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院大學生手機依賴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的研究

2018-10-21 09:35程龍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手機依賴心理健康

程龍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推進,手機現在也是生活的必需品,拇指時代也逐漸覆蓋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大學生體質每況愈下的惡劣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逐漸被專家所關注。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以手機依賴對體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進行,選取社會體育專業和體育教育專業200名學生,其中運社會體育專業隨機抽取100名,體育教育專業隨機抽取100名為調查對象展開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首先體院大學生中男生對手機依賴程度小于女生,其次大一到畢業,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并且對手機依賴的人群中有焦慮、煩躁的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建議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團活動以及體育運動并且加強對大一新生的心理培訓。

關鍵詞:體院大學生;手機依賴;心理健康

手機的使用不僅會導致眩暈、頭痛、疲勞等身體不適癥狀,也會增加孤獨感、壓力情緒和沖動性等心理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體育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同時也會危機個人的前途[1]。手機成癮是繼網絡成癮后對體院學生心理和生理非常有害的又一重要名詞,對手機依賴的多方面研究可以減弱體院學生的手機依賴狀況,盡可能的降低手機的不當用法給體院學生帶來日常學習上的影響。所以本論文分析了具有手機依賴的大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希望引發同學本人對手機依賴狀況的注意,進而使得體院學生懂得手機不當使用的害處,培養學生自覺保持健康的意識,為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手機依賴對體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為研究對象,借助科學的研究方法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的社會體育專業和體育教育專業2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展開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搜索“手機成癮”,了解手機成癮和高校大學生的相關論文研究也為本論文的選題奠定了基礎;翻閱多個心理研究網站,了解心理的相關名詞術語及評測標準

2.問卷調查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進行,選取社會體育專業和體育教育專業200名學生,其中社會體育專業隨機抽取100名,體育教育專業隨機抽取100名。

(2)問卷效度檢驗

依據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設計了相關問卷,內容關于手機使用狀況,包括手機使用年限、平均每月手機消費、使用最多的手機功能、手機類型、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等。在問卷正式發放前,特詢問相關專家對本文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檢驗,并根據相關意見進行參考來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問卷。

(3)問卷的信度檢驗

本文對檢驗問卷信度采用重測法,在回收首次問卷之后的一周時間,對進行第一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從新再做問卷調查,然后對兩次所得數據的相關性計算,通過計算求得兩次問卷的相關系數R=0.88。這份問卷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3.觀察法

通過在校園、餐廳、課堂、自習室觀察本校學生,為本論文在研究對象的選取和論文的選題方面奠定了基礎。

二、調查對象的總體情況

在高校人人一部智能機這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現在隨著4G網絡的全面覆蓋,手機的網速得到很大的提升,現在智能手機幾乎有著和電腦媲美的網速和硬件性能[2]。近兩年來手機客戶端的手游app、各種社交軟件在青少年中很受歡迎,走在校園里能看到很多同學低著頭玩著手機還在走路,或者在食堂排隊時學生也在玩手機,在宿舍也能看多很多學生躺在床上玩手機,這種情況在大學校園里屢見不鮮。在對運動訓練和體育教育隨機選取的200名學生中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部智能手機。

三、體院學生手機依賴現狀

(一)手機依賴程度性別分布比較研究

在對調查的200名學生中男生有124人,女生有76人,其中男生對手機依賴的有86人,占男生人數的69.4%,對手機不依賴的有38人占總調查男生人數的30.6%,女生76人中對手機依賴的有64人,占女生總人數的84.2%,對手機不依賴的有12人占女生總人數的16.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不論男女都對手機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并且在這接受調查的200名同學中男生對手機的以來程度要小于女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分析原因:作者認為現在是信息的時代,同學之間的信息的交流大多都是要通過手機打電話或者用手機社交軟件來進行聯系,因此才會存在這樣一種男女都對手機很是依賴的現狀。在學校女生相對男生來說更多的會喜歡看電視劇、看一些綜藝節目之類的。而部分男生有時間會跟朋友在外邊打球或者出去聚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男生還有一部分人對電腦有一定的依賴,所以才不會依賴手機。

(二)手機依賴程度在年級分布比較研究

根據數據統計,大一對依賴手機的占總調查人數的48.37%,大二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占33.18%,大三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占19.18%。由此可知在本次研究對象中從大一到大三,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呈遞減的趨勢,其中大一和大二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要明顯高于大三的。

(三)手機依賴與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1.對手機依賴的部分學生心理焦慮煩躁現象調查

通過對手機有依賴的150名同學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得出數據,顯示在這些同學中經常焦慮、煩躁的同學有40人,占總人數的26.7%;偶爾焦慮煩躁的有100人占總人數的66.6%;不曾焦慮煩躁的同學有10人占總人數的6.7%。余莉[1]指出手機成癮大學生可能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程度可能是影響手機成癮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過多的焦慮、煩躁代表這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疾病。在這組數據中沒有焦慮煩躁的人數只有10人,占總人數的6.7%。這觸目驚心的數據真不應該出現在這本該積極向上、少年有為的人群中。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況也應該被社會各界關注。

2.大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看似在鳥語花香的校園里生活的無憂無慮,實則卻承擔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比方說:學業、配偶、就業等等來自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有研究表明不少大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憂郁、自卑等心理狀態。甚至有部分學生有自虐、自殺的傾向。

近年來人們也已逐漸認識到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逐年下降對社會增加的負擔,也逐漸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大學生體質逐年下降這也是教育局非常頭痛的問題,教育局在習近平主席的“每天運動一小時”的精神指導下大力倡導校園陽光運動,努力遏制目前大學生健康狀況的逐年下降的趨勢。

大學生的運動猝死一定意義上來說也是由學生懶惰、消極避世的心理狀態造成的,良好的心理狀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去運動、去積極樂觀的生活。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男生對手機依賴程度小于女生

由于男女生性格的原因、個人喜好以及手機硬性條件的限制,男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要小于女生。

2.大一到大三,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

由于年齡和社會閱歷的緣故,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學生從大一到大三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主次降低。大三的學生相對大一來說明顯降低。其中大三就業壓力大也是主要的原因。

(二)建議

1.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團活動以及體育運動

大學的社團活動是一大特色,建議學校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團活動,讓社團活動帶動學生業余活動,以期減少大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同時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

2.加強對大一新生的心理培訓

大一新生剛升入大學,學校應該善加誘導,不能讓學生在手機的世界里迷失自己,荒度時光。

(作者單位: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洪運,金志杰.手機媒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4):60-62.

[2]李嬌朦.手機使用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D].長春:吉林大學,2016.

[3]孫晨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機APP設計初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掌心”APP設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5):63-64.

[4]李曉辰,程輝.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智能手機應用調查與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0-61.

[5]黃海,侯建湘,余莉等.大學生網絡和手機依賴及其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1):1654-1656.

[6]王惠玲.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視經歷、述情障礙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的影響[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7]黃喬蓉,范慶瑜,曾延風等.大學生手機上網依賴與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4):634-636.

[8]吳南中,葉星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基于手機短信的移動學習模式探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56-58.

[9]胡燕紅,陳瑜,黃靖茵等.廣東省大學生手機短信使用與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6):667-668.

猜你喜歡
手機依賴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大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手機依賴影響下的高職學院學風建設新途徑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調查與分析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調查及干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