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2018-10-21 06:08范嘉澤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關鍵詞:垃圾處理武漢市分類

范嘉澤

摘 要:簡介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對《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引出了生活垃圾分類對日常生活和環境保護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國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環節和回收鏈的管理和末端處理新技術的建議。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2-0330-02

據統計,我國的垃圾堆放量以超過60億t,因堆放而占用的土地面積超過5億m2,許多城市均已經到了垃圾圍城的窘境?,F階段,我國垃圾末端處理的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燒二種,但是,由于在垃圾收集的過程中沒有進行分類,填埋后,嚴重影響到土壤和水源的質量,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在于2017年3月18日頒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26號)。方案中明確要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方案還指出要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模式,部分城市要強制實施,要將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直轄市、省會城市要率先實施,并成為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秾嵤┓桨浮分羞€明確了強制分類主體為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居民為引導分類主體。

按照現在垃圾增長的速度測算,預計10年后,國內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將超過4億t,如此增長下去,將會給城市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危害到生態環境的平衡,而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將是直接導致這種嚴重后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垃圾分類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市社區的垃圾分類制度是由政府制定推行的。由于社區垃圾分類與社區物業的環衛工作有一定的重復性,很多城市社區的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是都是由流動拾荒者、社區保潔人員、環衛工作人員和一些民間垃圾回收站實施完成的。

武漢市是湖北省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獨特的地理環境也促進了外來流動人口的涌入,地方房地產的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個個新的社區,武漢市常駐人口的流動人口合計數已近1300萬。垃圾產量增長趨快。

武漢的城市垃圾中的居民生活垃圾量超過垃圾總量的50%,管理難度加大,管理壓力加大。隨著武漢市城市化建設和人口增長的速度加快,武漢城市文明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武漢市居民們對生活垃圾處理的關注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活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一個敏感的話題,武漢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緊迫度越來越強。作為省會城市的武漢,十年前,武漢市政府就推行過以社區為單位的垃圾分類的具體措施,全市7個中心城區中的35個社區,共投放了980套垃圾分類回收箱,推行居民源頭對垃圾的分類,但是居民的參與度不高,效果并不理想,后續也沒有繼續推進。[1]

由于上述嘗試收效很低,生活垃圾分類沒有有效推行,社區居民們還是將垃圾混合投放,垃圾中有回收再利用價值的垃圾和含有害物質的垃圾沒有分離出來,直接進行填埋或焚燒,直接導致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特別是經過夢燒處理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大氣,被填埋的有害物質會導致土壤、水源的破壞,甚至影響到江河、湖泊的中魚類的生態平衡。

武漢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主要問題在于垃圾沒有分類,末端處理方式會產生二次污染,對環境負面影響大。

這種管理方式的特點主要是以政府環境衛生部門管理為主,居民分類回收垃圾為輔,這種方式存在著一定的管理壁壘,沒有把好垃圾處理的第一關“行垃圾分類”。

2 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必要性

如果垃圾在處理前能夠進行分類,一方面可以提高資源回收利用價值,有效控制有毒物質對人體和環境的破壞,保護生態平衡,從而為保護環境和資源再利用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居民環保認知和城市文明的進程,同時也是一條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民生工程。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在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制度和法規的建設,并且在專題會上做出了具體的指示,加快建垃圾分類管理鏈條的系統建設,要以法治為基礎、全民參與、政府推動為核心要點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每一個公民,政府和國家層面,高度參與的民生大事。

3 國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經驗

在一些國外文明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中,垃圾治理是一項法制、財政、監管等完整的體系,有很多值得我國借鑒的經驗和作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和日本二個國家。

新加坡的垃圾處理的成功經驗有:①垃圾末端處理以焚燒為主;②垃圾的再生利用;③改良各類產品的包裝材料,以達到減少垃圾產量的目的;其中第二點就是在垃圾有效分類的基礎上實現的,根據有關報道,新加坡的垃圾循環再利用率達到了60%以上。

另外,新加坡垃圾分類措施精細,種類設置多,這樣大大增加推行的可操作性,也為后期垃圾處理及循環再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出了整個垃圾管理鏈條的健康發展[2]。

日本值得借鑒的經驗在于,政府引導居民形成了良好的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并通過宣傳教育和法規的支撐,把這種認識轉換成了生活習慣,日本的垃圾分類也非常的細致。日本的做法值得學習地方是,他們把垃圾根據不同的性質分為類,根據垃圾的種類制定不同的回收時間,政府也發揮奇思秒想,根據不同的垃圾在公共場所放置了形狀各異但標識相同的垃圾分類回收箱,這樣從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養成了居民分類識別垃圾的意識和慣,為垃圾分類打下最關鍵的基礎。從此之外,政府根據不同的垃圾規定了不同的回收時間,并將具體信息制作成掛歷,發放到每戶,一方面,進一步從日常生活中固化了居民們垃圾處理的習慣和環保意識;另一方,政府管理更加精細化,推動垃圾分類相關制度的持續深化的執行,提高民居民的參與度,保證了制度推進的落實和效果,使日本成為垃圾處理的世界模范。[3]

4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措施與建議

4.1 建立完善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城市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需要建立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之下,要創造有助于生活垃圾的綜合治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法律環境,在這一點上,我國可以借鑒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成功的立法經驗,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制定、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從垃圾的產生到垃圾末端處理的一整套。

4.2 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提升監管水平

城市環境管理一項公共事業,垃圾處理是城市環境管理的基礎,需要政、企乃至每位居民的參與,因此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保障。

對于垃圾產業的相關企業在貸款、利息和稅收方面制定扶持政策,為垃圾處理新技術的研發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

4.3 促進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創新模式

垃圾分類新模式……兩網融合?!皟删W融合”是指“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兩個網絡有效銜接的融合發展。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垃圾分類云平臺系統,每個社區單元布放智能回收終端,對居民投放進行積分補貼;政府數據監督可控,通過垃圾分類標準及數據統計,垃圾分類的溯源系統,滿足數據分析,全過程監管。

4.4 做好全社會的宣傳教育

宣傳教育是一項持續開展的工作,需要每一個人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應從幼兒園開始,從小培養國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活習慣。并且寫入中小學的教材中,可以要求中小學在校學生在寒暑期間,共同參與社區垃圾分類的監管工作,以點帶面,從家庭到社會,做好全社會的宣傳教育工作,樹立每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5 結 論

我國人口眾多,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加速了城市化進程,百姓生活質量日益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增長量高。在政府主導管理體系健全的前提下,需要居民的高度參與。垃圾分類不僅是一個環保的問題更是社會文明度的標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垃圾分類管理不會一蹴而就,而是應該從政府到地方,從管理部門到個人一步一步的推行落實。

參考文獻

[1]吳紅玲.淺析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EB/OL].

[2]陸俊嶺,羅瑩華,謝澤瑩,陳曼春,謝思敏.新加坡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對我國的啟示[A].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6,9(2):41~44.

[3]竇林娟,孫巧慧,常 娜.日本垃圾分類處理制度對我國的啟示[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4):83~85.

收稿日期:2018-10-10

猜你喜歡
垃圾處理武漢市分類
基于廚余垃圾處理實踐活動開展生態環保教育的探究
穿盔甲,慢慢爬
探索科普垃圾處理知識的有效路徑
細雨
按需分類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說說分類那些事
環衛型推土機的設計與相關研究
給塑料分分類吧
太陽“跟蹤”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