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探析

2018-10-21 04:47賀小茜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師德建設青年教師新時代

摘要:青年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高校教育質量和育人成效?,F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更高的要求,為此,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分析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的內涵,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設舉措。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據2017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普通高校35歲以下的青年專任教師49.7458萬人,約占專任教師總人數(163.3248萬人)的30.46%,由此可見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更為接近,與學生接觸更為頻繁,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更能直接影響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能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F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時代的變化,使命的變化,對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師德建設工作,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對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的內涵分析

對于師德的界定,王正平(1998)認為,師德是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與概括。豐海利(2013)認為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指的是教師從事教育職業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王迪生(2016)認為師德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具備的道德操守和道德修養。由此可見,此前研究者普遍將師德看作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具體表現為道德觀念,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等。

新時代背景下,黨和國家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更加關注師德建設,提出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要務,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此時的師德,除職業道德外,更加凸顯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特別是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為此,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要更加注重對青年教師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并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二、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

無論從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還是從國家行政部門頒布的文件中,都可以發現黨和國家肯定了長期以來高校青年教師在教育事業、育人工作中,在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中所做的貢獻,同時指出在社會發展變革轉型時期,不良社會風氣、價值取向等負面現象對高校青年教師也產生了不利影響,造成師德發生偏差,嚴重損害了高教師的社會形象和職業聲譽。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師德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強調,作為社會主義的教育,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高校青年教師,要懂得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毫無疑問,青年教師師德最基本的體現是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實際上,存在部分青年教師對政治站位不清晰,政治意識不敏感,不能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素質偏低,理想信念模糊。

(二)職業認同感低,職業道德淡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然而,現實中,高校青年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育人工作繁瑣,而起點低,工資待遇不高,晉升通道有限等因素,對職業認同度低。另外,社會變革轉型期,重物質,輕思想的社會風氣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淡化,存在學術造假、重兼職輕主業、教學敷衍等現象。

(三)服務意識減弱,關心學生不足

高校青年教師,主要承擔著課程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往往對于學生思想引領和生活服務不夠重視,未能充分認識到教師是為教育事業,教育對象服務的。對于自己所教學生也缺乏深入而細致的了解。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掌握不夠,更多的只是在課堂上與學生相處,課后便消失在學生面前,未能深入宿舍,走近學生。甚至,有的教師在學生提出指導或者幫助需求時,不能認真對待,敷衍甚至拒絕。

(四)個別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校青年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教師,要有符合自己身份和角色的言行舉止,才能起到引領示范作用。但是,現實中,一些青年教師在課堂或生活中,言語粗俗,著裝隨意,甚至有個別出現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等嚴重失范行為。

三、新時代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舉措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定理想信念

強化高校青年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具體而言,從國家、相關教育部門和高校層面,對高校青年教師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青年教師個人層面,要加強自主學習,學經典,學習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用理論武裝頭腦,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二)貫徹職業行為準則,建設長效機制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在對高校青年教師招聘、引進時,就要強化其對職業行為準則的認識,讓其清晰地認識到底線是什么。加強青年教師培訓,將十項準則加入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的內容,并進一步完善培訓機制。強化青年教師日常行為管理,使其嚴格恪守準則的要求。同時注意定期開展師德典型人物評選,加大師德模范宣傳,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環境。

(三)完善師德考評機制,查處失范行為

國家教育部門將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情況納入學校工作考核指標當中,強化高校對其重視程度。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建設和強化考評制度執行。將師德表現作為青年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等的重要指標,建立個人師德檔案。建立健全師德監督機制和體系,嚴格查處青年教師失范行為,做到師德“一票否決”。

(四)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增強職業認同

國家要進一步明確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教師待遇,注重優秀教師的表彰和激勵。對于,青年教師更加要注重保障其生活需要,發展需要。同時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使青年教師有更高的職業認同感,愿意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青春活力。

四、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正確認識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的內涵,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未來在建設上應有的方向,對于全面深化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廣大高校青年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豐富實踐,以實際行動樹立良好師德形象,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賀小茜,1989年生,男,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劉家喜.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回顧與展望[J].高校后勤研究,2018(8):23.

[2]莊百鵬,譚錦添.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9):49.

[3]豐海利.高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6):22-24.

猜你喜歡
師德建設青年教師新時代
重視“關鍵事件” 助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青年教師“赴考”
多措并舉,助力青年教師實現教育夢想
二胎時代高職院青年教師思政工作的時代嬗變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貫徹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