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趙七子”詩歌研究綜述

2018-10-21 11:37吳永懷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著名詩人燕趙河北

摘要:“燕趙七子”是繼“沖浪詩社”之后在河北文壇興起的一個詩歌群體。他們在繼承“沖浪詩社”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來書寫時代,書寫人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詩風。本文列舉六人對“七子”做的評述,均能看到“燕趙七子”集結對于河北詩歌乃至河北文學的重要意義。詩歌是個人的,也是大眾的,在這里,我們也呼吁更多的讀者能夠說出自的看法,從而使河北詩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關鍵詞:燕趙七子;詩歌;研究

“燕趙七子”是繼“沖浪詩社”之后在河北文壇興起的一個詩歌群體。他們在繼承“沖浪詩社”精神內涵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詩風。他們年齡跨度不大,分別為60后和70后,有著對詩歌相對深刻的、相通的認知,他們根據個人經驗,從不同角度來書寫時代,書寫人性。吳媛認為“燕趙七子”的出現,也代表了一種詩歌寫作的姿態,一種讓詩歌脫離政治,脫離娛樂,脫離嘩眾取寵,回歸本源的寫作姿態。

從2014年有此命名開始,來自河北不同地區的詩人、詩作幾乎成為了河北詩歌界的一個標志性符號。2015年9月,《在河以北——“燕趙七子”詩選》收錄了七位詩人共計291首。書中所錄詩作基本代表了七位詩人各自的創作風格。

2017年5月,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燕趙七子”詩叢。每一本書或附有郁蔥的評論性文章,或附有桫欏老師對該詩集作者的訪談。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能幫助讀者對作者或詩作作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對其詩歌產生進一步的思考?!丁把嘹w七子”詩叢》的發行讓“七子”以既相互合一又相互獨立的身份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是對《在河以北——“燕趙七子”詩選》的補充和延伸。

隨著詩叢的發行,對“燕趙七子”群體詩歌評論、研究也逐漸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這些研究并沒有局限于文本分析,很多的研究者通過詩歌的研究逐漸轉向對作者的研究,從而進一步到文化環境對詩人反作用的研究、包括詩人詩觀的形成等。目前對“七子”做過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的,共有十人,分別是郁蔥、大解、韓文戈、李壯、曹英人、桫欏、霍俊明、阿平、苗雨時、吳媛。

郁蔥,著名詩人,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其作品《生存者的背影》《郁蔥抒情詩》。郁蔥曾先后兩次撰文評述“燕趙七子”,他指出,作為一個詩歌流派,“燕趙七子”比過去更開放,作為一個群體,比以往更包容。在對七個人的詩歌進行逐一點評之后,他覺得七子都有作為一個詩人成熟的標志。郁蔥認為“燕趙七子”是河北詩歌精神的傳承者,已經成為了當代詩歌的標志性符號,對于河北詩歌乃至中國詩歌具有史學價值。在文章中,他將“燕趙七子”與古代的“建安七子”作對比,認為“燕趙七子”已經從“建安七子”那里順承下來了一種氣質。

大解,著名詩人、作家。主要作品有長詩《悲歌》、小說《長歌》、寓言集《傻子寓言》。大解在《在“燕趙七子”詩歌研討會上的發言》中與郁蔥一樣,將七個人的詩歌分別進行了對比,但與此同時,大解希望不要用過多的用地域性來研究和束縛“燕趙七子”,應該把他們放在全國詩歌現場,如果共性不多或不突出,盡量就不要強求去提,唯有給每一位詩人足夠自由的發揮空間,才是對詩人、詩歌最大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韓文戈,著名詩人,著有詩集《吉祥的村莊》。在他的文章中,逐一對七子的詩歌進行了點評,同時,他說“詩、人并論是大忌。因此對于標簽化的點評到底有沒有必要,我心里也困惑”。雖說這是自謙之語,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距離評論”還是很有必要的。

李壯,青年評論家,詩歌、評論等見諸各大雜志。在文章《易水河畔復悲歌——“燕趙七子”詩歌印象記》中,他說“燕趙七子”更像一個群體,而非一個流派,這一點與韓文戈的觀點不謀而合。李壯認為,“燕趙七子”在其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一下關鍵詞:歷史、時光、故鄉、都市。時間與空間、個人經驗與群體性時代話題。而實際上,這樣的關鍵詞不僅僅適用于“燕趙七子”,同樣也適用于任何一個成熟的詩人的作品。甚至再擴大一些,它們適用于任何一個成熟的文學從業者的作品。

桫欏,當代著名詩人、評論家。在所有對“燕趙七子”撰文評論的作者里,桫欏是唯一一個對其中的三位都做過訪談的評論者,他的訪談對于讀者進一步理解詩人、詩作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桫欏通過分析七子的文學意義,從而認為“燕趙七子”的推出是河北文壇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性事件之一,有力地證明了河北小說和詩歌創作互相影響、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霍俊明,著名詩人、學者、詩歌評論家,著有專著《尷尬的一代:中國70后先鋒詩歌》《大學語文》等。他承認,“燕趙七子”在詩歌的先鋒性方面具有“樸素的先鋒性”和“日常的先鋒性”。同時他也指出他們的寫作都已經進入了成熟期,但是,這還不夠。燕趙七子缺乏的是代表性的、可以刻在歷史和墓碑上的詩。

綜上所述,各位評論家對于七子在詩歌造詣上,都認為達到了程度的地步,均能看到“燕趙七子”集結對于河北詩歌乃至河北文學的重要意義,在將“燕趙七子”定位于一個詩歌流派還是詩歌群體上,稍有分歧。正是這樣的分歧,才更能引發讀者包括七子自己對于寫作定位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另外,我們也發現,這些研究者與“燕趙七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私人關系,這樣的關系容易將詩、人并論,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使得評論中的主觀因素干擾對詩歌文本的客觀分析。雖說詩無達詁,但是詩歌批評一直是詩歌存在下去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可以說是與詩歌相伴相生的。詩歌批評應該不僅包括認可、贊揚,應該也包括反對與批評,哪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都會引發作者的思考。另外,我們發現,十位評論者均是詩歌界的“大咖”,他們的評論能一語中的,切中要害。但是,這里面確實缺乏普通讀者的聲音,缺乏他們的對于七子詩歌的閱讀反饋。詩歌是個人的,也是大眾的,詩人沒必要去迎合讀者口味,但是文藝終究是為大眾服務的,所以,在這里,我們也呼吁更多的讀者能夠說出自的看法,從而使河北詩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也使“燕趙七子”能夠以一個文化符號的形式迅速走向全國,爭取在世界文學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唐山學院)

作者簡介:吳永懷,1966年生,男,本科,畢業于河北師大中文系,高級職稱,河北省書法協會會員、唐山市書法協會會員、河北省傳統文化教育學會唐山分會監事長。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著名詩人燕趙河北
網紅咖啡(大家拍世界)
河北:西洋樂器暢銷海外
悼念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
慷慨悲歌話燕趙
論唐代燕趙詩人的詩序創作
梁叢
孫婷婷
名人讀《意林》汪國真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版(2008年4期)2008-05-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