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探究

2018-09-28 10:37代翔生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應用題小學數學教學

代翔生

摘要:伴隨著我國小學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的要義便是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處理現實問題,這個問題也是貫穿小學教育的一條主線。不容置疑,這一環節也是最難實施的。以小學高年級學生作答應用題為例,往往是“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可見提升小學高年級應用題解答能力勢在必行。關于如何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題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覷。在小學階段數學所涉及的應用題主要為培養和提升學生對簡單數量關系和邏輯關系分析能力。而教師的認為就是要想方設法教會學生如何掌握應用題解題技巧。因此本文將圍繞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問題展開。

一、利用“數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尤其是在處理應用題時思維會跟不上,更不能強烈要求學生具有實質性綜合性分析的能力,而且解題能力非常容易被所設計的題目情景影響。學生們在這個年齡階段只能夠遵循機械的聯系和結合熟悉的套路對應用題進行解答。因此要積極培養孩子們的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此時需要引入“數學活動”。

所謂的“數學活動”簡言之就是教師引導學習主體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在教育教學主管部門頒布并實施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因此,應用題的解題能力提升必須要融合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教學中涉及到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類似題目時,我們將問題延伸到現實中,舉最簡單的生活小案例。這時候可以讓學生參與進去,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自由推理列舉生活中類似情況。比如有學生會拿自己與父母的年齡來舉例就是很生動的例子。一來二往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由自主地會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層面思考,進而轉化為自己知識儲備。同時當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教授審題技巧,提升學生答題準確率

解答應用題是一種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題型,也是一部分學生頭疼的題型。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在所做錯題中的大多數學生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壓根沒有弄清題目本質何在,往往對題目不能夠準確把握。這樣一來,題目都沒有搞懂,更別指望學生能夠準確做大。因此在教授應用題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如何審題。在出問題的學生中,很多人精神不集中,因此這時候可以采取讓學生將題目讀出聲方法,增加其對問題認識的集中注意力。第二步就是在學生讀題清楚以后開始找出題干中的問題。在找問題的時候,要教會孩子附屬題意,尤其是在繁瑣、冗長的題目簡化,將不需要的描述去掉,用通俗易懂的話進行描述,使得題目簡單明了。如果題目審清,并能夠找出題目中的準確問題,第三步就是需要找數量關系。無獨有偶,任何小學階段的應用題的考察點都有一定的數學關系蘊含其中,也就是說能夠準確把握應用題題目中數量關系也是解題思路關鍵的一點。因為前期,學生思維已經經過反復鍛煉,已經掌握住一定的數量關系公式,這時套用公式就可以將問題成功作答。簡單的數量關系在此筆者就不再贅述,需要重點提一下的就是對于隱含條件的挖掘。例如“一根鐵絲長20厘米,工人師傅將其截成A、B兩截,其中B鐵絲的長度是A的60%,求A、B兩截鐵絲各多少厘米”。題干中隱含的條件是“B鐵絲的長度是A的60%”,由此可以得到“A鐵絲長度+B鐵絲長度=總鐵絲長度”。因此題目就變得簡單清楚,將A鐵絲的長度設為X,那么B鐵絲的長度就變為60%X。因此,可以解答公式,即:X+60%X=20。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找準題目要求以及是否有暗含條件作為突破口,準確判斷數量關系,最終將題目進行完美作答。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題能力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很難發現應用題中的陷阱,這是阻礙學生正確解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在應用題教學中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審題,使學生了解每句話的含義以及應用題考查的知識點,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例如:王師傅原來每小時可以加工30個零件,采用新的加工技術后效率提高了20%,問王師傅現在每小時可以加工多少個零件?這道題目中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加工效率高,而且比原來提高了20%,要想得出現在的零件數量應該用原來的零件數量加上多出的20%,所以列出以下式子:30+30*20%=36(個),即現在每小時加工36個零件。教師要引導學生耐心、細心的審題,從題目中尋找邏輯關系,并學會正確的使用運算符號,這是學生學好應用題的關鍵。

四、設計貼近生活的應用題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信息,例如買賣問題、時間問題、行程問題等數學問題都源自于生活,也是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應讓學生從生活中發掘數學問題,同時在課堂上設置貼近生活的應用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深刻內涵,并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枯燥的傳統教學方式不適合正處在天真活潑好動年齡段的小學生,如何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熱情,是現在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應用題制作成生動的動畫,使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會審題、解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設置專題講座,讓學生講述他們的解題思路,教師給予糾正和引導,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和解答,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面對面交流次數,從而使學生喜歡數學學習,主動接觸數學學習。

小結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立即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重視運用新型的多樣化的教育方法,為學生創造生動活躍的課堂環境,使學生的思維保持在活躍狀態,有助于學生思考和研究數學問題,進而提高應用題的解題水平。教師還應不斷研究新的教學策略,并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將數學學科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趙勤.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幾點教學探討[J].吉林教育,2016(02).

[2]賴曉梅.試析小學數學應用題優化教學的實現途徑[J].新校園(閱讀),2015(12).

猜你喜歡
應用題小學數學教學
有限制條件的組合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數列應用題、創新題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