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的影像學表現及臨床病理分析

2018-09-12 01:37史鳳霞李紅玲劉建濱郭一清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8年8期
關鍵詞:肉瘤影像學結節

史鳳霞,李紅玲,劉建濱,郭一清

1.湖南省人民醫院放射科,湖南長沙 410005;2.湖南省人民醫院病理科,湖南長沙 410005;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種生長緩慢的纖維組織源性的交界性腫瘤,好發于軀干、四肢及頭頸部的真皮,并向皮下延伸。2013版WHO軟組織腫瘤分類將其歸為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性腫瘤中少見轉移的中間型腫瘤[1]。DFSP呈侵襲性生長、復發率高,影像學常誤診為良性腫瘤,手術切除不徹底局部極易復發。因此,正確的術前診斷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11例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DFSP患者的臨床、影像及病理資料,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醫院手術病理證實并接受CT或MRI檢查的DFSP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齡10~53歲;5例行CT檢查(1例增強),6例行MRI檢查(4例增強)。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iCT掃描儀,管電壓100~120 kV,管電流171~313 mAs,層厚5 mm,增強掃描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歐乃派克(300 mgI/ml),劑量1.5 ml/kg,經高壓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2.5 ml/s。采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3.0T和Philips Achieva 1.5T掃描儀,MR掃描序列包括橫軸位、冠狀位或矢狀位 FSE壓脂或不壓脂 T1WI(TR 450~700 ms,TE 10~22 ms)、T2WI(TR 2000~5000 ms,TE 61~140 ms),增強掃描使用SE序列(TR 450~893 ms,TE 9.9~20 ms)或VIBE序列TR 4.2 ms、TE 1.6 ms,以0.1 mmol/kg注射扎噴酸葡胺。增強掃描包括動脈期(注射造影劑后20 s)、門靜脈期(注射造影劑后約50 s)。

1.3 觀察指標 觀察腫瘤部位、形態、數目、邊緣、信號特征、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增強表現等;記錄主要臨床表現。病理資料包括病理診斷及免疫組化分析。所有病例通過PACS系統由2位醫學影像學主任醫師評估,兩者對影像表現達成一致意見。

2 結果

2.1 臨床特征 11例DFSP中,發生于軀干4例(其中胸壁2例、腹壁1例、背部1例),乳腺2例,四肢2例,頭皮2例,頸部左耳下1例。本組患者均以體表腫塊就診,7例單發結節、4例多發結節,病程2個月~30年。8例表面皮膚呈暗紅色或青紫,1例表面潰爛,2例壓痛。4例見手術瘢痕,1例有燙傷史。2例復發病例距首次手術時間為4~14年。1例左耳下局部病灶切除后病理診斷為 DFSP行擴大根治手術。

2.2 影像學表現

2.2.1 病灶基本情況 11例DFSP的部位、形態、大小見表1。11例患者共18枚病灶,均位于皮膚或皮下,呈單發結節或多發結節狀隆起生長。4例多發病灶均呈匍匐的丘狀相連。腫瘤大小5 mm×5 mm×3 mm~95 mm×73 mm×40 mm。

表1 11例DFSP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

2.2.2 CT與MRI表現 6例患者行MRI檢查,其中5例T1WI呈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1例因合并出血T1WI呈稍高及高信號、T2WI呈稍高及高信號影,信號不均勻。5例患者CT示等密度影,部分夾雜少許低密度影。3例MRI中可見完整包膜,呈清晰低信號影。CT增強掃描1例呈輕度強化;MRI增強掃描4例呈明顯強化,其中1例左乳DFSP動態增強時間-密度曲線呈平臺型和流出型。

本組9例共15枚病灶出現懸吊征(圖1A、B,圖2A、B,圖3A~D)。所有病例均顯示皮膚尾征(圖2A及圖3E)。5例顯示脂肪尾征(圖1B)。5例同時顯示多結節征和子結節外突征,其中3例為多發病例(圖2C)。3例可顯示周圍衛星征,其中2例為多發病灶(圖3D)。

