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目中有人”的創新者
——記吉林省遼源市社保局局長楊如軍

2018-10-16 03:45劉洪清供圖遼源社保局
中國社會保障 2018年7期
關鍵詞:和龍市張君續保

文/本刊記者 劉洪清 供圖/遼源社保局

2017年10月9日,楊如軍參加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暨頒獎大會。

目中有人,才有路

溫暖的微笑,謙和的言辭,質樸的韌勁,創新的作為,無論是在人民大會堂里接受頒獎,還是在農家訪貧問苦的路上,楊如軍有著一種特殊的“平易近人”氣質。

2015年4月28日,對于遼源市社保局局長楊如軍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在燈火輝煌的人民大會堂,他肩披鮮紅的綬帶,胸佩十多枚榮譽徽章,李克強總理為楊如軍頒發“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偫碛H切握住楊如軍的手說:“你好,祝賀你呀?!睏钊畿娦老驳鼗卮穑骸翱偫砟?,我是來自吉林省人社系統的楊如軍?!笨偫碚f:“社會保障是大民生,一定要做好!”楊如軍堅定地表示:“我們一定做好工作?!笨偫頁崦鴹钊畿娦厍暗莫務抡f:“好啊,你取得這么多榮譽,回去要繼續建功立業?!?/p>

為人民建功,為百姓立業。在楊如軍的心里始終有一把標尺,做好社保工作首先要“目中有人”,這個“人”,就是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楊如軍從小生長在普通農民家庭,小時候的成長環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深深理解“貧窮”意味著什么,每每看到百姓的貧苦生活都會感同身受。在社保戰線工作了近30年的楊如軍眼里,社保就是政府對公平與正義的推動,是窮人的福祉所系。

時光倒回到2003年,一項“拽回斷線的風箏——貸款續?!钡母母镒寳钊畿娫诩质∩绫O到y聲名鵲起。年逾七旬的吉林省和龍市徐秀英老人心底至今依然惦記著改變她命運的社保恩人楊如軍。

2003年底,吉林省和龍市大張旗鼓地開展社會保險“續?!惫ぷ?。一天,一對老夫妻來到了時任和龍市社保局局長楊如軍的辦公室,他們都是林業系統的集體職工,企業很早就“黃”了。下崗多年的他們眼瞅著到了退休年齡,卻因為欠繳了一大筆養老保險費不能辦理退休而愁眉不展。他們都想“續?!毖a繳欠費,但所有的經濟收入只夠一個人“續?!?。于是,兩位老人在誰參保問題上爭執難下:如果你一個人有了養老金,要是以后你不要我了咋辦?要有就必須都有,要沒有就都沒有。他們迫切希望楊如軍幫他們想招。

和龍市屬于典型的邊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許多企業破產、關閉或放長假,不少職工長期欠繳養老保險費,未能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如何確保困難職工未來能夠老有所養,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尤為沉重。重壓之下出智慧。楊如軍突然想到了就業上有小額貸款的幫扶,社保為什么不能借助類似小額貸款的辦法來解決困難群體“續?!蓖诵莸娜济贾蹦??

2004年12月28日,由社保、銀行、商保融合起來的“貸款續?!睒I務在和龍市誕生,徐秀英老人成為“貸款續?!钡谝蝗?,這項業務也在全國開了先河。具體辦法是,繳費困難的參保人員,通過意外傷害保險單作質押,申請貸款繳納養老保險費,然后用本人的養老金償還貸款本息。徐秀英老人當時貸款15000元續保,從2004年7月開始享受每月553.06元的養老待遇,2006年5月通過養老金還完貸款。目前,徐秀英老人每月養老金已達2237.4元。

有了“貸款續保繳費”的辦法,主動參保繳費的人員越來越多。2004年年末到2005年年初,和龍市參保人員個人繳費已有1.5萬多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占2/3。這些人每年都要回和龍繳納養老保險費,既費時費錢又不安全,許多人不能及時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有的干脆將養老保險關系轉到外地。如何解決這部分人繳費難問題呢?楊如軍根據郵政儲蓄全國聯網,儲蓄網點分布廣,辦理業務方便、快捷的特點,推出了“養老保險續保異地繳費卡”,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每年需返回原居住地繳費的難題。這項業務也獲得了2005年度吉林省社保系統唯一的創新獎。

