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信貸問題研究

2018-10-09 09:56張迪展杜巖王舸帆張思捷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0期
關鍵詞:民族地區甘肅信貸

張迪展 杜巖 王舸帆 張思捷

摘 要: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關乎地方經濟的發展,而且在穩定社會,促進民族團結與民族繁榮方面發揮著更突出的功能。由于歷史發展和自然稟賦等原因,甘肅民族地區始終面臨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發展區域差別大等諸多問題,置身其中的中小企業更是面臨著生存與發展諸多挑戰。通過調研,運用因素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剖析了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優缺點與內外部各因素,旨在分析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希望能對甘肅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及其它民族區域中小企業出現的資源錯配與信貸難、融資難問題提供些許解決思路。

關鍵詞: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信貸;甘肅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74

1 引言

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成為我國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優化所有制結構的中堅力量。但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面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與國內經濟上行放緩的壓力,融資渠道狹小導致這些中小企業能獲得的資金不能滿足其規模發展的需要。民族地區民間資本也相對缺乏,中小企業通過民間融資的方式同樣較少。這進一步導致民族地區經濟緩慢發展,使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始終得不到質的突破。

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發展對本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雙重作用,又關系到民族發展問題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民族地區作為一個特殊經濟部分,我國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尚未找到更好的發展思路與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甘肅省作為我國西北內陸省份,由于其不適應時代趨勢的思想觀念、市場狹小與封閉直接導致甘肅省經濟呈現低迷化發展,且省內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嚴重,企業資本不足,破產率高。在民族地區內部缺乏適應經濟新潮的思想,未能與外界形成良好的融資機制,使得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經濟發展進一步受到限制與阻礙。

2 甘肅中小企業及信貸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行業的發展和“一路一帶”戰略等影響,省內中小企業發展較快,規模呈擴大化態勢,數量較以往增加,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但由于地理與歷史因素的影響,甘肅中小企業仍有“畸形”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緩慢,資金少、融資難導致中小企業發展步履維艱。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上述問題仍不能有效解決,信貸需求增長放緩使甘肅省中小企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一方面,由于甘肅中小企業規模小、貸款信用度低、產業較低端等短板的制約,加之目前大部分銀行減少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且其貸款大多偏向國有企業,使得中小企業貸款額度低甚至難以貸款。另外,中小企業存在經營穩定性差、信用觀念不強、發展規劃不明確、資信不高等問題,嚴重阻礙其直接和間接融資渠道,導致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民間資本。但甘肅省總體經濟水平較低迷,經濟下行,民間資本相對較少,因此民間融資也實為困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全年民間投資增速10.1%,2016年民間投資增速急劇下滑,而2016年前11個月只有3.1%。此外,由于甘肅省金融體系起步晚、發展緩,大部分地區金融體系不夠完善,融資模式較為落后,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以臨夏地區中小企業在各金融機構貸款的匯總以及對中小企業從各銀行貸款情況為例,當地中小企業貸款主要集中于信用聯社等小型金融機構,而小型金融機構借貸能力較弱,抗風險能力小,這也是中小型企業在金融借貸方面的一個困難和問題。

3 甘肅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及信貸分析

3.1 甘肅民族地區及其特殊性

甘肅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由于民族地區受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等差異,民族地區始終是地區發展的特殊部分。目前民族地區存在諸多制約經濟發展的漏洞,如金融體系不夠完善、基礎設施落后、現代創業發展緩慢等,使得民族地區經濟密度小、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多仍以傳統經濟為主。此外,民族地區大多位于甘肅省的偏遠地帶,民族地區資金相對封閉且少,雖然政府一直加強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下撥大量資金以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但導致民族地區對于國家資金的依賴性更加嚴重,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定勢。資金缺乏導致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不能正常發展,其發展水平也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甘肅大部分民族地區還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經濟總量小、發展區域差別大等問題。按照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貧困標準,2014年甘肅民族地區貧困人口142.77萬人,占全省貧困人口的17%,占民族地區農村總人口的51%。甘肅省民族地區產業結構不合理和發展層次不完善導致其發展步伐緩慢。截止到2017年,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三大產業結構比為16.3∶18.1∶65.6,甘南藏族自治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63∶18.31∶76.06。其中第一產業仍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第二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地方企業規模較小,仍以中央省企業為依托;第三產業內部發展層次欠缺,大部分依靠于政府財產來進行企業發展,金融業也仍以傳統為主,而且信息服務、現代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滯后,帶動力不強。

