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體主義教育的蘇聯經驗與啟示

2018-10-09 01:54武卉聽
中國德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集體主義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武卉聽

通過共同的勞動實踐,人們樹立起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尤其是尊重優秀勞動者的道德意識,這一尊重建立在團結的基礎上,也促進集體的團結,并在本質上促進集體主義原則的確立。

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是馬克思主義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基本道德原則和價值觀念。弘揚和培育集體主義精神、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是我國現階段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道德問題的重要手段。在這一領域,蘇聯的集體主義教育經驗能夠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蘇聯集體主義教育的經驗

從中國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學科建設的發展歷史看,當代中國的集體主義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曾受到蘇聯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影響。從值得借鑒的經驗特色上看,蘇聯主張集體主義傳統與國民教育內容相統一、集體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實踐相統一、集體主義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相統一的教育模式。

(一)集體主義傳統與國民教育內容相統一

蘇聯國家教育體系的特點之一是知識教育與品德教育的不可分性,以民族傳統價值為核心的公民品德培養與和諧發展是全部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其中,集體主義是核心內容。在這里,集體主義不但是國民教育的內容,還是立場導向。

13世紀以來,以共同體形式存在的“村社”制度逐漸形成并延綿了近千年。在“村社”的集體勞動中,人們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造就了集體主義的交往價值模式。蘇聯時期,集體主義順理成章地成了共產主義道德的根本原則,“在共產主義條件下促進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同志關系、互助互利、原則性、誠實、真誠、信任和尊重”。以傳統文化的價值要素呈現出來的集體主義不但滲透在蘇聯的大中小學校的教育當中,而且成為蘇聯對社會各階層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價值導向。列寧在談工人階級需要統一的時候指出“一盤散的工人一事無成,聯合起來的工人無所不能”,這里面的核心價值是將工人的精神凝聚起來的集體主義。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集體主義將社會主義建設者聯系起來,一起為蘇聯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

屬于傳統文化價值的集體主義同時具備了文化的穩定性和價值的導向性。一方面,作為文化傳統的集體主義是俄羅斯民族凝結成的穩定的精神生存方式,在傳播和流轉的過程中,發揮出本身的浸入性功能;另一方面,作為文化價值的集體主義具備價值的選擇和導向功能。有了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使得教育沿著集體主義的組織方式進行,形成受教育對象互助友愛的品質,遵守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原則。

(二)集體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實踐相統一

勞動集體是蘇聯社會的基層組織。在勞動集體中,每一個人都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與其他人聯系在一起的集體中的一分子。為了達到共同的勞動目標,需要每個人的犧牲、服從、團結,這樣,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相連,集體主義在勞動中生成,集體主義教育在勞動中得以實現。在集體勞動中,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才能夠實現,“同志式關系、團結互助、責任感、原則性、信心、真誠、尊重他人的成就、促進每個人全面發展——集體主義道德氛圍形成的基礎”,不僅能夠促進集體道德氛圍的形成,而且能夠培養滿足集體要求的人,這一點對于個體道德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蘇聯在勞動實踐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典范是通過“青少年勞動組織”“星期六義務勞動”“勞動委員會”“青少年工人學?!钡刃问?,在具體的勞動中培養起集體主義的道德觀念。每一種集體主義的教育媒介和形式都不流于形式,而是有扎扎實實的具體內容支撐,如“勞動委員會”頒布措施,要求保證18歲以下學生每天在學校要有2小時的勞動時間,每年暑假要有1個半月到2個月的時間參加農業勞動等。通過共同的勞動實踐,人們樹立起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尤其是尊重優秀勞動者的道德意識,這一尊重建立在團結的基礎上,也促進集體的團結,并在本質上促進集體主義原則的確立。

在社會勞動實踐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是蘇聯道德教育的突出特色。社會勞動實踐覆蓋人群廣泛、實施方式多樣,有助于集體主義原則的確立,更保證了集體主義教育的順利實施。在這里面,勞動是實施集體主義教育的有效手段,集體主義教育是勞動的最終目標。蘇聯集體主義教育遵循了手段與目的相統一的教育規律,收獲了良好的效果。

