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藝中的親姊妹

2018-09-28 10:37黃雅瓊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剪紙

摘要:剪紙藝術和撕紙藝術在民間工藝美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民間剪紙藝人以王桂英為代表,撕紙藝人以翟天麟為代表。既往研究對紙藝的討論多集中于徐州當地剪紙藝術現狀研究、王桂英剪紙藝術研究或民間剪紙藝術的生態美學等方面,對于以翟天麟為首的撕紙藝術未給與充分重視。本文以王桂英剪紙和翟天麟撕紙為研究對象,通過分別分析二者藝術特征,進而探究其異同點,力求探究未來紙藝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王桂英;剪紙;翟天麟;撕紙

一、王桂英剪紙藝術:以形寫神,滿而不亂

“你不要摸我的這把剪刀,我這把剪刀一一能剪龍,能剪鳳,能剪老鼠生兒會打洞;能剪雞,能剪鵝,能剪鯉魚跳天河;能剪豬,能剪羊,生產勞動我都剪上。最后剪一個萬年青,青萬年,遇上花草我都剪全?!雹?王桂英的人生經歷是坎坷的。不到十歲父母就相繼去世,自小跟著爺爺長大。剪紙啟蒙于做細木工的父親留下來的木雕圖案和母親留下的繡品。王桂英說:“我從小命苦,在淚水里泡大,摸起剪刀來,就淚不流心不愁了。不然三天三夜會哭不夠,淚也流不完?!雹?剪紙成為她游離于現實困境的一種精神追求。王桂英不識字,但艱苦的生活環境和長期的生產勞動養成了她淳樸、善良的品性。這樣的品性反映在她的剪紙作品中,就使她的作品充滿了純真情趣與鮮活的田野氣息。

王桂英在田間長大,她的剪紙創作來源于土地,這也是其作品中樸實感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來源。與南方流派的嚴謹、細膩、精致不同,她的剪紙線條粗獷、造型古拙、構思奇特而不拘泥于傳統。她的剪紙沒有固定的章法,率性而為,更多地采用了寫意手法,不追求形似,“花無正枝,鉸無定規”③ 。因此,她的作品往往構思巧妙、獨到,險中求勝。

在平面上表現出動態是王桂英剪紙的重要藝術特征。作品《雞》中出現三頭雞的形象,看到這時筆者認為是表現并列的三只雞在吃食,王桂英解釋是一只雞在連續的吃食?!娥B雞》這幅作品交代了蘇北農村的民居特色:房形、磚結構、門與窗、瓦片?!巴豕鹩⒓艏埖漠嬅嬗袆痈械谋憩F,這有點像西洋美術史上,那種把一個動作分解成若干個瞬間,然后把它連續排列在畫面上。這種處理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如壁畫、漢畫像石中都出現過?!睆埵缽┙淌诳吹阶骱笾v。

疏密對比強烈是其另一個藝術特征。作品《挖薺菜》,表現了勞作場景。在人物的塑造上,大膽地把人物的頭飾、衣裝舍去,主要表現人物的勞動姿態,把具體的勞動動作形象表現出來。植物也是用一些粗大的葉子的組合來表現,作品粗放而不失細節內容。她著眼于人物的動態塑造,把挖薺菜的勞動場景表現出來。

最別出心裁之處在于,王桂英將剪紙形象與剪紙邊框合二為一。如作品《喂兔》,邊框是形象的布置安排,她巧妙地借用樹枝、房屋等背景形狀,并利用黑白關系的布局使整幅圖與外界天然區分隔開,虛實相生。這一倚重構圖布局與虛實節奏形成間隔美的方式是形式美的高層次體現,正如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的論述:“間隔化”是“形式”的消極的功用,形式積極的作用則使構圖“織成一內在自足的境界”。形式最深的作用在于“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節奏的核心”,在于“心靈的節奏與生命的律動”。④

王桂英的剪紙藝術就是她的生活,她并沒有把“藝術”看成一件多么特別的事情,她的藝術靈感來自于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生命感受。在農村喂家禽、牲畜、抬糞、鋤地、割麥、揚場、趕集、堆草、插秧、串門等看似普通的題材充滿了鄉土氣息。

二、翟天麟撕紙藝術:指尖與紙的交流

撕紙工藝作為一種民間手工工藝,不但躋身于群眾文化之中,而且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藝術作用,它原是民間的一種即興手工藝術,它的起源和發展沿革難以考證。