以2017年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投資情況看,第一產業投資5.53億元,比上年下降18.3%;第二產業投資23.59億元,下降71.59%,第三產業投資145.99億元,下降39.71%。并且全州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99個,比上年減少1個;到位資金減少93.94億元,下降3404%。嚴重制約甘肅省經濟發展步伐,資金不足成為民族地區發展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

3.2 甘肅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第一,甘肅民族地區市場較為狹小,人均消費水平低,政府資金及民間資本少等,使該區域中小企業原始資本投入少,規模普遍偏小。

第二,省內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人才資源稀缺,無法形成統一的引導管理機構,缺乏建立信貸體系的人才,內部管理不完善。

第三,在不完善的融資背景下,該區域金融服務覆蓋面不足,可融資金總額很有限,擔保與抵押等政策在民族地區落實不夠完善,金融體系、征信體系不夠全面,融資審批時間長,手續繁瑣,企業規模不符合資本市場準入條件。

第四,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思想的限制,該區域中小企業發展模式較為滯后,不能更好融入當下現代經濟發展潮流,運行模式落后。對目前較為普遍的網上貸款等新興貸款模式不太了解,還只是單一通過銀行貸款融資,融資成功后的有些中小企業還貸信用額度不高又影響到后續企業融資,瓶口更緊。

3.3 甘肅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信貸分析

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較為普遍通過銀行貸款進行企業融資,但銀行貸款存在諸多弊端與不足。目前,我國在信貸方面存在政策偏向性,銀行顧慮到擔保公司規模小,資金放大倍數不高,而不愿意借款給中小企業,我國商業銀行減少私營中小企業信貸額度,而是把更多的資本用于國有企業,這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族地區的中小企業極為不利。此外,銀行存在貸款審批時間長、手續繁瑣,利率水平過高等問題,這些嚴重影響了民族地區中小企業進行有效的融資。

甘肅省融資擔保體系不健全,行業風險分散能力低,增信能力弱等也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的融資。而甘肅省至今也未建立起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信貸模式滯后,金融、征信體系不夠完善,這嚴重阻塞了民族地區融資的單一渠道。

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中組織形式以私營企業為主,其次為有限責任公司,上市的股份公司占比較小。且這些企業的經營規模以小型企業為主,使得企業周轉資金基本靠自身籌集為主,加之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總體經營狀況一般,在其庫存商品中大多數企業保持適中水平,從市場需求情況看,大多企業產品與產量基本滿足市場需求,也有大多數企業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處于疲憊狀態。目前民族地區企業內部運行、資金周轉基本穩定,但從市場需求與庫存商品水平看,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在企業資金方面仍存在諸多難題,由于資金不到位,使得部分企業內部庫存水平小,以致其生產與銷售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4 提升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信貸力的措施及意見

4.1 深化傳統信貸模式,完善金融、征信體系

政府的宏觀調控,降低民族地區金融機構的管制,使得金融資源在民族地區流動起來,更好的維護金融資本,以致民族地區金融平穩運行。其次政府需要協調和組織金融機構的管理,明確政府與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之間職責。建立有效的金融平臺,推動商業銀行與農業銀行上市,集聚和加大民族地區資金。

建立健全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內部信用機制和內部信用監督機制,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讓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積極申報企業信用信息。此外,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統一的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征信平臺,政府通過更多完善的政策來鼓勵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加入信用體系構建中,進一步完善民族地區征信體系。

