袁海.文化產業聚集的形成及效應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向勇,劉靜.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實踐與觀察[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2:6.

[3]魏紅. 少數民族地區高科技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及對策探討[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53-60.

[4]趙東川.文化產業園區“熱”的冷思考——論文化價值的創造、重塑與產業發展[J]. 社會科學戰線,2013(7):281-282.

[5]高宏存.論文化產業園區的“名”與“實”[J].學習與探索,2013(7):96-99.

[6]馮根堯.我國文化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與省際差異研究——基于31個省市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4(1):69-75.

[7]陳亞楠,董賀.京津冀三地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研究[J].人民論壇,2014(11):230-231.

[8]王紹林.發展文化產業的生態學理念[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49-152.

[9]張琛,張軍.文化產業園區:時空交錯中的文化價值表達[J].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0):73-82.

[10]田鈺瑩,胡葉星寒.地區文化產業園區地緣集聚效應——以河北省為例[J]. 人民論壇,2016(6):233-235.

[11]王國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的動力探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25-31.

[12]梁學成.產城融合視域下文化產業園區與城市建設互動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7(1):93-102.

[13]伊璐.2017文化產業園區出路顯現[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7-02-10(007).

[14]產業司.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名單[EB/OL].(2017-10-20).http://www.mcprc.gov.cn/whzx/bnsjdt/whcys/201710/t20171020_693194.html.

[15]馮根堯.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聚集效應與發展戰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60.

[16]文化部.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部文化產業工作綜述[EB/OL].(2017-10-19).http://www.mcprc.gov.cn/whzx/whyw//t20171019_693176.html.

[17]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4-08-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26/c70731-25540073.html.

[18]吳江波,齊勇鋒,李建華,等.特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高端對話[C]//齊勇鋒,李炎.中國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產業研究:第二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3.

[19]毛少瑩.公共文化服務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38.

(責任編輯:鐘昭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