(三)集體主義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相統一

蘇聯國民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共產主義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成員”,從內容上說,“全面發展”既包括智力水平的發展,也包括道德水平的發展,在知識教育中貫穿德育內容,成為必要的環節。蘇聯堅持通過“培養性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里的“培養”(воспитание)側重的是“道德品質教育”,而“教育”(образование)則多指“知識教育”,“培養性”為教育規定了價值方向。1922年,蘇聯人民教育委員部頒布的《國家學術委員會方案》中公布了7年制學校的“綜合教學大綱”,大綱由“自然”“勞動”“社會”三部分構成。雖然沒有哪一部分有專門關于“集體主義教育”的內容,但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包括集體主義品質的指向卻十分清晰。直到蘇聯解體之前,蘇聯教育體系都非常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以共產主義道德原則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其中的核心是集體主義原則??唆斊账箍▼I、蘇霍姆林斯基、凱洛夫等教育家都就國民教育或學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有過專門的論述,這些論述成為指導蘇聯將集體主義教育融入知識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理論。20世紀50年代開始,作為學科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蘇聯產生后,集體主義作為核心道德原則和倫理學范疇,引起了倫理學者的廣泛關注。倫理學從學術角度論述集體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的內涵和本質。

將集體主義教育融入到具體的知識教育當中,堅定了知識教育正確的價值立場,讓知識教育具有道德溫度,讓集體主義教育具有理論根基。蘇聯集體主義教育的啟示

客觀地說,蘇聯的集體主義教育以其獨具特色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對實際道德生活的有力干預,在馬克思主義道德教育理論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集體主義教育中,我們能夠得到的啟示有:

(一)堅持優秀的民族傳統價值

隨著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更張,其社會核心價值觀發生全面嬗變,以“集體主義”價值為核心的共產主義道德原則體系全面崩塌,取而代之的是“個人主義”的瘋長和蔓延。私有化改革客觀上要求與之匹配的價值基礎,敦促了“個人主義”價值的滋生?!皞€人主義”把個人與集體對立起來,反對統一的社會價值標準,并全面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使人們輕率地對待工作,原本團結和諧的社會關系被打破,個體精神世界空洞化并影響到整個社會精神生活領域,人們的群體社會心理空虛、無助……丟棄了集體主義的傳統價值等于丟棄了民族精神的靈魂,共產主義世界觀崩潰之后,人們在精神世界里無可依靠,形成了在精神和文化主體價值上有名無實的俄羅斯國家的風險?;谔K聯的經驗,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放棄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價值,而應當將這些價值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導向和內容,指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引導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關道德的基本觀點是我們看待、解決社會道德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基本觀點,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方法論、歷史坐標和價值立場。蘇聯后期的集體主義教育將其摒棄,原因在于思想領域中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不再作為社會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這樣,作為道德教育具體內容的集體主義脫離開道德意識形態的指導,逐漸消散在共產主義道德的真空當中。蘇聯后期集體主義教育的失敗經驗告訴我們,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進行正確的集體主義教育,必須以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為指導思想,放棄了它,就等于放棄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本身。

(三)堅持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最終目的

蘇聯后期,從前的主導價值觀全面嬗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結向上”“善良誠實”“勤勞樸實”等價值要素被“極端主義”“個人主義”“犬儒主義”“道德虛無主義”“道德混合主義”所代替,客觀上加速了社會主義蘇聯制度的解體進程。集體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原則的核心內容,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觀念。無論是共產主義道德原則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其都是為了社會主義健康發展、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終極目標?!叭说娜孀杂砂l展”是否實現是衡量共產主義實現與否的標準之一,所以,當前的集體主義教育也應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終極目標。

責任編輯|李敏

猜你喜歡
集體主義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以“道德教育”為主線的學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養: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
集體主義的原則是大學生ぴ謚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則
集體主義教育:從個體出發建構共同體
科學把握共產主義長期性與階段性的有機統一
李海青:共產主義的歷史現實性與邏輯必然性
共產主義就在你我的奮斗中
身為集體主義喝彩歌唱
龐學光:深化學校道德教育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