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策略

2018-09-28 10:37羅醒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則

羅醒

摘要:作為中職語文,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納入到語文教學中,將優秀的文化基因根植入學生心中,對中華民族的再次崛起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如何有效開展,筆者認為應遵循四個原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聽、說、讀、寫四個途徑融入。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策略 原則 途徑

近幾年,中央電視臺連續推出了系列大型益智類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近來,又播放了《中華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這一場場文化的盛宴,為當今龐雜的綜藝類節目中帶來一股股“清流”,同時也昭示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新認識和學習的春天已來臨了。習近平總書記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自治國理政以來,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爆F在我國正處于重大歷史轉型期,校園里語文科目在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方面來說具有先天的優勢。那么對于肩負傳承弘揚民族文化重任的中職語文教師來說,今天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有機地融入到教學中就是迫切需要探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中華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源遠流長。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性格與精神形成和發展的土壤,是一個民族的根。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曾培養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但觀今日,傳統文化的教育現狀卻令人擔憂。

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少年不會使用電腦、不會上網的“現代文盲”是越來越少了,但缺乏人文素質、對中外文化歷史不甚了解的“傳統文盲”卻不少。比如,很多學生不懂寫信的格式和稱謂;很多寫作時不懂引用經典名句、不懂使用成語。很多對網絡愛情小說、離奇怪異小說能如數家珍般說出,卻對經典名著如《史記》、《資治通鑒》、《了凡四訓》等的名字似乎聞所未聞;當他們能對蠟筆小新、天使怪盜、王子哈爾等卡通動漫人物娓娓道來,卻不知莊子、老子是誰;當他們對官二代富二代、一夜暴富等人事津津樂道時,卻對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嗤之以鼻,……,凡此種種,讓人不得不擔憂,使人不得不思考我們今天的教育怎么了?我們該如何將我們富于智慧又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二、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為什么近百年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我們漸行漸遠了呢?這恐怕與中華傳統文化經歷的三次重大沖擊是分不開的。一是 “五四新文化運動”;二是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三是當下的改革開放雖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它的一些負面影響也在反噬著人們的思想。自私自利、不講信用等現象比比皆是;歷史被戲說、宮斗劇盛行,英雄被抹黑等越來越多,理想的迷失、價值觀的扭曲、社會風氣的惡化模糊了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界限,價值取向變得越來越低俗,文化開始走向功利化、低俗化、低劣化。校園中教育的急功近利思想使得我們的課堂變得越來越枯燥、學生也越來越浮躁。如中職語文課時被專業課時擠占是很常見的情況,語文教學也因此常被迫選擇教一些能“及時”用得上的知識和好理解的現代文,而將一些志存高遠、寓意深刻的文言文、詩詞等 拋諸一邊,使得語文教學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傳承文化應有的功能。

青年學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二百多年前,著名的改革志士、學者梁啟超在文章《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可見民族的強大與青年息息相關,習總書記強調: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自信不可無,一個民族必須樹立充分的自信心方可有尊嚴的生存發展。所以今天讓青年學子重視和學好中華傳統文化迫在眉睫。作為站在時代講臺的中職語文教師,如何將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扎根在學生心靈深處,讓他們以此作為基礎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園而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和污染,讓他們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傳承下去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三、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策略

(一)教學原則

1.辯證取向的原則。傳統文化內容非常豐富,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的變遷,對于歷史文化中的內容我們要辯證的地看待,有揚棄地取用,如經典《弟子規》中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敝v的是: 在父母親去世的三年里,作為子女要在墓旁建陋室守候相伴,杜絕酒肉,常常追憶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樣的孝道在當時的背景下是合情合理的,但“居處變、酒肉絕”對于現在的我們就不可能完全做到, 也沒有必要去完全的執行。但報答父母的恩情是需要的,并應擴展到“大孝”:國家和人民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應好好學習以備將來更好地報效國家、報答人民。傳承其精神很重要,這些才是需要我們跟學生“傳達”清楚的。