2.3 病理診斷 本組病例結節 5 mm×5 mm×3 mm~95 mm×73 mm×40 mm,質地堅韌,切面呈灰白色或淡黃色。腫瘤位于真皮內,腫瘤由彌漫性浸潤生長的短梭形細胞構成,瘤細胞常呈特征性的席紋結構,細胞的異型不明顯(圖1C、D)。核分裂各病例之間數量不等(0~10個/10 HPF),其中復發病例除特征性的席紋結構外,瘤細胞異型性增加,核分裂明顯活躍,可見巨細胞,并出現黏液變性。本組病例均行免疫組化檢測,瘤細胞較一致表達CD34(圖3F),Ki-67一般低于5%,但復發病例及纖維肉瘤型DFSP的Ki-67表達顯著增高,部分可達30%(圖2D)。2例CD68 局灶陽性,11例平滑肌肌動蛋白及S-100均呈陰性。

圖1 男,34歲,右腿DFSP。CT平掃冠狀位重組呈軟組織密度腫塊影,可見懸吊征(A);CT平掃矢狀位重組可見懸吊征、脂肪尾征(箭,B);經典型DFSP的組織學形態:席紋狀、車輻狀的排列結構(HE,×20,C);瘤細胞浸潤至皮下脂肪組織呈蜂窩狀(HE,×20,D)

圖2 男,46歲,右乳DFSP,局部纖維肉瘤轉化。CT平掃橫軸位可見懸吊征、皮膚尾征(箭,A);CT平掃矢狀位重組可見懸吊征、多結節征、脂肪尾征(箭,B);冠狀位重組可見多結節征,瘤灶內夾雜低密度影(箭,C);瘤細胞失去席紋狀排列,呈細長的條束狀或魚骨狀排列,類似纖維肉瘤(HE,×10,D)

圖3 女,53歲,右額頂多發DFSP(4枚)。T2WI橫軸位示右頂頭皮2枚DFSP呈高信號,可見懸吊征,多發瘤灶呈丘狀相連并見多結節征、子結節突起征(A);T1WI呈低信號(B);增強掃描示瘤灶明顯強化,可見懸吊征,多發瘤灶呈丘狀相連并見多結節征、子結節突起征(C);矢狀位增強掃描示右額2枚DFSP明顯強化,前部瘤灶見周圍衛星征,后部瘤灶見懸吊征(D);增強掃描橫軸位示右額DFSP明顯強化,可見皮膚尾征(箭,E);瘤細胞彌漫性表達CD34(HE,×20,F)

3 討論

3.1 臨床與病理特征 DFSP由Taylor于1890年首次發現確定;由Darier等于1924年首次報道,稱為“進展和復發性的皮膚纖維瘤”;1925年由Hoffman命名為“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2]。本病占成人軟組織肉瘤的5%,年發病率約為5/1000000[3]。臨床上各年齡段均可發生,包括嬰幼兒和老人,20~5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本組發病年齡為10~53歲,與文獻報道相符[2-3]。本病好發于軀干(腰背部、胸壁、腹壁)和四肢,其次為頭頸部,偶見外陰、腮腺、乳腺等。本組發病部位與文獻相符[1-3]。2例發生于乳腺者為少見部位;也可見于既往外傷部位(包括燒傷、創傷、免疫接種等)[3-4]。本組1例患者有燙傷史、2例手術后復發、2例有局部手術史,推測與瘢痕處纖維組織修復、過度增生有關。本病病程數月至數年不等,最長達10年[2]。本組病程2個月~30年,6例病史大于7年,部分長達30年,提示DFSP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腫瘤,與文獻報道相符[5]。