心中有責,才有度

2017年10月9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暨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親切接見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10名獲獎者。汪洋握著已任遼源市社保局局長楊如軍的手說:“你的創新點子是‘五點雙享兩救助’,吉林省社會保險扶貧創新工作做得好,敢闖敢試,創新建立了著實管用的好機制,為全國開了好頭?!?/p>

2015年,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攻堅的戰略部署。當時,遼源市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群眾共有2.8萬人,近一半由于年老體弱、身體多病、喪失勞動能力而致貧,常規的扶貧措施很難發揮作用。在東遼縣德仁村調研時,貧困戶于桂芹老人的話深深地刺痛了楊如軍。老兩口都八十多歲了,平時僅靠低保金維持生活,在他們看來吃肉是奢侈,能吃得起一塊豆腐就挺美好的。聽了老人的話,楊如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經過反復調研、測算和論證分析,楊如軍有了“五點雙享兩救助”的扶貧思路,即政府引入金融機構,用銀行貸款繳納社保費,以財政貼息讓利群眾,聯合商業保險分擔風險,通過“低保標準提高一點、社保門檻降低一點、貸款利率和商業保險費率下調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群眾承擔一點”,引導農村適齡貧困群眾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讓養老金和低保金可以“雙享”,加強大病醫療救助和殘疾人保障救助,從而實現穩定、永久脫貧。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2016年11月底,“五點雙享兩救助”實施辦法正式出臺。遼源市社保局成立10個工作組,聯合金融保險機構,進村入戶、現場辦公,足跡踏遍了全市27個鄉鎮、342個村?,F在已有1萬多名貧困群眾通過“五點雙享兩救助”實現了永久脫貧,占適齡貧困人口總數的84%。脫貧群眾償還貸款后實際領取養老金最低的每年2190元,最高的每年8106元,并且隨著養老金的逐年調待,他們的生活質量將不斷提高。

楊如軍親手把銀行卡交到于桂芹老人手上。老人激動地拉著他的手,一遍遍念叨:“感謝黨,感謝總書記,從來沒想過這輩子還能有‘老?!?,現在可以想吃啥就買啥了?!痹诮鹬萼l福善村的發卡現場,七十多歲的張連英老人激動地對楊如軍說:“以前想都不敢想,沒掏一分錢就能每月領‘老?!?,感謝黨,感謝政府!看,我用‘工資’換了假牙,吃飯更香了?!苯衲?月7日,記者隨同遼源市社保局副局長張冀鵬一起走訪了東遼縣白泉鎮趙家村六組林玉芝的家。62歲的林玉芝患小兒麻痹癥后遺癥,這輩子就出過兩趟遠門,一次是去長春,一次是去遼源。而這兩次遠門都是為了治病。林玉芝告訴記者:“治病的錢是從銀行貸的?!彼屠习樽≡诤喴撞输撆锢?,彩鋼棚的后邊是她的夯土老房子,快要垮塌了,但舍不得拆,用來裝雜物了。2017年3月,林玉芝迎來了社保局的工作組,坐在家里就直接參保了,9月就領錢了。林玉芝說:“能吃大米白面了,更高興的是,今年花450元錢買了個小彩電,咱還得有個精神追求嘛。精神不倒,身體就好?!痹诶先藗冄劾?,生活從無望到有望,從無助到有助,從一地冰涼到滿心溫暖,社保是真扶貧。

2017年8月21日,楊如軍深入東遼縣金州鄉福善村看望建檔立卡貧困村民王廣安和張連英。

行中有善,才有力

2018年6月8日,中國人壽吉林省分公司總經理賈廣濤來到遼源市社保局參觀學習了黨建長廊、發展長廊、文化長廊。他對遼源市社保局濃厚的社保文化氛圍尤為感興趣,在“新時代傳習所”講堂前,賈廣濤表示,商保人應向社保人看齊,下次還要帶全省各市的負責人專門來取經。

