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鑒陜西、寧夏發展經驗推動江蘇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2018-10-26 10:41江蘇省政府赴陜西寧夏調研組
江蘇農村經濟 2018年10期
關鍵詞:家村寧夏農業

江蘇省政府赴陜西、寧夏調研組

8月8日至13日,繆瑞林副省長率省政府副秘書長陸留生、省農業委員會主任楊時云、省糧食局局長夏春勝、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陶長生等,赴陜西、寧夏調研學習,實地考察了陜西袁家村、白村、梁家河村、山地蘋果產業、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寧夏稻漁空間現代農業示范園、中地乳業、賀蘭山葡萄酒產業園區等。陜西、寧夏兩省區“三農”發展經驗,為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當前,江蘇正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一階段,要進一步學習消化陜西、寧夏“三農”發展的有益經驗,緊密結合江蘇實際,將兩省區一些好的思路、好的舉措、好的辦法融入到江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之中,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陜西、寧夏“三農”發展的特色做法和創新舉措

陜西和寧夏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農耕文明悠久,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兩省區立足中西部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大力培育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品牌農業,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和新型農村社區,“三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的“陜寧韌勁”。多年來,兩省區堅持走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著力推動資源優勢轉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陜西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果業條例》,蘋果產業實現“三個千萬”:種植規模1000萬畝、產量1000萬噸、從業者1000萬人,蘋果產量占世界1/7,蘋果汁產量占世界1/3;獼猴桃產業推進“東擴南移”,秦嶺淺山區規?;爻蔀槭澜缱畲蟮墨J猴桃集中連片產區,年產量140萬噸、占世界的1/3;畜牧業以標準化、規?;B殖為方向,羊乳粉產能占全國的85%,秦川牛成為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首。寧夏自治區聚焦發力糧食、草畜、瓜菜、枸杞和葡萄的“1+4”特色優勢產業,“寧夏大米”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省域命名的地理標志農產品,黃土高原夏秋設施蔬菜成為重要的供港農產品,枸杞產業成為寧夏的一張名片,中寧縣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全區釀酒葡萄占全國的1/4,建成葡萄酒莊86個,年產葡萄酒1.2億瓶。

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的“陜寧巧勁”。陜西袁家村由傳統農業村,轉型發展鄉村旅游,既注重自然環境的營造,又突出民俗文化的挖掘、傳承與保護,形成了逛古街、聽秦腔、品陜茶、住民宿等一連串的旅游服務,以鄉情、鄉味、鄉村生活和創客文化吸引市場人氣,推動鄉村旅游特色化、時尚化、品質化發展,以食品安全和健康餐飲為核心打造農副產品和餐飲體驗店產業鏈,前店后坊再加基地,形成三產入手、帶二產、促一產,實現了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寧夏賀蘭縣的“稻漁空間”,通過建設稻田畫觀景區,稻田養鴨、魚、蟹、蝦等農事活動觀賞和體驗區,有機瓜果采摘園,農耕文化展示及科普教育長廊等農業生態景觀,把農業生產、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等項目有機融合,吸引周邊市民到園區從事農耕體驗、作物收獲、垂釣、特色餐飲等活動,促進了三產融合,傳統水稻產業提質增效。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陜寧鉆勁”。陜西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已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2017年該園區和洛川現代農業產業園又成功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陜西還在全國率先出臺《現代農業園區條例》,打造多種生產要素集成的現代農業示范高地。截至2017年底,共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362個,實現產值420億元,帶動各級各類園區近2500個。寧夏自治區賀蘭縣科海稻漁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示范推廣“低碳高效循環流水生態養殖技術”“稻魚共作技術”“陸基生態漁場構建技術”“現代漁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實現了傳統漁業向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的華麗轉變。

