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創新的強大精神力量

2018-10-24 07:28熊文景徐擁軍
前線 2018年9期
關鍵詞:重大意義科技創新

熊文景 徐擁軍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強調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確立了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揭示了科技創新的建設規律,要求營造科技創新的人才環境,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這些重要論述是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強國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關鍵詞] 科技創新; 科技強國; 重要論述; 重大意義

[中圖分類號] G3;D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29-1445(2018)09-0015-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在強國中的地位和作用,發表了許多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推進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的時代背景

近年來,在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中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科技創新工作成績斐然、碩果累累。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對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與此同時,也必須清醒看到,我國科技創新領域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強調指出,我國科技創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第一,科技創新面臨的形勢逼人。當前,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相對明顯。例如,數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依舊薄弱,科學理論、原創思想等方面成果較少,尤其是能夠心無旁騖、持之以恒在基礎理論領域方面深耕的人才隊伍缺乏。

科技管理體制仍需不斷完善??萍脊芾眢w制是影響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科技資源分布、科技成果評估等眾多領域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仍有待優化。比如,科研經費管理過細過死,報表和審批缺乏靈活性,給正??蒲谢顒釉斐裳诱`;科研經費投入過分注重應用研究,對基礎研究的成果考核缺乏長遠眼光;科研項目多頭管理,統籌力度不夠,政府、企業、專家分工不明,行政命令過度干預具體科研工作,影響了科技創新效率。

科技人才發展工作機制還需不斷健全。比如,頂尖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全社會對鼓勵、包容科技創新人才的支持力度不夠;科研人才使用方面,論資排輩現象比較突出,重資歷,輕能力,照顧平衡的多,而破格提拔優秀人才少。當前,形勢不容許我們在科技創新發展方面有絲毫的猶豫,我們必須要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才能在科技創新方面把握大勢、搶占先機。

第二,科技創新遭遇的挑戰逼人。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加速突破應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實施精準打擊,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讓“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國人面前。

因此,當前科技創新遭遇的挑戰不容樂觀,應對這些挑戰,除了我們正確的對外政策外,更主要的還要靠我們自身國家的綜合實力,而國家綜合實力中最為重要的還是要回歸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唯有通過科技創新發展核心技術,才是有效應對各種外部挑戰的強國之道。

第三,科技創新擔負的使命逼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科技強國戰略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然而,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國依然面臨重大科技創新突破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1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告誡,“抓科技創新,不能等待觀望,不可亦步亦趨,當有只爭朝夕的勁頭” , 并且強調指出,“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2科技實力決定國家實力,科技安全保障國家安全。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使命已是重任在肩,廣大科技工作者應當責無旁貸,全力投身創新實踐,勇攀科技發展高峰。

系統論述科技創新的重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具有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強調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v觀世界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科技創新戰略儲備一直是推動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力量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的戰略地位與作用,將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生動形象地喻為“國之重器”。數據顯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17次提到“科技”,特別是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部分,短短300多字中提到了9次“科技”,還提到了5次“技術”,這充分彰顯了大國重器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不僅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更將科技創新上升到事關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來闡釋。他曾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近代以來,中國屢屢被經濟總量遠不如我們的國家打敗,為什么?其實,不是輸在經濟規模上,而是輸在科技落后上?!笨萍际菄?,國家是否能強大、企業是否能興旺、人民生活是否能更美好,都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梢?,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戰略作支撐。

第二,確立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目標引領航向,科技描繪藍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應遵循“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3?!叭阶摺睉鹇詣撛煨缘貙⒖萍紕撔碌慕谀繕伺c遠景目標聯系起來,既立足現實又高瞻遠矚,開啟了新時代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新篇章。此外,習近平總書記以“三個面向”進一步指明了科技創新的方向,擘畫了系統推進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路徑構想。一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求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前列。二要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要求加強科技供給,加快經濟發展動能轉換。三要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必須強化戰略導向,更好服務創新發展。這“三個面向”揭示了科技創新戰略目標的發展路徑?!懊嫦蚴澜缈萍记把亍币笪覀儾灰〉靡稽c科技成果就妄自尊大、沾沾自喜,必須審時度勢,彌補差距;“面向經濟主戰場”要求我們必須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要求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

第三,明確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離不開標志性科技成果的誕生。這需要在科技創新的一些重點領域盡早取得突破,尤其是需要“加強對關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學問題的研究部署,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指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二是將工程科技形象比喻為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具體而言,既要從當代科學發展的大趨勢出發努力,在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基礎研究領域的一些重大科學問題上開辟新前沿新方向,又要重視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因此,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既需要我們甘于坐冷板凳,努力在前瞻性基礎研究方面下功夫,又需要我們自覺樹立工匠精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經濟建設和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問題,打好主動仗。

第四,揭示科技創新的建設規律??萍紕撔乱〉猛黄?,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等硬件支撐,更需要制度等軟件保障。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在于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著諸多體制機制關卡,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關于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增加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的違法犯罪行為;完善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政策,加大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第五,營造科技創新的人才環境?!吧w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绷暯娇倳浭种匾暟讶瞬刨Y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的優先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就是人才驅動??萍紕撔?,關鍵在人”。不可否認,實現科技創新,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而“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極端重視營造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的良好環境。他強調,要“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于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 2。此外,對于已經成長起來的科技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防止瞎指揮、亂指揮?!?1這些論述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為開辟我國“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科技創新人才新局面所下定的決心。

具有引領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是引領我國推進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精神旗幟,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在理論價值方面。其一,這些論述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健全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體制,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2這既恪守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品格,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哲學精髓。

其二,這些論述是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宏觀布局和戰略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堅持新發展理念還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無論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還是堅持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無論是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需要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作為國家的堅強后盾與堅實支撐。

在實踐價值方面。其一,為我國制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提供了決策依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是根據我國科技事業實際發展需要提出來的,它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科學性。這為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其二,為我國科技工作者實現科技創新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要增強“四個自信”,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將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為廣大科技工作者選準方向和題目、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三,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推動全球科技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 任何時候,科技要想實現自主創新,就絕對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順應了時代要求,體現了創新本質,有助于中國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有助于其他國家借鑒中國的科技發展經驗。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熊文景,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徐擁軍,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 許 海

猜你喜歡
重大意義科技創新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和原則
試論習近平民生思想
論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煙草行業可持續發展
山東科技創新與農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研究
試論習主席關于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重要論述的重要意義及戰略舉措
要素投入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率分析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