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

2018-09-28 10:37金蕊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鑒賞能力初中音樂培養方法

金蕊

摘要:音樂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在實踐中,教師應該選用合適的授課方式,針對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進行培養,引入趣味、創新元素,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練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鑒賞技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既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也將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本文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做出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學生樂感;鑒賞能力;培養方法;研究

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總是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打擊學生的自學熱情,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互動時,根本不考慮學生能否接受,不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直接導致教學質量越來越差,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對于初中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雙向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要想改善弊端現狀,需要教師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不斷整合課程資源,堅持著以生為本、寓教于樂原則,以有趣的活動形式,加深學生音樂文化的理解,提升他們的藝術境界。并從不同層面出發,體現鑒賞教學特色,使學生真正感知到音樂的魅力所在。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

(一)視唱練習,建立基礎

視唱是初中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打下扎實基礎,有利于樂感的培養。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加強視唱訓練為主,要求學生多聽優秀作品,慢慢找準音準和節奏感。再以此為基礎,進行音樂作品的進一步學習,鼓勵他們把握旋律,學會歌詞套入,逐步構建樂感基礎,為真正學好音樂創造有利條件。

(二)多樣作品,增強樂感

音樂種類多種多樣,不同音樂帶給人們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在實踐中,教師應該選擇類型多樣的音樂作品,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引導學生在眾多音樂素材中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建立一定的審美標準[1]。另外,教師還要在培養學生樂感的同時,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選擇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作品優化教學效果,拉近師生距離。比如,使用多媒體播放汪峰作品《怒放的生命》,讓學生或以自主分析或以合作討論,感悟這首歌所要表達的內容。之后再引導學生去接觸其他風格的作品,使學生感悟不同作品的內涵,增強對作品的感知能力。

(三)學生主體,實踐培養

培養樂感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在培養學生樂感的時候,應多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多加練習,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樂感。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

(一)靈活運用對比教學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經常使用對比教學法,有助于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首先,教師通過將同一音樂作品以不同的演繹形式展示給學生,指導學生通過對比,指出相應的優缺點以及不同之處,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其次,讓學生對不同的音樂作品進行比較。在分析總結不同之處的同時,學生的樂感也得到進一步培養。比如,在鑒賞經典鋼琴曲《夢中的婚禮》與《致愛麗絲》時,由于這兩首曲子有著多方面的不同點,使得學生能夠很容易的區分這兩種音樂作品,提高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初中音樂的教學目標以基礎教學為主,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時間久了會讓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進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2]。所以,為了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教師要創設豐富有趣的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容易放松,接受課堂信息的能力會增強。教師可以利用說唱的方式進行教學,如關于客家民歌《劉三姐》的教學,教師通過解說《劉三姐》產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給學生講劉三姐與阿牛之間的愛情故事,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歷史;教師也可以以演唱的形式給學會講解音樂作品的內容,教師與作品中的劉三姐同喜同樂,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還可以從音樂、歌詞、人物等方面引導學生對《劉三姐》里的選段進行鑒賞,先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從美的角度出發,用欣賞的眼光分析劇中的一景一物。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下,學生也會養成對音樂鑒賞的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三)隨時轉換課堂角色

傳統的音樂教學往往是老師在講臺前為學生講解和表演,學生是課堂的陪襯,被動的接受老師的知識,學生沒有深入體會音樂,很難形成鑒賞能力。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應該轉換角色,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作為引導[3]。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泛鬄閷W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們通過查閱書刊和互聯網等了解這首音樂作品的背景和不同的表演形式,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查的結果進行表演,通過學生的親身表演,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創新。由于長期的觀念導致了我國的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差,只會被動的接受一些知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創新?!栋酌肥且徊拷浀涞囊魳穭?,長時間以來基本沒有發生改變,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這部音樂劇的表演,通過進行角色的創新和表演形式的創新,學生的鑒賞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四)運用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技術對于學生音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給學生提供樂曲、動態畫面以及視頻等,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具有一定作用,也可以有效活躍音樂課堂的氣氛[4]。比如說,在講解初中音樂《唱臉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體會到京劇的獨特魅力,《唱臉譜》是京劇藝術和現代音樂相互結合之下的優秀作用,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音樂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曲,如周杰倫的《雙截棍》、韓紅的《天亮了》等歌曲,從而先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播放《唱臉譜》這首歌曲,讓學生對這首歌曲進行欣賞,通過在音樂課程運用多媒體工具,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性以及促進學生音樂興趣的提升。

結語: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自身教學方式加以創新,重視學生樂感的培養,使其音樂鑒賞能力得以提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鑒賞能力的全面培養,不僅要重視學生整體音樂鑒賞能力,還要對其分段鑒賞能力加以提升,使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增強音樂樂感能力。教師要引進情景設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等,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基礎,拓寬學生音樂視野,使其發展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玫.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華章,2014(21):248.

[2]張風塵.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音樂大觀,2015(5):70-71.

[3]陳清玄.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科技視界,2015(29):237-237.

[4]曹莉.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161-161.

猜你喜歡
鑒賞能力初中音樂培養方法
小學美術課堂中鑒賞能力的培養途徑探究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電腦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