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影響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2018-10-21 09:35劉霜悅宮麗萍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畢業生互聯網+互聯網

劉霜悅 宮麗萍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快,網絡招聘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在日益完善,大學生成為網絡招聘平臺的重要參與者,其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問題。本文的研究就是通過對大學生網絡招聘問題的研究,來探討其完善發展的對策,以期讓大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順利就業。

關鍵詞:互聯網;畢業生;網絡招聘

所謂的網絡招聘主要是通過網站的形式讓用人單位找到適合自己所需的人才,專業的招聘網站可以提供信息搜索,這在招聘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網站招聘有兩種,一種是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網站受到求職者的簡歷,從其中挑選出適合公司所需的人才;二是企業在自己的網站上面發布招聘信息,用來吸引應聘者前來應聘。

一、“互聯網+”環境下,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上網頻率

根據數據發現大概有81.05%的大學生都會在網上尋找招聘信息,他們會經常上網瀏覽各大招聘網站,其中70.59%的大學生都使用過網絡招聘平臺的軟件,有69.93%的大學生已經運用網絡招聘平臺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當前只有19.2%的大學生沒有上過招聘網站,從未瀏覽招聘信息。有47.71%的大學生每月一次到招聘網瀏覽招聘信息,23.86%的大學生一周一到兩次在招聘網站上瀏覽網頁,剩下9.15%的大學生瀏覽招聘網站信息的次數更加頻繁,基本都在每周三次以上。

(二)大學生求職方式

大學生找工作的方式不一,38.89%的大學生選擇網絡招聘,29.08%的大學生覺得招聘會更加適合自己,有28.1%的大學畢業生是家里給找的工作,剩余的3.92%選擇其他方式

(三)網絡求職便利性

對于招聘的企業來講,使用網站進行招聘有很多的優勢,比如發布信息快、費用低、針對性強等;對應聘者來說也有很多的優勢,比如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參加招聘,可以看到海量的招聘信息,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和財力,并且可以在瀏覽招聘信息的時候進行具體的選擇和多家企業的權衡對比,選擇性大。網絡招聘平臺為求職者還有招聘企業雙方提供招聘信息。因為網絡招聘存在很多的優勢,所以它已經成為當前企業招聘、個人應聘的良好平臺,很多的大學畢業生就憑借這個平臺,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

二、“互聯網+”下,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問題

網聯網的發展推動了網絡招聘的發展,但是因為網絡招聘發展的不健全,導致可很多問題的發生,其中有38.89%的大學生爆料自己曾在網絡招聘中受到欺騙。

(一)信息泄露風險高

招聘平臺發布招聘信息需要有技術支撐,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招聘平臺的發展,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導致信息泄露的風險增高。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李文星慘劇的poss直聘網,在此網站上只需要用手機注冊賬號便可在“我要招人”的界面當中發布招聘信息。企業只需要寫一個公司的名稱、辦公室電話,郵箱這幾條信息就可以,而且公司的名稱都沒有經過具體的考證。也有的招聘平臺會對公司的資質要求有信息認證或郵箱激活認證等,但是這些資料都可以做作假,并且招聘企業所發布的信息都是一種形式,不會有人去進行實際的驗證,網站自己所說的審核也都是一般一般形式的流程。

(二)網絡監管體系不足

我國關于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特別是對于網絡招聘單位的監管體系不足,我國沒有相應的法律來為網絡招聘進行保駕護航,也沒有一個專門的執法監督機構對網站招聘進行管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網絡招聘虛假信息愈演愈烈的趨勢。雖然從立法方面,我們已經對招聘單位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但是在實際招聘過程當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平等招聘信息,比如歧視應聘者的招聘信息經常存在,特別是在一些北上廣的大城市,對于外地戶口的求職者有很多時候是限制的;還有的網絡會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歧視,比如有很多的企業要求211或者985院校畢業的應屆畢業生,那么在投遞簡歷的時候,一般院校的大學生就會被淘汰,簡歷無法到達招聘企業,應聘者也不可能有面試的機會。

(三)平臺監管措施不足

隨著網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在網絡平臺監管方面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并沒有建立對網絡平臺直接監管的部門。對于網站當中所發布的信息,也沒有專門的季候進行審核,特別是有人舉報給工商部門的時候,才會進行專門的查處。但是對于網站招聘平臺發布的不同類別的消息,管理的部門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發布廣告主管機關是工商部門,招聘類信息的主管機關是勞動人事部門,網絡招聘涉及的面很廣,它涉及到網絡主管部門;如果在招聘過程當中出現了違法犯罪行為,還可以涉及到公安機關,這就牽扯到很多的單位所以,沒有專門的機構來進行專門的監管,導致了網絡招聘平臺信息真實和虛假摻雜,因為信息量較多,一些部門也是疲于應對,所以造成了虛假招聘信息大量繁殖在網絡招聘平臺的現象。

