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監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分析的常見問題

2018-10-21 13:36陳曼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實驗分析環境監測

摘要: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不言而喻,呈現出一種高速發展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既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隱藏著諸多的隱患,其中水體污染是一個急需關注的問題?,F如今,人們對環境保護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環境保護措施的不足也導致水體污染的程度逐漸加重。目前來講,水體污染主要由工業石油,動植物油等引起,油類污染的特點在于它隔絕了水體與大自然氧氣的交換,從而使水質大面積的發生改變,加劇了水體的惡化從而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對科學的大自然水體保護措施需要相關單位以及大眾積極參與來解決,讓污染遠離我們生存的家園。

關鍵詞:環境監測;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分析

目前來講,環境監測是評價環境質量、為控制環境提供依據的最為有效的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環境監測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切實保證了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環境質量。但是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水環境的嚴重污染,尤其是水體中石油類、動植物油的污染更為嚴重。水中油類在降解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從而導致水體出現嚴重的缺氧現象,造成水體不斷惡化。因此,對水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實驗分析,對于控制環境監測中的水體污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采樣及保存應注意的問題

(一)取樣

對于地表水的采集應該注意選擇水下20-50cm 處,染源采樣應在采樣處做一個水躍區,取得樣本的同時需要把水體和油類物質攪拌均勻,使用實驗室大口帶刻度玻璃瓶采樣,注意樣品采集后不要分裝。

(二)水樣分樣產生的誤差

油類物質密度比水要低并且難溶于水,一般以浮油飄在水體表面。對水體進行采樣時要用專用采樣瓶,不允許在實驗室進行分樣。但在實際環境監測過程中,由于監測頂目較多而且水樣也較多,因此很難找到專瓶專用,在分樣時也很難保證分樣勻均,所以容易造成實驗分樣的測定值較不分樣高。

(三)水樣面積大小

采集過程中由于水體面積的問題,使得采集過程中樣本體積的大小也是一個很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樣本采集需要選擇不同的儀器來檢測,通過不同材質的器材和取樣時不同濃度的樣本,使得檢測的結果與標準值存在一定的誤差。雖然檢測的結果產生了誤差,但是卻能夠更加清晰的反應實際情況中樣本的真實濃度。在樣本體積的選擇方面,存在著很多方面的限制,樣本采取的大小體積都是按照測定要求來定的,在實際過程中,采集的樣本量大,采集環境等都是潛在的影響因素。

(四)采集樣本的保存

樣本合適的保存狀態和保存環境是必需具備的條件。動植物油的測定環境需要在PH <2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檢測,這是為了阻止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避免出現測定結果偏低的情況。若樣本的采集和測定過程無法在24h內完成,就必須按照規定的方法對樣本進行保存。如在提取水體中的石油類和動植物油時,由于不同油類的性質使得其容易發生乳化現象,因此實驗操作指南規定要防止乳化現象,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向樣本中加入少量無水乙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讓乳化現象得到相應的解決。

(五)采樣器材對測定結果的影響

在常規監測過程中,由于監測水樣較多,并不是每個監測站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足夠的專用采樣器和不分樣,因此如何評價實際測定過程中由于采樣器材不同造成的誤差,成為油類分析頂目人員關心的問題。通過不同類型的采樣器,配制幾種不同濃度的動植物標準水樣進行測定。雖然配制的標準水樣濃度相同,但受到不同材質容器的影響,測定結果與標準值存在較大的差別,而將CCl4倒入PE材質的容器中萃取時,則測定值與標準值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在用PE容器采樣時,水中的物類物質極易吸附在容器上,雖然將水樣全都倒出進行測定,但測定結果仍與實際濃度有較大的差距。而采用玻璃容器采樣時,測定結果與真實值雖有一定差距,但仍然能夠較好地反映實際水樣的濃度。

二、檢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一)CCl4和MgSiO3中兩種化合物質

在處理水體污染的檢測過程中會用到多種化合物試劑,我們該注意的是這些試劑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所要達到的要求。在提取CCl4的過程中,純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時檢驗效果要十分明顯,只有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更好的發揮CCl4在測定中的穩定性。CCl4的波動性很大,由于這種化合物產品的質量不穩定,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都需經過檢測后才能正常使用。

(二)乳化現象

在檢測地表水中的油類物質時,由于水質原因,不易出現乳化現象,而在檢測企業廢水中油類物質,尤其是企業入口時,由于大部分水質惡劣、成分復雜,因此在進行前處理萃取過程中,常出現乳化現象。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按照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測定紅外光度法在萃取時加適量的NaCl以防止乳化,但在實際應用中,破乳現象不明顯。通過實驗發現,水質中樣品萃取后分層不好,出現乳化現應向萃取液中加入3-4滴無水乙醇,會有較好的破乳作用。

(三)MgSiO3的應用

在實際的實驗分析中,萃取液通過MgSiO3吸附柱的過程較長,有的實驗人員為了減少這一步驟所用的時間,采用在水體樣品直接加入MgSiO3,經過一定的振蕩、過濾處理后對樣品進行測定或者采用“抽濾”的方法,用泵對樣品進行抽濾以縮短樣品過濾的時間。但是這兩種方法都不能使得水體中的動植物油被充分吸附。相關規范中有關MgSiO3吸附的操作為“將萃取液流經已放置10mm厚度無水硫酸鈉的玻璃砂芯漏斗入50ml比色管”,填充吸附柱時加填一些濾紙和脫脂棉雖然可以縮短過濾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但是這會影響實驗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四)實驗分析試劑的精制

CCl4是水中油類實驗分析的前處理過程中的主要試劑。為了提高實驗分析結果的可靠性,不僅應確保CCl4有較高的純度,同時還應保證CCl4的空白值。選擇較好廠家生產的CCl4試劑,測定濾出液濃度時要用經過硅酸柱后的CCl4作空白,否則會影響測定精度,導致測定結果偏低。CCl4應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吸附,新購的活性炭在經過2500℃、2h的處理冷卻后裝入玻璃柱中方可進行CCl4的吸附過程。

(五)廢液的處理

由于CCl4對環境及人體具有一定危害,如果直接將其排放到環境中,將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也造成了較大的資源浪費。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可將其回收和循環利用。

三、結語

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水環境的嚴重污染,尤其是水體中石油類、動植物油的污染更為嚴重。因此,對水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實驗分析進行相關的研究,對于控制水體石油類、動植物油污染現象,控制水體污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王盈. 水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測定標準的探討[J]. 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3(4):61-63.

[2]汪玲.環境監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分析常見問題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2):109.

[3]陳樹沛,陳艷卿,謝劍鵬. 關于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測定方法的經驗探討[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0):58-59.

[4]王佩妮,張偉.環境監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分析常見問題探究[J].環境與生活,2014,(20):103.

[5]趙新宇,李經緯,郭欣. 環境監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分析常見問題探討[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7(7):141-144.

[6]蘭紅軍. 環境監測水中石油類、動植物油實驗常見問題研究[J]. 廣東科技,2013,22(12):256-257.

作者簡介:

陳曼出生于1985.8.29,籍貫:廣東,民族:漢族,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主要從事化學檢測工作。

猜你喜歡
實驗分析環境監測
土壤環境監測方法探討
分析3S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環境監測在環保驗收監測中的應用
嚴懲環境監測數據造假 誰簽字誰負責
談談“物質構成的奧秘”的有效教學策略
心臟搭橋手術的療效分析
黃河河道冰層雷達波特征圖譜的現場實驗研究
水泥穩定二次再生路面材料性能研究進展
基于聲學的大學生英語語調實驗研究
平板式感應加熱線圈磁場的分布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