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科學素養

2018-09-28 10:37曾林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科學素養教師

曾林

摘要: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作為當下教改的真正實施者,需要在新理念下,不斷強化自身的科學素養,這樣才能在學科素養上對高中生起到更好的指導及示范作用,才能在化學教學中實現實質性的突破。而在新時期,化學教師要具備的科學素養也是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加強對科學素養的深刻理解,然后在研究和實踐中不斷強化自己。文章分析的是在高中化學課的實踐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科學素養的強化,希望對化學教育的進步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教師;科學素養

前言

化學教師要具備的科學素養,包括科學品質、科學方法、科學知識以及探究能力四個部分,文章針對這四個部分展開分析,對教師科學素養的內容以及提升建議進行分析。之所以強調教師要具備科學素養,是因為高中生要想在科學素養上實現進步,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包括當下的課改也是需要教師的創新和突破,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以及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良好的科學品質

教師要具備非常好的科學素養,主要體現在科學精神、科學觀念以及科學態度方面。

科學精神是素養的靈魂,也是在科學實踐中積累形成,教師要保持自身的求真務實,并具備一定的批評精神,保持民主平等的合作精神,追求人文精神等重要的科學精神。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解放思想以及敢于開拓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教師要具備這樣的精神才能對高中生進行啟迪。

科學觀念則是在化學課上有諸多的體現,如物質的不斷運動,物質性質是基于其組成以及結構產生的,物質并不會無故消失等。再比如環境問題,是當下人類對科技不正確使用留下的隱患,或者是一些技術不夠成熟造成的后果等?;瘜W本身的存在有利于解決環境的問題,自然也是人們的重要資源。對資源進行開發,需要依據其規律,并掌握其可持續發展[1]。

科學態度則是直接對人的行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有實事求是以及反對迷信這些態度,對化學對生活以及社會的貢獻也是要有所了解的,對于化學活動要積極參與,對于化學相關的熱點問題要密切關注等。在實際教學中則是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探究更多的科學奧秘[2]。

二、先進的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是人們不斷研究和研究科學中運用的方法,其中有思維方式也有行為方式,是對人們探索世界奧秘以及獲取新知方式的總結。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對觀察方法、科學實驗、資料處理、邏輯分析等方法進行充分的掌握以及運用。在教學中教師不要直接將科學方法灌輸給高中生,也不要要求高中生一定要用機械記憶的方式將這些掌握,而是要用情境創設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到科學方法中,并自主去掌握其中的關鍵[3]。

三、豐富的科學知識

科學知識中包括理論、定律等諸多的方面,新課改中諸多的內容體現出先進的科學成果及在社會各界的運營。如今教師感覺到自身在科學知識上逐漸匱乏,或者說是無法滿足新形勢的要求。

教師需要不斷對自身知識結構做出改進,除了對本專業的基礎知識足夠精通,還需要不斷拓展相關領域的知識,更要追求化學領域的學術前沿。教師要不斷了解化學學科的趨勢與動態,并關注有關環保以及新材料方面的內容,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以前沿知識為核心,構建出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完善知識網。如新教材中的“化學與技術”“納米材料”“功能材料”等內容。這樣可以逐漸實現多學科的融合以及溝通,也是實現從單一知識向著復合型知識的轉變。

四、突出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科學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學的各個模塊中,探究學習以及帶有探究性質的實驗有將近四十多個,這就需要教師在探究能力上對高中生具備更強的引導作用。一方面是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做到合理的情境創設,將高中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并引導高中生不斷進行實驗和觀察,參與到小組合作以及辯論中,在提出問題、假設猜想等探究過程中,強化對科學探究的深入理解,對高中生潛能進行激發。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尤其是一些課題項目,更是要在其中不斷加強反思和總結,強化自身的探究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實際教學的要求。

(二)實踐操作能力

實驗本身就是化學學科存在的基礎,也是化學教學的顯著特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實驗可以幫助高中生不斷實現科學素養的成長,化學課上也是有著專門的實驗模塊,教師要重視實驗對學科的價值。教師需要對高中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以及帶動的作用,教師的操作是否規范,直接決定著高中生的實驗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對其中的動作技能全面掌握,并了解綠色實驗以及個性化實驗的要求,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完成對實驗素材的提取。這樣才能滿足高中生實際成長的需求。面對當下化學實驗的新趨勢,教師還要加強對各類新技能以及新設備的操作,給高中生更好的指導。

(三)知識應用能力

知識的有效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知識的學習,終究是為了實際發展服務。教師需要在實踐應用上不斷提升,高中生要了解化學學科在資源開發、生產制造以及農業生產等領域的應用。教師也是要注重知識的實踐運用,促進高中生不斷開拓自身的眼界,并組織高中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運用課上的理論知識對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展開分析。

(四)合作交流能力

教師在教學實踐以及專業背景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對化學課也是有著不同認知。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合作交流,與同事和同行不斷加強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彌補,相互分享經驗和教訓,相互支持專業性的提升,這樣可以有利于教師的快速成長。

結論:文章從科學品質、科學方法、科學知識以及探究能力四個方面探討了身為化學教師要具備哪些科學素養,并在素養提升方面提出了相關的建議,總結出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實踐與學習,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以及教材內容,加強同行業的合作交流,注重教學研究與實踐,關注高中生的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慧君.培養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以人教版選修四“化學平衡”教學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3):180-181.

[2]張云飛.基于微課的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探究——以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與還原性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56-57+64.

[3]葉振宇.新背景,轉觀念——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及其轉變途徑研究[J].華夏教師,2017(03):42-

43.

猜你喜歡
高中化學教學科學素養教師
讓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學科的交叉滲透教學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秋天在哪里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重要性
美育教師
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綜合實踐活動與生物科學素養培養整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