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育人類學視角對《江村經濟》的再探析

2018-09-17 05:42劉洋呂志強潘淑楠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書評

劉洋 呂志強 潘淑楠

【摘要】費孝通博士撰寫的《江村經濟》一書雖已出版80余年,但作為真正優秀的學術研究,經受住了時代和實踐的檢驗,是理論對于實踐指導的最好詮釋,對當代的學術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诖?,筆者對費孝通博士《經村經濟》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論進行再探析。

【關鍵詞】教育人類學 《江村經濟》 書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18-02

《江村經濟》在教育人類學這一領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著作,這本書運用科學的方法論開展系統全面的研究,展示出費孝通博士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扎實的學術功底。對本書的再探析對我們今后的學術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本書的研究內容

全書共有16 章,以開弦弓村為典型范例細致的分析了江村的方方面面,從地理位置、氣候、家庭宗親關系、宗教習俗、職業勞作、日常生活、資金貿易等方面,通俗、全面、客觀地對開弦弓村的整個狀況進行了表述,讓讀者更為直觀清晰地了解世代居住在開弦弓村的村民在 1936年前后的生存狀態。同時,其副標題“中國農民的生活”也非常貼切,該書展示了那個時代農民原本的生活。費孝通博士對整個江村進行了調研,全文通用人類學的視角,行文中穿插各種數據表格,展現出一個小村莊最真實的的形態。

二、對方法論的探討

費孝通博士接受了西方人類學的影響,推動了人類學在中國本土化的發展,這本書在教育人類學方法論上實現了跨越式的突破。費孝通博士在受到歐美的理論和方法的影響后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現實的疑問,再尋求新的理論方法來賦予實踐(去認識中國農村社會),最后實現自我的認知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著成《江村經濟》一書)。在本書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這種辯證的發展過程,讓我們在做研究時合理運用理論基礎與在實踐中探尋真理相結合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

全書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當時中國農村狀況轉變的過程,作者不僅在微觀層次進行了研究,也在宏觀層次下對整個世界背景進行了表述。本書在第二章就將當時的經濟背景進行了概述,比如其中有這樣的表述“工業革命影響絲織業的力量同樣使國內蠶絲市場隨之縮小。市場縮小的結果帶來了農村地區傳統家庭蠶絲手工業的破產。蠶絲業的傳統特點及其近年來的衰落就形成了我們目前所分析的開弦弓村的經濟生活背景?!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鲎髡咴诤暧^上闡述了整個研究的大背景,追本溯源地解釋中國經濟的傳統狀態直至中國受到西方工業革命影響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世界背景下,費孝通博士深入農村的一個村莊,通過這個小村莊向西方社會展現出一個當時生動形象的中國農村社會的圖景,展現整個中國鄉村的經濟發展,展現出中國實際和中國問題,是以點帶動面再帶動整體的典型。

三、對學術態度的認識

本書中的研究對象是開弦弓村這一整個村莊,這一個村莊并沒有被分離成支離破碎的個體,而是一個值得品味的內容豐富的完整體。文中花費較大篇幅細致地展示出家庭、成員構成、婚姻、家庭財產分配及生活習俗。比如文中提到“結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傳宗接代。選聘媳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延續后代,兒媳婦的社會地位需要靠生育孩子來確認,否則就會被遺棄。就算生育了后代,兒媳婦的地位也是不高的,要受婆婆的諸多管教。同時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嬰的死亡率比男嬰要高出許多,在開弦弓村女嬰的成活率很低,大多數人都選擇溺死女嬰?!钡鹊萚1]。在這個村莊以外的人看來,這個村莊整個充斥著迷信、冷血、殘酷。而費孝通博士在文中所描述的“溺死女嬰”上卻從村莊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經濟角度去研究和解釋的。在這個村莊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擔負著家庭的經濟重擔,孩子們理所應當地逐漸成為家中的主要勞動力。而當一個女孩出生在這個家庭中。這個家庭在女孩家人后不僅要面臨喪失一個勞動力,還面臨著一部分作為嫁妝的財產損失。在當時那個年代,村莊中蠶絲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而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機器逐漸接替了農民們的手工作業。隨著村民的勞務減少,經濟的負擔讓他們難以再養活女孩。費孝通博士在文中闡述這個問題時使用了大量的數據對比,在解釋出現這個問題背后產生的原因時,他常常運用各個方面來對此進行立體的說明,而在文中不乏同樣的例子。

關于費孝通博士對學術所持不偏不倚的態度,馬林諾夫斯基教授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懷著十分欽佩的心情閱讀了費博士那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點和生動翔實的描寫,時感令人嫉妒?!盵2]費孝通博士的這本著作就是單純的一個學術研究,他在本書中的立場是不偏不倚的,就算是談到日本的侵略也沒有偏見,他僅僅是去客觀地講述日本侵略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并沒有宣泄民族仇恨和自我的憤懣,這種不偏不倚的學術態度是我們必須學習和秉承的。

在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婦女在當時的社會中地位的低下。在一些相關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大量地溺死女嬰,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傳宗接代和蠶絲勞動的能力決定其在家庭中的地位。無法生養孩子的女性可能會遭到遺棄,而生育了男孩就會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墒窃诂F當代,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已經可以和男性一起參與競爭,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在生活中實現自我,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積累更多的財富。

《江村經濟》這本書里結論性的東西很少,作者通過給出研究所得的各方面詳實的數據描述和事實闡述,讓讀者可以自己去推導一些觀點和結論。雖然已出版多年,其貢獻和價值卻已經在時間中證明,對我們當代的研究依然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費孝通. 江村經濟[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佐佐木衛,聶莉莉.亞洲社會變動理論的可能性——重讀費孝通著述[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3):34-41.

作者簡介:劉洋(1994.7-),女,重慶市大足區人,在讀碩士,就讀于西藏大學師范學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

猜你喜歡
書評
Book review: My Hero Is You 書評:《你就是我的英雄》
書評:《魯濱孫漂流記》
書評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陽照常升起》書評
微書評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思考
書評應有責任內涵和見地
錢鐘書語錄
《嚴復書評》簡介
《紐約時報書評》一百年
編后絮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