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予著 感動著

2018-10-21 01:40冶鈺
當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快樂教學

冶鈺

摘要:《給予是快樂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授課前我思忖良久,既想推陳出新,又不能違背教材的編寫意圖,到底該怎么教呢?經過反復思考,我確定了教學設計?,F結合教后感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

關鍵詞:給予;快樂;教學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從課文內容的取舍、選擇方面來說,這篇課文,我認為最核心的教學內容有兩個:一是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進而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二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我抓住了兩條線,一條是男孩,通過男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他的心理活動;一條是保羅,緊扣他的情感變化體會給予是快樂的。從具體的課堂教學來看,第一條線呈現的明顯些。

二、工具性還是人文性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編者的意圖,我覺得這課教學的人文性應該大于工具性,應該讓我們的孩子在為人處事的態度上深刻地認同給予是快樂的。

理由有二:第一,這是單元學習的要求。第二,這是這篇課文的導學要求:認真讀一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保羅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會嗎?

這就是說,教材的編者在暗示我們,這課的人文性我們要抓住。在不同的課文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一些課文中工具性大于人文性,一些課文中剛好相反,打個比方,在這篇課文中,人文性是菜,工具性是鹽。

人文性的體現與落實,總是在落實工具性的過程中進行的,拋棄了對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就不是語文課。拿這課來說,教學中我是這樣側重對語言文字的訓練的,比如說“饒有興趣”,保羅為什么饒有興趣呢?他為什么不生氣呢?因為保羅心情非常好,他哥哥剛送給他新車,這個“饒有興趣”就包含著保羅的心情。再比如說,通過“跳、跑、背、坐、緊靠”,說明哥哥很愛弟弟,這種愛才是最核心的給予。還有一點,讓學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恰當、巧妙,比較“有”和“也有”的區別有什么意義?如果把“有”(“有這樣的哥哥”)和“當”(“當這樣的哥哥”)進行比較,就有價值了——“有這樣的哥哥”對應的是接受; “當這樣的哥哥”對應的是給予。結合課文最后哥哥對弟弟說的那一段話,讓孩子反復讀上幾遍,這篇課文的味道就出來了。

那個夜晚,那天的經歷,對小男孩、他的弟弟、保羅來說是幸福并難忘的。愛可以傳遞愛,啟迪愛,快樂能傳遞快樂,啟迪快樂,給予能傳遞給予,啟迪給予。學生通過具體詞句能感悟到這些,就很好地落實了人文性。

三、給予真的是快樂的嗎

我覺得這節課,從學生的角度講,讓學生感受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是從保羅這個角度,為什么呢?因為圣誕節快到了,保羅的哥哥給了他一輛新車,從保羅的角度來說,他覺得接受是快樂的??墒切∧泻⒁痪湓?,“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卻使保羅很吃驚,因為這跟他想的不一樣。保羅原來認為別人給我,我是快樂的,從小男孩身上,他看到給予是快樂的。所以保羅有一個動作,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一個“抱”字,保羅已經悟出了給予是快樂的,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所以循著保羅的思想變化進行教學,我想孩子收獲得會更多。

我還追問了孩子一個問題:這篇課文究竟有哪些給予?都是誰給予誰?孩子一眼就能發現,首先是哥哥給了保羅一輛車,這是第一次給予。孩子再讀課文,就會發現還有第二次給予,就是保羅拉著小男孩兜了一圈風,第三次給予就是把他的殘疾弟弟抱進車里。

那么,最核心的給予在哪里?就是小男孩對弟弟說的那番話??梢宰穯栆幌?,他真的給予弟弟了嗎?他實際并沒有給予,他給弟弟的是一個承諾。但是,這承諾里有深深的兄弟情意,有深深的愛,這時候我們可以說,給與別人愛,給予別人情感,給予別人幫助,才是真正的給予,這超越了汽車、超越了物質的給予。只有這樣的給予,它才是快樂的。

在學生已經有所悟有所獲的時候,以“給予”為線索,從第一次給予、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小男孩許愿給他弟弟的沒有給予的給予,理解到這個層面,深藏在文本里面的感動也就能讀出來了。

猜你喜歡
快樂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走進“快樂”大本營
古往今來之紫砂收藏
愉快教學讓音樂課堂輕松快樂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