“社保服務不僅鎖定在三尺柜臺前,更是主動延伸到了百姓家中?!边|源市直屬機關工委副書記曹志偉直言,以楊如軍為“領頭雁”的社保局是遼源市一張響亮的名片?!拔叶啻螏ш牭缴绫>肿鲞^暗訪,也曾多次參與過社保局的黨建活動,他們是遼源市的一個標桿,也是全省社保的一面旗幟?!?/p>

在公共服務的坐標上,強化服務深度才能提升老百姓的信任度。如果說創新是一把鑰匙,那么服務就是一面鏡子。遼源市社保局服務大廳的一線工作人員給自己取了一個綽號,叫“麻袋”?!奥榇闭?,能吃能裝也,意思是要把參保人員的“氣”裝進肚子里去。社保局團委書記唐德峰告訴記者,民生工作壓力大,工作人員挨罵是家常便飯,楊如軍告誡工作人員,不能對百姓的事簡單粗暴地說“不行”,還特意設立了“委屈獎”以提振士氣。

社保補貼本來是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補助的一樁好事,但由于領取社保補貼手續復雜,參保人員在社保、就業局兩頭跑,多有抱怨。楊如軍開動腦筋,于是,社保補貼“差額直補”辦法誕生了。就業放權、財政放錢、社保直補,參保人員到社保只繳個人差額部分,剩余部分由財政預撥賬戶直接劃轉,繳費、領取補貼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既減輕了參保人員墊付的經濟壓力,又讓參保人員少跑腿,極大地方便了參保人員。

在“八小時”之外,楊如軍又是一個怎樣的符號呢?遼源市社保局副局長汪興博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插曲。楊如軍從和龍來遼源赴任不久,社保局就收到了一塊感謝牌和一封感謝信,是由和龍市光榮院全體優撫老人聯名制作、書寫的。信中,老人們對楊如軍將自己的年終獎金5000元捐獻給光榮院用于優撫老人的供養事業,表達了感激和敬佩之情。

關心兒童成長,也是一種慈善的品行。遼源市實驗小學少先大隊輔導員陳鴻清晰地記得2016年4月10日那一天,下著小雨。在下班的時候,楊如軍來到了學校找到了她,表示想要資助貧困學生,一直資助到孩子讀大學。陳鴻當即帶著楊如軍走訪了兩戶貧困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名叫侯曉茹(化名),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謀生,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剛做過甲狀腺手術。租住的是一間毛壞房,臨時的家里除了床以外,沒有什么家具。楊如軍當即掏出了1000元給孩子的母親。楊如軍說,家庭貧困不可怕,知識不能貧困,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知識,將來回報社會。除了定期的金錢資助,楊如軍還組織發動社保局干部職工為貧困家庭學生捐獻衣物和學習用品。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楊如軍為資助的孩子送來了電腦和學習桌。慈善早已成為楊如軍的一種習慣,十多年前,楊如軍在和龍市工作期間就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家庭。

榜樣的力量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能量光環。張冀鵬告訴記者:“在楊局的表率之下,遼源市社保系統內涌現了一批‘最美社保人’。張君就是其中的一個,她離開這個世界已經幾年了,但她仍是我們心中的榜樣。她的追悼詞是我寫的?!睆埦叭卧r??瓶崎L,兼職主持市社保局與市廣播電臺聯合開辦的“社保生活空間”節目。這一沒有任何額外報酬的兼職,讓張君成為遼源百姓心中難忘的社保音符,在她身上也留下了許多“傻人”與“傻事”的記憶。張君10年來為主持電臺節目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有位老太太非常喜歡“社保生活空間”節目,但陪伴老人的是一個破舊的收音機。張君知道情況后,二話沒說,買了一臺新的收音機送過去。一位大齡職工在經歷身殘、失業的雙重打擊之時,電話求助于張君。從辦理失業金領取手續,到為他購買輪椅,乃至租房、買藥,張君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后來,張君病倒了,經檢查確診為胃癌,“在醫院最后一次見到她時,她已經無法坐立,她的親屬用背頂背的方式撐著她,那是一次很難受的見面,我們心里隱約都知道此生再難相見……社保,這沉甸甸的兩個字,將我們凝結為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鏈接:

