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思維在美術基礎教育中的應用探索

2018-10-16 11:55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關鍵詞:美術創作思維

鐘 輝

(上海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上海 200234)

設計思維是一套關于創新式問題解決的方法論體系,是用來指導人們解決現實問題的一種結構方法。這些方法包括研究、分析、頭腦風暴、創新和發展等,旨在幫助人們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1]它解決問題的探索方法與我國美術基礎教育的真實需求相吻合,因而,在美術基礎教育中融合設計思維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現實世界進行深度的思考和創新性實踐。

一、設計思維與美術基礎教育

設計思維旨在用有秩序的邏輯與方法去解決復雜的、不確定的社會或者個人問題,讓“創新”穩定地發生。設計所強調的重心在于設身處地去體驗。目前,新課標將“設計·應用”列入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四大學習板塊之一,改變了傳統美術的教學思路,倡導課程內容需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對美術價值的領悟。[2]因而在現今的美術基礎教育中,愈來愈注重開發每個人的主體性、創造性與探索性,并結合個人的行為習慣、興趣等,將美術理念與設計創意融入生動的教學環境中,并與社會生活、居住環境和生態人文緊密連接,突出表現其審美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使學生對美術學習始終保持濃烈的學習興趣與創造表現欲望。如李黎提出的“3F”(Free、Fly、Filed)美術教學法,即是基于學生的角度,培養學生的自主(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自創(創造性的能力)、自能(審美能力、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意志力、承受力)等能力的教學方法,表明了美術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尤其是校外美術輔導機構更趨向于應用設計思維來多角度地表現或詮釋某一生活現象,充分放飛學生的思想,給予其足夠的空間去考量事物,為其提供良好的發揮環境并加以正確的引導。[3]因此在美術基礎教育中,應注重以學生樂于探索、活躍的思維、直接判斷力的認知發展特點為主,使其能夠運用設計思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靈感,學會反思與實踐。

二、美術基礎教育中如何融入設計思維教學

斯坦福大學Design School對“如何促進深度思考的方式”進行探索,并提出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模型[4],其分為五個步驟(見圖1):

1.同理心(Empathy):收集對象的真實需求;

2.問題界定(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種需求,提煉要解決的問題;

3.頭腦風暴(Ideate):打開腦洞,創意越多越好;

4.原型制作(Phototype):把頭腦中的想法動手制作出來;

5.測試(Test):優化解決方案。

依據斯坦福大學的設計思維模型,筆者嘗試將此模型應用于美術基礎教育課程中,并對其進行相關教學設計。

圖1 斯坦福大學Design School設計思維模型

第一步是建立“同理心”,引導學生用“同理心”去思考問題,設身處地體會所要創造對象的感受。在美術基礎教育中,我們可以用最常見的方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同理心”模式——如Cosplay(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其本質是一種綜合性、創造性的互動活動。如在現實美術教學中,可讓一組學生(A組)模仿青蛙,打破他們的想象局限,研究青蛙的體態、神情、動作、習性等,從而再進行美術創作;另一組(B組)則直接進行繪畫。

第二步是發現真實問題,并重新定義問題,明確指出問題出在何處。在進行美術教學時,美術教師與進行過角色扮演的一組學生將問題聚焦化,有針對性地分析問題、提煉問題要素,利用“How might we”句式,分析青蛙的身體構造、活動方式、組成元素(顏色等)、生活環境等,將問題從“我如何畫青蛙”聚焦到“我如何盡可能地搜集青蛙的資料,用它的活動行為結合它的特征以及生活環境去表達出個人的創意”。

第三步是提出更多有創意的問題解決的方法,然后開始頭腦風暴。在這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規定A組在限制的時間段內盡可能多地寫下腦海中閃現的創意點,然后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創意聚集并串聯。當學生在接收到動物畫教學信息后,他們首先會根據自身已有的認知去判斷、審視所要進行創作的對象,然后再進行創作(見圖2)。進行頭腦風暴后,快速篩選創意,幾十個創意經過小組討論和篩選,成為創作元素的核心。從前文的描述以及作品展現中我們不難看出,“習性、環境、有趣的、跳躍的、創意的、可愛、多彩的、大眼睛”成為創作的主要因素,并已經融入美術作品的創作內容中。

圖2 頭腦風暴——創意匯總

第四步通常是以組合形式進行操作,將想法創意實施并不斷優化。在美術教育中,“繪畫表現”和“手工制作”是最基本的兩大領域,而將“二維平面”轉換為“三維立體”,促使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提升則逐漸成為近年來美術教育者熱議的話題。[5]“模型制作”的本質是將腦中的想法與認知制作成實體模型。創作不拘泥于教材與教具,只要是兒童的興趣愛好,譬如樂高、橡皮泥、卡紙等都可以(見圖3)。兒童隨著學生對判斷力掌握程度的加深以及對認知與表達的式樣區域進行拓寬等能力的不斷提升,其審美能力、造型能力、構圖能力、創意能力、形式表現能力也在呈現正比例的增長。(見圖4)在進行青蛙手工模型制作的過程中,一開始會出現“造型簡單、顏色單一、形態枯燥、輔助道具少”等現象,經過斯坦福設計思維模型的不斷應用與操作,逐漸在表現形式、結構創新、顏色選擇與應用等方面產生了質的飛躍。

圖3 創作過程 圖4 不斷優化的創作成果

三、美術基礎教育中設計思維應用的教學展望

從上文可知,設計思維的本質是通過模仿、分析、想象、選擇、梳理、提煉、重組等邏輯歸納語言,將視覺的造型特征演變成具有一定規律和個性的抽象立體形象。[6]在美術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用設計思維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在美術創作時進行多維度、多元化的探索。因此在美術基礎教育中,設計思維的應用關鍵在于如下因素:

1.美術教育者的教學認知

美術教育者的授課形式、教學設計、課程形式,決定美術作品設計思維應用程度的優劣。以往的美術教育者在進行美術教學時皆以技能訓練為主,未真正重視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當前的美術教育者應響應社會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號召,充分結合每個人的行為特征、智力發展進行教學內容、形式上的設計,建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融入設計思維的美術教學,能充分利用學生無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以及身心發展的特點,不斷賦予傳統美育新鮮的、有個性的教學元素。

2.學生的學習特征

以往的美術教學未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學情進行分析,而學生的發展方向又是多樣的,個體也存在著差異性。能力水平的參差不齊、興趣愛好的寬泛,導致學生對于現有美術教育課程的興趣與表現欲望不強烈,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應探析學生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找出關鍵點和創新點。還應結合分析結果制訂教學計劃,并實踐、體驗與測試。

3.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

(1)在具體的教學時,教師應啟迪學生,以情境教學(生活展現、實物演示、表演體會等)激發興趣。引發學生好奇心并引導其聯系舊知識和已有認知,拓寬其思路;(2)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分析、研究問題,并進行關鍵點的匯總與篩選,在此基礎上美術創作;(3)通過單獨/小組的學習模式動手實踐,可選擇多種材料、技術創作。美術教師應巡回指導并觀察情況,記錄學生的表現,從而發現問題;(4)為了展示更好的作品,可將已經完成的作品再創新、再突破,應用概念、方法等亦可優化,通過小組協作或單獨操作的方法以游戲、競賽、試驗等形式延續、拓展。

注釋:

①來源:美國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官網 https://dschool.stanford.edu.本模型始出于IDEO設計公司。

猜你喜歡
美術創作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