4.2 借鑒目前典型且可行的信貸模式

目前政府投放的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產業和公共服務方向,而對私營中小企業不愿投入過多的資本。在民族地區民間資本也相對有限。雖然我國信貸建設起步比較晚,在經濟發展新時期也探索出諸多信貸模式。當下正處于互聯網金融大背景下,中國在互聯網平臺進行融資的模式也逐漸成熟。民族地區中小企業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探索新的適合民族地區發展的新型信貸模式以促進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資金充足且穩定,促進企業永續發展。

如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可以提高“PPP模式”進行融資,一方面可以實現風險共擔,收益率有保障。政府可以給予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相應的政策扶持作為補償,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PPP模式也有利于民族地區中小企業項目需求增加,業務領域將有所擴大。此外,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手段在加大推廣后有望在較大程度上緩解地方債務對基建投資需求的約束,項目需求將增加。

4.3 建立民族產業品牌優勢,擴大企業規模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區中小企業應該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因地制宜打造獨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增加產品的價值。通過特色產業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以擴大企業的運營資本。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民族地區同胞應團結一致。共同創造一個屬于少數民族自己的品牌。這是從自身優勢條件中挖掘資金,同時采取零成本創業模式向客戶融資。通過互聯網這一媒介向社會公眾發布企業策劃案,詳細描述企業發展規劃,并明確企業內部的利潤分配,以此更有效地吸收社會上閑置資金,避免了股權和資本的流失。

4.4 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提升投資質量

政府應該制定有關政策以引導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解決信貸問題,針對民族地區與該地中小企業的特殊性制定相關補貼、優惠政策以引導和鼓勵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政府應把政策性擔保機構、信用擔保集團、合作銀行、地方政府財政結合在一起,規定風險發生之后分擔的比例,建立再擔保機制、地方財政風險補償機制以及銀擔風險分擔機制?;蛘咧苯佑烧疇款^成立一個專門為民族地區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機構,專門負責研究為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設計貸款方案,并由政府承擔一部分風險。相信在這樣的政策力度支持下,民族地區中小企業信貸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緩解。

4.5 引進專業人才,吸引外來資本

甘肅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中最大的短板是科技創新不足,導致地區競爭力不強。政府應加強針對性人才的支持引進幫助民族地區的中小企業完善自身,從企業內部加強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力做起,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戰略規劃,培養企業管理人員的長遠眼光,加強自身內部結構治理,嚴格落實所貸資金的用途,杜絕將融資資金用于其他不正當用途。建立透明的財務制度,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通過宣傳企業發展的優勢和未來發展前景,使更多人才與資本涌入。這是民族地區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最有效途徑。

4.6 促進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由于民族地區中小企業發展大部分仍處于傳統產業、低端產業,不能很好的在當下這個經濟大背景下轉型升級。民族地區中小企業需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現代產業。比如針對甘肅民族地區傳統產業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冶金和有色金屬原材料企業大多生產初級產品,精深加工、價值增值過程甩在省外,發展優勢與省內相關產業聯系不緊密等問題,可研究制定引導產業協作配套集群化發展扶持政策。

5 結論

甘肅省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內外諸多限制性因素,融資難題一直未能有效化解。但在互聯網金融這個大背景下,民族地區中小企業應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根據本企業的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融資手段并拓寬融資渠道來緩解資金短缺的難題,以促進企業穩健發展,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奐清平.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J].甘肅社會科學,2007,(6) :6972.

[2]袁鷹.銀企嵌入性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13.

[3]汪輝,鄧曉梅,楊偉華,馮珂.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體系演化穩定條件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 2016,24 (7) :110.

[4]王碩.貴州省投融資改革中PPP模式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6,(12) :148152.

猜你喜歡
民族地區甘肅信貸
行走甘肅
甘肅卷
大美甘肅,我們來了
聚焦Z世代信貸成癮
甘肅卷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綠色信貸對霧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