先鋒力量數據榜——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楊如軍近30年如一日,勤勉敬業,創新實干,用實際行動影響著社保人。遼源市社保局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等國家榮譽10項;吉林省模范集體等省級榮譽12項;遼源市優秀基層黨組織等市級榮譽9項。楊如軍、陳剛等116人次獲得國家、省、市的表彰獎勵。

致敬最美社保人——

東遼縣德仁村于桂芹老人:感謝像楊如軍這樣的社保好人,讓我領到了養老金。以前家里窮得連豆腐都吃不起,現在終于可以吃到豆腐了。

遼源市西安區沐雨村李鳳芹老人:楊局長有菩薩心,我和老伴兩人扣除還貸,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有1000來塊錢。終于能夠買個冰柜,吃上雪糕啦!可盼上好生活啦!

吉林省社保局副局長李鵬忠:楊如軍是吉林社保的名片,他所創新的“五點雙享兩救助”的社保扶貧模式接地氣,老百姓的獲得感是最好的詮釋。

遼源市常務副市長蔡宏偉:楊如軍和他的社保團隊整合全市各系統、部門資源和政策,創造性地提出了“五點雙享兩救助”社保扶貧模式,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奠定了堅實基礎。

遼源市委辦公室副主任蘇敏:楊如軍是一只擅飛的“領頭雁”,形成了強勁的社?!澳芰繄觥?。他有一雙獨特的觀察民生的眼睛,老百姓的菜市場、農村的公共基礎建設都是他觀察民生的“晴雨表”,“五點雙享兩救助”是“用小錢托起了百姓的大民生”。

遼源市社保局副局長陳剛:12年前,我和楊如軍同一天從異地來到遼源工作。他來的時候風華正茂,現在桌上全是藥。他有大局觀,謀長遠,有創新力,也有活力,是社保人的好榜樣。

遼源市社保局辦公室秘書陳克:作為一名90后,我是個社保新人。做秘書工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楊局經常激勵我,有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有為。他多次在我加班時說,辛苦了,一定請我吃飯犒勞一下。這頓飯從沒有吃上,但我心里感覺溫暖。更讓我覺得溫暖的是,我的姥爺、姥姥都是“五點雙享兩救助”的受益對象,他們老有所養的夢想成真了。

對話最美社保人——

記者:您多次獲得國家級表彰,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受邀參加閱兵式、升國旗、到國家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在您的心目中,是否有一個目標,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楊如軍:用力做事,方能合格;用心做事,方能出色。能為社保用心想點事、干點事、做成事,看到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我始終認為,榮譽不屬于我個人所有,是屬于每一個熱愛社保事業,并為之奉獻奮斗的社保人!

記者:很多成就來自于創新,比如您最近獲得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您對社保創新怎么看?

楊如軍:創新其實沒有奧妙和玄機,來自于勇于擔當和勤于實踐。社保不能關起門來改革,要多走出去、走下去,從群眾需求中獲取靈感、捕捉真知。我一直認準一個理兒,遇到難事,先別說不行,而是要研究怎么能行。干事不能只求穩,更要求新!

猜你喜歡
和龍市張君續保
2020吉林·和龍龍門湖冰釣系列賽首場賽成功舉辦
短期醫療險,你了解多少?
車險客戶續保率
家暴的代價
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來襲 消費者該不該買?
家暴的代價:拘役兼婚內賠償
了解條件反射
和龍市農廣校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跟蹤服務工作
怕接電話
省州農廣校到和龍市農廣校進行年終考核評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