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2018-10-21 11:20王曉偉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調查教學現狀

摘要:通過此次調查,分析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現狀,為改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方式提供依據,同時為分析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輔助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可行性提供基礎。

關鍵詞:調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現狀

一、調查背景

為了解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實效性以及使學生使用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學習的規律性,筆者對江西省內幾所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的形式進行。通過對江西省內三所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發放電子問卷,以及對江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校學生開展個別訪談,來實現調查目的。

二、調查情況

問卷根據高職在校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情況的評價、該課程學習內容的理解、互聯網學習方式的規律等內容逐漸由表及里設計的。

訪談問題的設計從正面及側面調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時效性、學生對于網絡學習的規律性以及學生對于使用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該課程教學的接受程度。

三、調查分析

(一)針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情況的調查

個別訪談顯示,90的學生反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上存在部分學生不聽課、睡覺、看專業課程資料、有的教師照本宣科的情況。就部分老師上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進行問卷調查,50.96的學生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4.38的學生認為“語言表達缺乏感染力,導致課堂氣氛沉悶”。進而,40的學生在認為改變當前教學現狀必須“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35.62的學生選擇“改變傳統的講授為主的理論教學方式”。同個別訪談中,90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比課堂理論講授對自己更有幫助,其中75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認為課外閱讀對自己“幫助很大”。訪談情況反映,部分學生對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內容印象深刻、回答課程有關的問題迅速準確,與該生所在的課堂教學情況有直接關系。該生反映其任課老師往往采用課堂話題討論、各種形式的課后作業反饋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廣泛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

因此,根據當前教學現狀,結合學生的反饋意見,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整合課外學習資源,通過更為活潑、靈活的方式進行傳播,把更多的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去。微信公眾平臺是合適的輔助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

(二)針對學生對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加入微信教學形式的接受程度

問卷調查顯示,91.23的學生認為“理論+自媒體教學”方式優于純理論教學方式。個別訪談中90的學生贊成該課程使用微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學生認為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加新穎”“更具有趣味性”“學生參與度更高”。在是否愿意使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公眾號的調查中,55.89的學生表示愿意,23.01的學生表示非常愿意??梢?,學生對于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該課程教學的接受程度總體較高。

(三)針對學生上網目的進行調查

問卷調查反映:娛樂與學習并重,是學生上網目的的一個特點。學生對于“著名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的了解大多來自影視、傳記、實踐等課外學習形式。因此,教師在微信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適當安排音頻、視頻、閱讀、話題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以提高教學的感染力。

(四)針對學生上網時間的調查

每周上網時長在15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占31.78%,約5至10小時的學生比例占33.97%,少于5小時的學生比例占20.82%,時長在11至15小時的學生比例占13.42%??梢妼W生每天上網時間大多為1至2小時。這與高職院校學生的作息規律是吻合的。通過個別訪談得知,學生往往是利用睡前的半小時以及其他零散時間上網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微信教學公眾號推送內容編輯時,需要注意內容數量上的合理性,以及推送時間的合理性。必須符合學生日常使用互聯網學習的規律性。

四、調查結論

(一)發現的問題

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多采用理論講授法進行教學,存在一定程度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究其根本,在于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難以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導致部分學生認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對自己沒有實際的幫助作用,意義不大。進而忽視該課程的學習。這使得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存在流于形式的可能,很難真正發揮其育人功效。而學生在課外通過各種形式偶然習得的知識、技能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到達學以致用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課外習得的知識技能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學生獲得該知識技能的途徑往往形式多樣。

(二)解決的方法

基于目前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現狀,結合學生對于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教學手段的接受程度,可以將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教學手段引入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中,發揮網絡學習資源的強大功能以及課外學習資源的滲透作用。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所提供的素材必須反映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的表達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這樣符合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在時間上呈現的特點。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素材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集中反映學生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要與課堂教學充分關聯。由于學生上網目的多樣化,微信教學平臺的操作應簡明大方,有利于學生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內容上。

(作者單位: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王曉偉,1987年生,女,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課題“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改革研究”(立項編號:JXJG-16-80-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星君,朱妮.高職院?!八夹薜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現狀調查——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3):58-62.

[2]楊薇薇.利用微信實現高校師生課外輔導平臺的設計與開發[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1):78-79.

猜你喜歡
調查教學現狀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