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基層文化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8-09-28 10:37張相澤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文化站基層建設

張相澤

摘要:基層文化站是向廣大基層群眾宣傳先進文化的有效陣地,加強基層文化站建設,對于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思想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基層文化站建設的特色,基層文化站功能凸顯,基層文化站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思考和建議等方面分析。

關鍵詞:基層;文化站;建設;問題;對策

為全面了解我縣基層文化站建設現狀及發揮作用的情況,2010年4月,縣文化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了專題調研,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

一、我縣基層文化站建設各具特色

近年來,我縣加大了基層文化站建設的工作力度,抓住中央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投入的重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基層文化站建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我縣基層文化站建設。

從2010年至今,全縣相繼完成了第一批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覆蓋全縣5個鄉鎮,總建筑面積1364.95平方米;第二批綜合文化站建設,覆蓋寬城、龍須門、峪耳崖大地、湯道河等9個鄉鎮,建筑面積2057.18平方米;實施了第三批1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至此,全縣27個鄉鎮已全部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在鄉鎮綜合文化站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縣文化主管部門高起點著眼,全方位思維,使文化站建起后既能展現普遍功能,又充分體現各鄉鎮的特色和亮點。如黃崖子文化站選址與黃崖寺相鄰,設計為傳統的民居風格,與文物保護、旅游觀光、百姓休閑巧妙結合,規劃建設“文武廣場”,彰顯傳統文化風格,從而增加了其歷史文化底蘊,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湯道河文化站建設體現實用功能,在建設活動場所的同時,修建了一個美觀實用的公共廁所,滿足了基層群眾的實際需要,體現了“真情實意謀民生”的內涵。桲羅臺鄉文化站建設依托旅游開發,突出“剪紙之鄉”特色,修建成為新農村文體廣場,“紅色旅游”與文化活動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在加大建設文化站陣地力度的同時,縣文化主管部門還加強了文化活動器材的配置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每個鄉鎮將配備4臺電腦、1臺52吋液晶彩電、1臺投影儀,現已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全縣已有108個行政村建了農家書屋,配送價值350萬元的圖書、期刊、書架和科技音響制品。其余95個行政村和全縣31個社區分別規劃了建農家書屋和文化活動室。

二、基層文化站功能凸顯

文化站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堅持經常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全縣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通過開放農家書屋和放映電影,讓廣大群眾從中獲取了文化知識和致富的各種技能,提高了思想素質、淘冶了情操;通過舉辦歌詠、秧歌比賽和文藝演出,不僅使參與者愉悅了心情、鍛煉了身體,又使廣大觀眾享受了文化美餐、受到教育。僅2013年,全縣各鄉鎮文化站組織放映電影 3444場,觀看群眾達 50余萬人次;舉辦專場、街頭文藝演出和秧歌比賽等活動230場,觀看群眾達7.62萬人;農家書屋接受閱讀圖書、期刊20余萬人次;為群眾義務書寫春聯 1.2萬副,有的鄉鎮文化站還開展了書畫培訓。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上看,我縣的基層文化站建設近年來進展很快,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與國家、省、市提出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與廣大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其實際功能還未得到應有發揮。主要表現在:

1、經費投入不足

近年來,縣文化主管部門雖然向上爭取了大量的經費投入基層文化站建設,但這些經費均是文化站陣地建設的專項經費,其中很多經費系擴大內需項目,須限期內使用,不能挪作他用和延遲使用,而基層文化站長期的運轉,如文化站的維護、有關器材器具的添置和管護、活動的開展、管理人員的報酬等沒有經費保障。

2、無專職管理人員

各鄉鎮文化站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有的鄉鎮雖名義上有文化專干,而實際上是兼職,文化專干未干文化的事,形同虛設。因無人管理,致使文化站面貌臟亂,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其財產還常有損壞和丟失。調研中便發現一剛修建好尚未投入使用的鄉鎮文化站的玻璃門被損壞、玻璃窗和瓷磚被取走的情況。

3、文化活動形式單一

有的基層文化站長期不開展活動,沒有體現文化站自身的意義和作用;有的基層文化站偶爾也開展一些活動,但形式單一、陳舊,起不到宣傳先進文化、提升群眾文化素質、鼓舞人民群眾士氣、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

4、制度建設未跟上

基層文化站建起后,怎樣管理、文化站管理人員怎樣選定、怎樣發揮文化站作用,鄉鎮和縣文化主管部門之間如何分工,還沒有相應的文件明確和制度規定。

5、器材配置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待完善

有不少已修建好的鄉鎮文化站外觀漂亮,而屋內空蕩無物。雖然有的配置已在政府采購中,計劃配置的器材仍不能適應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

四、思考和建議

1、提高認識,重視基層文化建設

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加強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基層文化站建設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建設,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文化主管部門和鄉鎮要高度重視基層文化站建設,把基層文化站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專人具體抓,定期研究,及時解決有關問題。

2、認真探索和積極完善管理機制

一是要明確鄉鎮和縣文化主管部門各自的職責。二是要落實專門的管理人員,要選有文化專長、熱心文化事業、責任心強、群眾信得過的人從事文化站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如:文化站工作考勤制度、財產登記保管制度、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崗位職責、向公眾開放服務等制度。四是要探索資源共享機制??蓪⑸鐓^文化活動室、鄉鎮黨校、支部活動室、退休職工活動室等建在鄉鎮文化站,以使文化站場地物盡其用,發揮最大效能。五是建立基層文化站建設的考評機制,對抓文化站建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實施獎勵,以調動有關方面的積極性。

3、積極探索文化站運行的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抓住中央加大對文化建設投入的重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基層文化站建設的發展。二是將文化站建設所需經費按有關規定納入財政預算。三是將文化站多余的場地采取市場化運作承包給經營文化產業(如:電影電視、剪紙書畫、文化茶園、商業演出等等)的業主經營,收取承包費或租金,以商養站。四是本著自愿的原則,向社會各界提供有償文化服務。如為企業開工、開業、周年等慶典表演,收取一定費用,彌補文化站經費不足。

4、積極創新文化活動形式

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活動形式的同時,積極探索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條件,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以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先進的文化占領基層各個領域。

5、加強對硬件的配置和提升

在建好文化站用房的基礎上,及時配置好開展文化活動所需的各種器材器具,如:桌椅板凳、電腦電視、投影儀、樂器音響、圖書報刊等,并注意添置和更新,以不斷適應文化活動發展的形勢需要。

參考文獻:

1、聶玲: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幾點想法[J];文化月刊;1998年11期.

2、閆崗:加強農村文化站建設的思考[J];理論觀察;2006年03期.

猜你喜歡
文化站基層建設
基層巡覽
寒露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風景圖
文化站如何開展對廣場舞的推廣
欠發達地區鄉鎮(街)文化站現狀與亟待解決問題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走基層
基層治理之路
莫讓鄉鎮文化站“空殼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