DFSP的病理大體形態上原發腫瘤多為單結節狀腫塊,多發者少見,復發性病變可為多灶性,腫瘤多位于真皮內,少數位于深筋膜內,組織形態上DFSP多種多樣,包括經典型、色素型、纖維肉瘤型、黏液樣型、萎縮型、硬化性等多種類型[6]。經典的DFSP呈真皮層內單一短梭形細胞浸潤性生長,瘤細胞異型性不明顯,病理性核分裂象較少。腫瘤中心區域瘤細胞豐富,常呈特征性的席紋狀、車輻狀排列,即由緊密的梭形瘤細胞與膠原纖維圍繞一個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典型的車輻狀結構中央為致密的膠原纖維束或小血管。在淺表部位及周邊部位,瘤細胞纖細,多呈不規則的束狀排列,巨細胞、黃色瘤細胞和炎癥細胞較少或缺如。腫瘤表面被覆表皮與腫瘤的淺表部之間常有一條細胞稀疏帶,腫瘤向深部脂肪浸潤,沿小葉間隔形成特征性的蜂窩樣圖像,可浸潤至周圍肌肉和骨組織[4]。瘤細胞彌漫強陽性表達CD34,纖維肉瘤型和黏液樣DFSP區域中,CD34標記明顯減弱,甚至可為陰性[6]。除CD34外,DFSP還可表達載脂蛋白D,伴有肌樣分化的肌樣結節表達actins,但不表達S-100、平滑肌肌動蛋白、desmin,電鏡下瘤細胞呈典型的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樹突樣細胞、神經周細胞和原始間葉細胞的特征,并可產生 COL1A1-PDGFB的融合性基因[6]。

3.2 影像學表現 影像學可清晰顯示DFSP的密度或信號特點、部位、形態、大小及浸潤范圍、與周圍血管及神經的關系。MRI是軟組織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DFSP位于皮膚或皮下,位置表淺,直接手術切除的患者居多,臨床上行影像學檢查較少,故本組病例數量有限。本組11例DFSP均位于皮膚或皮下,其中9例不同程度地向皮膚隆突性生長,部分懸吊于皮膚外,這種生長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學多表現為懸吊征。本組病例均可見皮膚尾征,表明DFSP發生于皮膚并向皮下延伸,與病理起源相符,其征象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本組4例多發,瘤灶均呈丘狀相連,其多結節征、子結節外突征、周圍衛星征常見,表明上述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4例多發患者中,2例為復發病例,1例有腫瘤手術切除史,表明DFSP復發病例易多發且具有一定的惡性生物學傾向。MRI對腫瘤包膜顯示良好,本組3例可清晰顯示完整的包膜。

本組4例MRI增強掃描均呈明顯強化,與文獻報道相符[7]。文獻報道DFSP增強掃描后具有纖維性腫瘤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漸進性強化或延時強化[8]。本組1例CT增強掃描及4例MRI增強掃描,除1例乳腺外,均未做動態增強,故無法總結其動態增強特征。

原發性乳腺肉瘤是罕見的間葉性腫瘤,占所有乳腺惡性腫瘤的0.2%~1.0%,乳腺DFSP更為罕見,發病率約為0.8/1000000,既往文獻均為個案報道[9]。本組有2例乳腺DFSP,其中1例為男性,瘤體巨大,瘤灶部分纖維肉瘤轉化,CT平掃與同層肌肉組織相比,DFSP瘤灶呈等密度影,其內夾雜片狀低密度影,可見懸吊征、多結節征、子結節外突征,瘤灶巨大、密度不均勻可能與纖維肉瘤轉化有關;另 1例乳腺DFSP為女性復發病例,復發病灶與肌肉相比,T1WI呈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動態增強明顯強化,時間-密度曲線呈平臺型及流出型,體現了腫瘤有惡性的生物學特征,與文獻報道類似[3]。

DFSP復發率高,可達50%~70%,極少發生轉移,常發生于肺部[2]。約5%可發生纖維肉瘤轉化[3]。本病治療上以外科手術為主,切緣至少包括瘤灶周圍 2~3 cm范圍,切除范圍不足容易導致局部復發。放療適用于不可切除的病灶和切緣陽性者、廣泛的切除致殘或導致功能缺陷者[3];化療藥物伊馬替尼試用療效尚可[10]。

總之,DFSP表現為病史較長的皮膚及皮下腫瘤,懸掛征、皮膚尾征、多發者呈丘狀相連;且伴多結節征、子結節外突征和周圍衛星征是其特征性影像學表現,最終診斷需結合臨床病理學。

猜你喜歡
肉瘤影像學結節
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癥影像學表現及隨訪研究
肺原發未分化高級別多形性肉瘤1例
乳腺結節狀病變的MRI診斷
肺結節,不糾結
發現肺結節需要做PET/CT嗎?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結核影像學表現
原發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超聲誤診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報道及文獻復習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