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品金融化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2018-09-28 10:37盛書偉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風險對策

盛書偉

摘要: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藝術品消費提供了經濟上的保障。近年來,藝術品交易市場空前活躍,據統計,到2010年我國藝術品銷售額已位列全球第一。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品投資已成為繼股票熱、房地產熱之后的又一大投資熱點。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藝術品金融化將迎來新的發展。

關鍵詞:藝術品金融化;風險;對策

近年來,中國藝術金融產品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并且日漸引人矚目,但與此同時,藝術品金融化亂象也層出不窮,以致于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金融險區”。以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 號)的發布為標志,由中國證監會牽頭的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范圍內開展。但時至今日,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近年來中國藝術品金融化歷程進行一番回顧和分析,無疑既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也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一、藝術金融化是未來發展趨勢

藝術金融化不但為金融產業的發展尋找到一條新的途徑,是金融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也為藝術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藝術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歷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和投資業務最大的幾家銀行,包括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荷蘭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涉獵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銀行服務系統,下設有專門的藝術銀行部。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發展吸引了諸多關注的目光,推出藝術品權益拆分的交易模式,主要是基于我國藝術品市場和投資環境相應條件的成熟。

所謂權益拆分,就是將資產的所有權以及在其基礎上產生的各種收益進行拆分。投資者可以通過認購拆分的份數也即是藝術品股票,來獲得投資標的物的部分所有權和部分基于所有權的收益。對藝術品而言,核心模式就是將一個藝術品或幾件藝術品組合成一個資產包進行拆細,比如將資產包的所有權拆成1萬份,形成“拆分權益”。普通投資者可通過購買“份額”,獲得藝術品增值帶來的投資回報。同時,這些“份額”可在藝術品交易所這樣的平臺上隨時流通,流通中同樣可以獲得“價差”所帶來的回報。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這些權益,獲得藝術品資產包增值所帶來的收益。

二、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的問題

藝術品金融化是指金融機構把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進行管理,或是指金融機構在對個人信用評級或對企業資產定價的過程中,把藝術品作為被評價對象的一部分,藝術品金融化已成為藝術品投資必不可少的模式之一。

1.藝術品金融化研究者的“滯后化”研究狀態

在國外,關于藝術品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視為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的藝術品投資領域,關于藝術品金融化的研究則顯得十分薄弱。相比之下,由于中國藝術金融產品創新的步子比國外邁得更大更快,因此,關于藝術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研究成果也更為豐富。

總的來看,盡管藝術品金融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上的一個熱點話題和難點問題,然而,學術界關于藝術品金融化問題的系統性研究成果卻不多見,并呈現出“新聞報道多,學術研究少”和“重個案點評,輕理論建構”的鮮明特點,全面而系統的前瞻性研究成果更是罕見,在整體上呈現出顯著的“滯后化”研究狀態。由于理論研究跟不上實踐需要,中國藝術品金融化進程中日益凸顯的很多嚴重問題卻很少得到理論界的正面回應和系統解答,從而制約了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2.藝術品金融化實踐者的“擦邊球”創新勢態

雖然中國藝術品金融化進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早已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解決起來卻殊為不易。因為根據國務院38號文件“防范金融風險,規范市場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的精神,并沒有“一刀切”地堵死中國藝術品金融創新之路。既然沒有完全“叫?!?,對利潤極其敏感的各種資本就還會繼續嘗試,不斷尋求新突破口。這意味著,問題并未真正得以解決。

3.藝術品金融化參與者的“從眾性”僥幸心態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市場參與者不僅是重要的行動主體,而且決定著市場的發展方向和廣度深度。在近年來的藝術品金融實踐中,之所以出現那么多的問題,不能只怪藝術金融機構的盲目和冒進,藝術金融產品的投資者也應該負相當大的責任。因為無論藝術金融機構,還是投資者,都普遍存在非常嚴重的“從眾性”僥幸心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從眾性”僥幸心態并非投資者獨有,藝術金融機構身上同樣存在,甚至負面影響更大。

三、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的對策

假如從改革開放算起,當代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0年代到1990年代是以個人資金為主導的個人收藏時代,1990年代末到新世紀初是以產業資本為主導的機構收藏時代,現在則正在走向以金融資本為主導的藝術品金融化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已經不是討論“該不該有”藝術品金融的時候,而是到了研究“怎樣發展”和“如何監管”藝術品金融市場的階段。為了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防范藝術金融風險:藝術品金融化創新的底線

從事藝術金融創新的機構,必須一方面吃透中央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真正將防范藝術金融風險作為藝術品金融化創新的底線。假如風險管理做不好,引發一系列連鎖事件,最終一定會自食其果。

2.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構建自律與他律的隔離帶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不能只寄托于加強監管。因為監管并非萬能的。藝術金融機構必須具有前瞻意識,通過完善行業自律機制來構建自律與他律的隔離帶,用主動的自我約束讓監管者和投資者放心。

3.加強投資者的教育:強化信息披露與風險意識

加強投資者教育與保護,遵循“把風險講夠,把規則講透”的原則,以多種形式開展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建立健全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機制,改變投資者在發生金融風險時總將政府部門視為“最終善后主體”的傳統觀念。

藝術品金融化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并不局限在藝術基金、藝術品證券化等固定形式。而在藝術市場結構中產生了有效的數據庫平臺和必要的全球化市場基礎以后,我們則可以開始探索藝術品金融化的種種可能。

四、結語:

藝術品金融化是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方向之一,這一趨勢是必然的。盡管我國目前藝術品金融化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問題終有解決的一天,而且國家已經在逐步解決這些問題。而近期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也為藝術品金融化拓寬了渠道,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金融運作手段會使藝術市場中的各參與者共同受益,推進藝術價值的實現,從根本上推動藝術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強甜甜,李龍生.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 2014(08)

[2]西沐.中國藝術品產業發展再創新[J].金融博覽(財富).2017(02)

[3]2016年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傳播項目[J]. 國際公關.2016(06)

猜你喜歡
風險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