三、“互聯網+”背景下完善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的策略

(一)完善信息風險監管機制

1.學校要開設求職風險教育的課程

在大學生畢業之前即將進行求職的時候,學校應該開設一門專門的課程來端正學生的求職目的和態度,并將求職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風險問題,向學生講清楚,以此來給大學畢業生敲響警鐘,提高他們辨別真假虛假信息和騙子公司的能力。學校在培養學生完成專業課程之后,還需要傳授學生求職的能力,求職是學生生涯當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求職風險教育一定是高校需要重視的一門課程、只有大學畢業生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了,學生應聘成功的幾率才會提高,同時也可以減少學校和家長承擔風險的責任。

2.大學生自己提高鑒別風險信息的能力

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大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和處事技能,踏出校門,他們應該由最初純凈的心態開始接受復雜的社會,他們需要做好心理防備,迎接社會的真實和虛假。大學畢業生應該提高自己的社會經驗和辨別能力,面對網絡招聘信息的虛假信息,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辨別,端正自己的求職態度,在求職過程當中不要好高騖遠,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進行應聘。對于待遇較高、門檻較低的招聘信息,要引起警惕,對于一些薪酬較高的誘惑性崗位,一定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

(二)健全相關部門網絡監管體系

1.加強網絡立法的制定

互聯網發展飛速,而互聯網立法發展卻比較滯后。面對招聘網站平臺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雖然還沒有現成的法律可以參照,但是我們需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加強網絡立法的速度,盡量使網絡立法與網絡發展的速度相匹配,這樣才能推動網站平臺的發展。對于網絡招聘當中的糾紛,需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只有讓受害者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投訴有門才,能保證合法規范的招聘網站平臺的運營。

2.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

對于網絡平臺所發布的虛假的招聘信息,嗯要明確明確責任,特別是在審核過程當中沒有進行嚴格把關的招聘網站,需要負連帶責任,對于招聘的單位和個人信息要進行嚴格的監管。隨著我國網絡法規的逐步完善,以及對于企業監管的日益健全,未來網絡招聘將會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快速的發展,真正意義上為求職者提供好的職位,好的信息。

(三)平臺加強信息技術投入,提高監管效果

網絡招聘平臺要得到健康的發展,需要完善審核機制,同時也要建立舉報機制,這樣才能讓求職者在發現虛假招聘信息的時候,有地方有部門進行處理。對于查實的虛假信息一定要落實責任,保證應聘大學畢業生的利益。

網站在網絡招聘平臺,在發布招聘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核實企業的資質,薪酬的真實,聯系方式的真假,相關執照的真偽的,特別是對已經在其他平臺上被投訴過的招聘企業,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對違法招聘的企業要嚴格杜絕在平臺上發布信息。如果已經涉及違法,要及時報警。如果網絡平臺發現了企業在招聘信息方面存在虛假的情況,有責任向求職者進行告知,如果網絡平臺明知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卻沒有向求職者進行溝通,一旦求職者被騙,網絡平臺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四、結論

我國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重嚴峻。很多的大學生在離開校園的時候就意味著要面臨失業。所以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時候急于就業,對招聘信息沒有足夠的警惕,特別是有一些求職態度不端正的大學畢業生,在遇到高薪誘惑的時候,往往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面對高薪崗位,大學生一定要問清楚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一定要去核實企業的真偽和招聘信息的真偽,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大腦和認識,這樣才能避免網絡招聘信息的虛假陷阱,才能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順利就業。

(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本論文來自遼寧省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810841011)

參考文獻

[1]李悅,邱玉丹,黃夢琪.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招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李文星事件”的思考[J].現代信息科技,2018(7):26.

[2]章燕如.外部招聘渠道的優化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影響——如何從網絡招聘信息優化角度提高網絡招聘效率[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5):60.

[3]王成城,孫麗麗,朱立萍,鞏妙宇.NGO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困境與對策——基于網絡招聘信息的文本分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7):151.

[4]宋仕賢,舒永久.淺析影響網絡招聘成功的因素及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3(2):168-169.

猜你喜歡
畢業生互聯網+互聯網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湖北美術學院98年畢業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