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教育改革實施效能研究

2018-09-17 05:42趙桐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教育治理教育現代化

趙桐

【摘要】從管理轉向治理,是當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實現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前一個緊迫而現實的任務。以教育治理現代化監測框架中的教育改革實施效能為指標依據,對該項指標全國基本情況進行分析測評,促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教育治理 教育現代化 改革實施 監測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030-02

一、指標設置依據和監測評價標準

國內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秦建平等人設計的我國教育治理現代化監測評價框架共包含教育決策科學民主、教育法治、教育公共事務透明、教育政務效能、教育監督質量和教育清廉6大維度,30項關鍵指標,其中本文對教育政務效能維度中的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指標進行指標設定采集和研究。

1. 指標設定

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指標設置主要依據國務院及教育部兩個重要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意見》,將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指標評價主要分為三類,分別從教育政策文件可操作性、政府公信力以及是否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三方面進行考評。

本指標測評信息來源主要通過網站查閱文件,政府工作動態發布,政務信息公開以及百度信息檢索等,并依據指標考查要點進行科學賦分。信息采集起始時間主要為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文件及各年度工作計劃總結。

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指標設置分為三個維度,分別從政策文件的設定內容、目標完成度以及完成時間進行考評。其中政策文件以及規劃內容的考評占50分,目標實施方式和完成時間各占25分,總計100分。其中具體每個指標考查要點和原始分分值如表1所示。

2. 缺陷說明

該指標缺陷主要存在于數據采集和賦分兩個過程中,一方面在數據采集過程中由于評估小組主要通過網絡完成此次打分,部分城市由于政務公開不足或受限等原因,其十二五規劃等相關政策文件在其政府網站或網絡未能采集到,這就導致部分分值為零,其次各省市在制定計劃、規劃后缺乏對應年度的工作總結及動態報道;另一方面是在賦分過程中,指標重復性較高,人為因素過大,有些難以考評的指標會造成賦分困難。

二、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指標全國總體情況

1. 全國整體情況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34個城市共計65個評價對象的得分均值為70.75分。將總指標得分情況劃分為優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及格(60~74),不及格(59及以下),并將65個評價城市按照指標得分排序如表2所示,從全國整體看, 85分以上共計37個,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達到優秀的城市占比56.92%;達到良好的城市共計8個,占比12.31%;及格的城市共計3個,占比4.62%;不及格的城市共計17個,占比26.15%,其中有8個城市得分為0。

對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的三個維度進行單獨分析:第一維度對于政策文件可操作性等的考察滿分50分,該項全國均值為39.4分,得分比為78.8%;第二部分是否有明確的政策實施部分滿分為25分,其均值為17分,得分比為68%;第三部分是否在時限內完成任務滿分分值為25分,其均值為14.6分,得分比為58.4%。

通過以上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全國65個城市在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方面整體處于及格狀態,按照指標三個打分層級得分占比看出,在前兩部分制定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和規劃時間節點方面全國均值達到及格水平,而是否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得分比處于不及格狀態,說明制定和實施規劃要優于按時完成規劃,即目標完成度要低于目標設定。

2. 分城市情況

從全國65個省、市看,優秀的城市(85分以上)主要集中于我國東部和中部省份以及各省較發達城市;各省和其對應的省會城市及相關城市其得分并沒有呈現絕對正相關。而得分較低(0~50分)的省市則相對集中于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其均值為78.7分,15個副省級城市均值為84.27分,副省級城市之外的省會城市和代表性城市(即19個地市級)均值為51.05分,可見在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方面平均水平是副省級城市>省會>地市級城市。

從三個層級優良和及格率看,依然是15個副省級城市優于31個省、自治區優于19個地市級。分析其內在原因可能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是本指標中所涉及到的三項重要改革政策文件多數由省級層面制定,市級層面在省級制定大背景下根據實情再次制定,在重視實施推廣層面省級要優于地市級;第二是由于本次評價采集途徑主要通過網絡方式,省級層面的政務信息公開程度優于地市級。

三、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突出表現和問題

1. 突出表現

在該項指標上,上海和沈陽市有突出的表現。在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各省市政策文件中,上海市于2014年9月發布《上海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了改革的主要任務和措施,其政策文件目的性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且階段性任務明確。成都、南京、杭州、沈陽在設定目標完成方面做的較好,如沈陽,其在2014年全域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通過市里引導,區縣創新的方式提前三年完成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工作任務。

2. 指標明顯問題和改進建議

通過對65個省市的均值及內部層級分值分析,并在指標內部三個維度對比分析中,發現在教育改革實施進程效能方面其主要短板在于實施及完成,各省市其目標的制定要明顯優于完成和評價。通過此次采集信息到分析數據,提出三方面建議:首先,政府政務及各行政部門相關信息應及時公開、實時更新,政府網站部門和教育部分應做到及時溝通,推動政務公開透明,在各項教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等方面做到公開透明;其次在政策文件制定時應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和目標完成度,建立和強化政策解讀和平臺建設,提高教育政務公開的權威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加強注重政策文件中的實施總結、實時更新工作動態、改變虎頭蛇尾的狀況。

參考文獻:

[1]秦建平,張勇,張惠.教育治理現代化及其監測評價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12):23-28.

[2]江必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N].光明日報,2013-11-15(01).

[3]何增科.準確理解國家治理及其現代化[J].理論視野,2014(01):13-15.

猜你喜歡
教育治理教育現代化
怎樣看待國家“十三五”教育規劃?(上)
質量時代教育治理轉型的校本策略
教育治理背景下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分析
智慧教育平臺助推大連教育現代化
治理定義下的教育治理引論
自治與問責的平衡:高等教育治理的保證
信息化時代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和途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