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

2018-10-21 11:37毛玉坤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藝術語言

摘要:語言和文學向來都不是獨立的個體,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社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開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如果能夠做好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那么對于國內的英語學習來說,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本篇文章將就此,淺談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

關鍵詞:英語文學翻譯;藝術語言;處理原則

所謂翻譯就是譯者通過對著作的原文進行理解,然后將其闡釋出來,因此在翻譯時,必須要注意譯者絕對不能夠改變原文的意思,在不改變原文的意思前提下,然后盡可能的滿足讀者對于著作的閱讀需求。尤其是對于文學類翻譯來說,文學類翻譯與科學類翻譯有很大不同,科學類的翻譯只需將語句的實在意義翻譯出來即可,而文學類翻譯當中包含許多優美的藝術語言,如果藝術語言處理不好,翻譯出的英文很有可能不符合原文著作當中所描繪的優美語言,這樣會大大的削弱原文著作的光彩,不僅不會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很有可能還會使讀者對原文著作的理解出現偏差。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一般要遵循忠實性、時代性、流暢性以及美學價值等處理原則,在處理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時一定要確保所翻譯出的語言是正確的,并且以正確性為前提提升整個翻譯的藝術美感[1]。

一、忠實性原則

以語言的角度出發,翻譯工作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要在最大的限度內還原著作的本身含義,在翻譯過程中有一個,絕對不能夠犯的錯誤,那就是主觀臆斷,針對文學翻譯中的一些概念術語以及行業用語來說,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秉承客觀的態度進行翻譯,切記出現自以為的想法,絕對不能夠根據自己的主觀想法去翻譯,因為有時自己的主觀想法可能跟原文的意思并不相符,因此,在翻譯時要有忠實性原則。在進行翻譯工作時,一定要細致認真,像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無論是詞匯還是句子都不能夠馬虎,必須要保證翻譯出來的內容是意思完整、表達準確的內容。在秉承忠實性原則的前提下,還要盡量減少翻譯時可能會出現的錯誤,還需注意如果出現不同的語境的話,那么就要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比方說有些語氣是不能夠使用直譯的,當出現這樣的語境,就必需要使用意譯的方法[2]。

二、時代性原則

每一部文學作品其實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文學作品的創作一定是以時代為背景創作的,因此,在通讀每篇文學作品的時候都能夠看到一個時代的特征。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有著其不同的特性,因為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展現了當時那個時代的人文氣息、經濟狀況以及生產方式等。在英語文學翻譯方面,一定要注重藝術語言的處理,因此,在翻譯英語文學作品時,一定要對當時所處時代進行一定的了解,明白當時是什么樣的文化背景,然后結合當時的語言特征和語境等,盡可能的使翻譯出來的語言能夠展現當時的藝術語言特征。培根于1653年創作的《培根隨筆》當中的《論讀書》,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文章,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正式的論說性散文文體,王佐良先生在翻譯這篇文章時使用了漢語文言文譯法,使用簡潔嚴謹的語言,翻譯出了文章當中的精髓。王佐良先生在翻譯時,選擇使用一些之、則等文言虛詞,來表達原文當中古英語拼寫的含義,《論讀書》的翻譯,可謂是英語文學翻譯領域當中的一個佳作[3]。

三、流暢性和美學原則

英語文學翻譯與其他翻譯是不一樣的,其他翻譯是對特定句子翻譯成其他語言的翻譯,而英語文學翻譯則不同,因為它不僅是英語,也是文學。在英語文學翻譯當中會涉及很多文學性的語言,翻譯者如果想要將英語文學翻譯當中的藝術語言,翻譯的流暢又準確的話,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文學作品存在的意義就是希望能夠讓人們在閱讀當中享受文學帶來的優美情感,希望閱讀者能夠通過閱讀陶冶情操,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處理好藝術語言,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翻譯過來的作品晦澀難懂,人們在閱讀的時候,如果面對的是晦澀難懂又機械生硬的語言,我相信大多數閱讀者都不會愿意往下讀,就更別說體會到原著的精彩和深刻內涵了。在英語文學翻譯當中,遵循流暢性原則,就要求每一位翻譯人員要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將翻譯作品注入自己的靈魂,彰顯自己的特色,既要符合原著的思想,展現原著的魅力,又不能讓閱讀者覺得自己所翻譯內容生澀難懂。每一位譯者翻譯出的文學作品都應該讓閱讀者有一種在讀自己本國語言的感覺,無需費力的思考,便能感受到作品的精髓,在翻譯英語文學作品時碰上不容易被理解的語句,就需要各位翻譯人員充分理解,然后將其翻譯成一個通俗易懂的語言文本,在翻譯時可以進行合理的分解[4]。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見英語文學翻譯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與其他翻譯不同,在面對英語文學翻譯時,一定要處理好語言的藝術,每個國家都有其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現狀。在面對英語文學翻譯當中的一些藝術語言時,一定要結合時代性的特征,一個好的文學翻譯作品,在翻譯時必定要遵守原文的涵義,結合時代性、流暢性以及美學價值來翻譯,只有這樣的翻譯才能夠展現出原著的風采,展現出創作時代的特征,同時又具備每一位譯者自己的個性與特色,這樣的英語文學翻譯作品才能夠具有影響力和感染力。

(作者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毛玉坤,1983年生,女,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參考文獻

[1]陳克偉.英語文學中的典故及其翻譯策略[J].文化學刊,2016,69(7):185-186.

[2]王存才.英語文學中的隱喻探析[J].明日風尚,2016(10):20-23.

[3]羅小燕.英語文學研究中的問題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197-198.

[4]欣妍妍.基于英語文學翻譯探討中西文化的差異[J].鄂州大學學報,2015(5):57-58.

猜你喜歡
藝術語言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語言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畫家山水畫藝術語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畫的可行性發展
影視作品中語言的曲指性分析
定格動畫藝術語言研究
幼兒園美術活動淺談
動畫中國畫符碼之運用及其對傳統文化的動態傳承與革新
中國畫元素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核心探索
“窄元音寬發”在播音主持語音基礎與發聲課程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