徐州民俗博物館“翟家大院”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工藝第六代傳承人翟天麟是徐州撕紙藝人的代表。翟天麟祖輩的“撕紙”技藝最早可追溯到清代乾隆之前,家里人人都會撕紙,并代代相傳。4歲時,她跟隨父親學習“撕紙”畫,培養興趣和手頭功夫。初中她開始設計造型和形象,根據不同的題材進行創作。在祖輩們以反映徐州民俗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基礎上,她賦予了作品現代性和時代感。

翟天麟的撕紙作品種類相當豐富,有嬉戲、跳繩等反映民俗生活的,有麒麟送子、馬上封侯等寓意裝飾畫,有孔子、周恩來肖像畫,還有描述網游英雄聯盟中的動漫人物。這些紛繁種類其實也是翟天麟的新突破。她的的撕紙作品不僅保留著特有的民俗文化表現力,而且注重古今藝術的結合和傳統視覺語言的現代轉換,人物、動物輪廓簡潔、粗獷。

撕紙屬于平面鏤空藝術,因為不需要畫草稿而且不需要工具,是一種完全用自己的身體來跟紙交流的藝術。目前這門藝術發展緩慢,一方面因為撕紙藝人數量稀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作品產量很低,一幅“撕紙”畫從設計、勾勒形象到最終完成,少則一天,多則三至五天,作品全是一氣呵成,一旦失誤就要重新撕,有時一幅作品要撕上十幾遍才能完成。由于完全借助指甲來完成,手很容易淤血腫脹,長時間使用指甲也會造成指甲折斷,所以撕紙作品尺寸大都較小。

撕紙家一般不畫草稿,這就要求撕紙者有高超的想象力和記憶力對于圖案的每個部分都清晰地記在心中,容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前功盡棄。

三、剪紙與撕紙:親姊妹

說起“剪”和“撕”的區別,二者在創作構思上幾乎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做出來的藝術效果。撕紙工藝與剪紙藝術相比較,它們的相同之處是紙藝的平面造型,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一個用手撕,一個用刀剪。撕紙工藝因被撕的紙邊緣的不整齊,又更能體現動物皮毛之類的特點,因而更趨鮮活、生動。剪紙作品的邊緣比較平滑,所以剪出來的東西放到背紙上,視覺效果對比分明,只有兩種顏色。而撕紙是用手指甲替代刀剪。撕扯而成的剪紙作品,作品邊緣有參差毛茬兒,斷裂的紙纖維在背紙上形成了第三種顏色。在視覺上更跳躍,給人更加自然、靈活之感,具有金石味和古拙感。由于“撕”的特殊性,其輪廓線和內部的線條上往往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發特征,與邊緣規整的剪紙大相徑庭,概括粗放,張馳有度。它還具有造型簡樸、線條粗獷、富有裝飾美等特色。

從題材、內容、表現形式到審美意識,撕紙與剪紙完全一脈相連,如同親姊妹,它們具有相同的的藝術特色和審美趣味。撕紙更是一種類似剪紙又有別于剪紙的平而鏤空藝術,因不需要剪刀刻刀工具,也可以說是用自己的指尖與紙進行交流的藝術。撕紙秉承著剪紙“互相挪讓,互不遮擋”的傳統表現方式。

王桂英剪紙藝術與翟天麟撕紙藝術相比,從藝術表現來看:前者更加古樸稚拙,后者更加靈巧生動;從構圖上來看:前者滿而不亂,后者更突出主體;從表現力來看:前者以形寫神,后者形神兼備;從創作題材上來看:前者力在表現農耕生活,更貼近自然,秉承天人合一之概念,后者力求古今結合,在表現傳統題材之外更著眼于現代的社會變遷。

注釋:

①王桂英:《剪紙歌》。

②楊學芹、安琪:《民間美術概論》,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頁。

③王桂英語。

④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簡介:黃雅瓊,江蘇南京人,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學號:1032011606016),主要研究方向:美術(書法)。

猜你喜歡
剪紙
剪紙——剪任何你能想到的東西
剪紙
民間美術——剪紙
大嘴蛙學剪紙
雪花剪紙
飛龍剪紙
神奇的剪紙藝術簡直美爆了
手工剪紙
剪紙
剪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