2.與時俱進的原則。傳統文化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就因為它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每一部文化經典都烙有其時代的“印記”,經典成文時間因離我們較為久遠,有些內容難于理解,因此講授時,一定要多結合當下情境、當前事例、學生的實際特點等采用合適的語言、合理的方式去推陳出新,使得學生樂于接受。如在教育學生回答問題要大聲,講話不要太急太快時,我們可以說“尊長前,聲要低”,但“低不聞,卻非宜”,“凡道字,重且舒”,那么學生馬上就能“心領神會”了。

3.因地因時制宜的原則。地域文化、與時間相關的習俗文化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怎樣把傳統的東西教“活”,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及與時間有關的習俗文化來進行,比如海南的老師可以利用海南地區的“三月三”節日、瓊劇、黎錦;陜西的老師可以使用陜西地區的秦腔、江南地區的老師可用越劇等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文化去豐富學生的認識,可讓學生去了解去調查去介紹。由于是身邊的人和事,所以學生會覺得很有趣很親切而樂意去做。還有,古人喜歡根據季節、節氣等與時間有關聯的景色來寫詩詞,所以我們也可借機讓學生去尋找去欣賞去對比,這樣學生就有興趣深入學習了。

4.深入淺出的原則。中職生的文化基礎水平大多較弱,我們不能將教材上所有的古詩詞詩文都拿來學而應該有所取舍,與他們聯系多的較好理解的我們多講,晦澀難懂的盡量少選。教法上也不宜過于“精耕細作”,把學生講得“云里霧里”,不得其解,對于中職生來講,除了讓他們多感悟、多聯想、多欣賞外,重在普及。要讓他們跳一跳,就能夠到“葡萄”,只有這樣才“深”得進去“淺”得出來。

(二)教學途徑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里強調了語文的“兩性”。那么語文除了要傳承文化以外,還不能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這個“工具性”方面的培養。中職生大多具有文化底子薄、求知欲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等缺點,但同時他們也有思維活躍、喜歡動手的優點。根據中職生的特點,結合當下的生活時代,筆者認為只有將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性和語文聽說讀寫的工具性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是良策,因為這樣做既培育了學生的人文情懷,又可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能較好地為學生的未來著想。因此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從“聽”中營造氛圍,領略風采。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豐富博大,形式多樣。古詩詞古詩文的朗誦、古樂的演奏、各地戲曲等皆可拿來聽、拿來賞。另外,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我們還可播放名家對它們的解讀,如可將 “百家講壇”中的名家解讀視頻“搬來”給學生看和聽----易中天的《品<三國>》、于丹的《<論語>心得》、王立群的《讀<史記>》等可讓學生快速地對我國的歷史發展有個大概了解,其中眾多的小故事不僅可使學生感到有樂趣,且能被歷史人物的智慧之光和所展現的情操氣節所熏陶;又如可結合當下中央臺正在熱播的創新之作----《經典詠流傳》進行學習,此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讓傳統文化具有了時代性,當詩歌伴著優美的旋律傳唱時,會讓我們再次重溫動人的文字,體會祖先對美好的追求、對生命的感悟?!短Α吩姟鞍兹詹坏教?,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語言簡潔直白,情感真摯,展示了普通學子不管身在何處,不懼自身如何卑微平凡,但也要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那種蓬勃生命力;《明日歌》表達了對時光的珍惜;《定風波》反映了詩人在遇到挫折時一笑了之的淡定曠達之情,……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只要有心,教師可將很多的視頻音頻資料“拈來”充實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時間不夠,可使用微信、QQ、藍墨云班課等科技信息手段推送給學生,讓其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去聽去揣摩去吸收?!奥牎笔恰白x”“說”“寫”的基礎,相信通過讓學生多“聽”多看,不僅能營造出學習傳統文化的典雅氛圍,迅速準確地掌握字詞讀音,感悟音韻之美,而且也能領略到“精深”的中華優秀文化之風采。

2.在“讀”中抒發情感,感悟情懷。

古詩古文屬于文言文范疇,它言簡意賅、意蘊深厚,不像白話文那么直白淺顯好理解,“讀”是領悟的重要方法。有時針對某一首詩某一篇古文教師不一定要講很多,可讓學生通過多“讀”來領會其內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說明熟讀背誦是學習詩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白x”的材料,最好是教師經過選擇后收集整理出的經典之作,讓學生與經典為伴,與經典同行?!白x”的內容也很多,除了優美的詩歌外,一些古詩文也可用來朗讀,如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弟子規》、《大學》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對詩文的內容、韻味、聲律、意境等有較好的理解。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樣化,可課內讀,也可課外利用“為你讀詩”等軟件朗讀(讀后可上傳到平臺給大家欣賞);可自讀、也可齊讀,還可開展朗誦會賽“讀”,在“讀”中抒發情感,感悟情懷, 既讀得有趣、又讀得有效?!白x”的過程既是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材料的過程,又是博聞強記,增強記憶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3.從“說”中感悟文化,增強自信。

“說”前往往要“思”,“說”和“讀”不同,“讀”是有現成的東西放在那兒,而“說”就沒有,它有思考評價的因素在里邊,所以許多中職生可以完成“聽”“讀”的要求,但卻不愿開口“說”,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說什么好,也不懂要怎么去說,第三是怕說錯了被其他同學恥笑。有鑒于此,首先教師可借用文化名人的故事鼓勵學生大膽去說,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說”的信心;其次,深入“挖掘”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人、事、物,讓學生有內容去說。例如學習了《滿江紅》后,可讓學生課下通過網絡、書刊等“尋找”作者屈原,課上說說屈原的生平、個性、理想;讀了《將進酒》,在收集好資料的基礎上說說有關李白的各種小故事;在各種時節到來時,說說古人描繪其狀其情的詩詞;研讀了《弟子規》后,對比自己的行為談談感悟;開展了考察家鄉風土人情的活動后,可讓學生介紹下家鄉的名勝古跡、歷史名人、地名由來、飲食文化、禮儀習俗、傳統工藝等等。再次,教師還要適當地教給學生一些表達的技巧,表達是有規律可循的,如“三段式”表達法等。傳統文化的內容是豐厚的,通過各種各樣的“說”,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身邊,它并不是那么高遠不可“親近”,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自信心,感悟文化的魅力。

4.在“寫”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由于基礎和習慣所限,中職生難得寫出長篇大論的文章,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不妨從“微”字著手----形式靈活、題材多樣、篇幅短小、不求完整。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嘗試“微寫作”。如學了李白的詩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可將其中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取出來,要求學生寫一段話,內容不限,但要能恰當地使用上這一詩句,引句入文;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要求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將這首詞用白話文的形式“展現”出來,化境為文;讀了屈原的《漁父》后,要求學生根據文中對漁父形象的描寫,為漁父寫一則“頒獎詞”,評人成文。讓學生在“微寫”中找到樂趣,加深理解,將作者所想表達的精神內化于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規范好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完善自我。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時,要著眼于“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痹诼犠x說寫四種途徑中,鍛煉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有機地結合起來,達成語文的培養目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伴學生同行,讓文化之光照耀前行之路,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陳鳴賢.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語”的培養[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2]張一山,孫優.傳統文化:語文學科的根與魂.語文知識,2015,4(2):3-5.

[3]劉忠.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知識,2015,4(3):57-58.

[4]劼黃.試論中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J].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5]畢大林.試論中師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差異[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0(02)

[6]江旭華.讓傳統文化之花在語文教學中綻放――淺議中學生傳統文化缺失之策略.考試周刊,2014,(55):37-37.

[7]吳碧芬.論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03)

[8]楊榕.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拓展作用.群文天地,2012,8(6)下:175.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教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則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淺論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融合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行為導向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打造中職高效的語文課堂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原則與原則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