推動富民增收發展的“陜寧干勁”。陜西省梁家河村把鄉村旅游開發與扶貧相結合進行系統規劃,依靠保留下來的知青舊居、知青淤地壩、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等知青文化資源,借助國家扶持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相繼建設了村史館、知青文化體驗園、蘋果采摘園、窯洞酒店、農家樂等一系列項目。全省還圍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部署實施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主要內容的“三變改革”,實施“百村示范、千村試點、萬村推進”工程,省里確定100個村抓示范,指導各地以貧困村為主再試點1000個村,到2019年底確保10000個村完成改革任務。寧夏自治區推廣整村推進、訂單帶動等“八大典型扶貧模式”,實施“四個一”扶貧工程,在9個貧困縣區培育100個產業扶貧重點村、100家扶貧龍頭企業,發展1000家扶貧產業合作社,培育10000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建立穩定長效脫貧機制。

推動人才興村發展的“陜寧闖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發展需要好的帶頭人。袁家村的發展,離不開吃苦耐勞的老書記郭裕祿和勇立潮頭的新書記郭占武,老書記帶領村民打井找水、改土豐田、興辦企業,擺脫了貧困落后;新書記敢闖敢干,帶領村民發展民俗旅游、休閑觀光等新產業,打造美麗家園,走上致富道路。袁家村的村民曾這樣由衷地感慨,“沒有郭書記領著咱們干,就沒有今天的新袁家”。白村的李朝鮮書記在躍出農門、資產過億元后,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回鄉勇挑村支書的重擔,艱苦創業、刻苦拼搏,把一個落后村變成示范村、明星村??梢哉f,袁家村、白村的成功,得益于有郭裕祿、郭占武和李朝鮮這樣好的帶頭人、領路人、主心骨。

啟示與建議

此次調研,既感受到了陜西、寧夏兩省區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又感受了到兩省區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的現實樣板,為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堅持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突出重點。袁家村的成功,正是該村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之路。學習該村的經驗,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梳理江蘇鄉村產業體系,聚焦打造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深度挖掘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豐富內涵,積極培育更多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效益較好、帶動農民增收的鄉村產業。要跳出農業農村,更大力度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鄉村文化等關聯產業,延伸產業鏈,發展新業態,拓寬農業農村外部發展空間。

二是堅持把綠色發展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涵。要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幕之戰,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下大力氣逐步清除農村黑臭水體,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學習寧夏賀蘭縣科海稻漁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經驗,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突出對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將生產有機肥作為重點途徑來進行推進。探索新的種養結合路徑,建立新型生態循環體系。突出有機肥、生物農藥替代,結合果菜茶有機肥替代行動,以優質稻米、蔬菜園藝作物為重點,建立一批高標準的生產基地,以施用有機肥、生物農藥為主,保障農產品品質。

三是堅持把提振文明鄉風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袁家村通過“每周一學”活動、宣傳“農民自己捍衛食品安全”等,牢牢守住農村文化陣地。白村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注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興建農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有效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學習兩村經驗,大力推進江蘇農耕文化保護傳承,把農耕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統籌城鄉公共文化社會布局,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積極推進移風易俗行動,樹立良好社會風氣,讓農村耕讀傳家、鄰里守望、崇信重禮的鄉風民俗能夠蔚然成風。

四是堅持把加強鄉村治理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從江蘇名村發展歷史來看,都離不開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領導。學習袁家村、白村經驗,要把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作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理順各類經濟組織與村“兩委”關系,協調好各類經濟組織與村“兩委”各自職能、發揮各自作用。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及法治為民意識,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

五是堅持把富民增收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袁家村和白村的發展過程,都是村民生活逐步改善、走向共同富裕的過程。江蘇提出5年農民收入新增萬元以上,需要在產業富民、就業富民、創業富民、改革富民上下更大功夫。要推動小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共同發展、與大市場緊密對接、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分享農業產業經營收益。圍繞產業發展和農民需求,開展專業技能、經營管理和創新創業等方面系統培訓。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以產業促創業、創業促增收。拓展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p>

猜你喜歡
家村寧夏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城郊經濟“圍城”——申家村“棄工務農”現象解析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幸福像花一樣開放——蒲城縣閆家村的金銀花海
那片盛開的“金銀花”——從閆家村黨支部書記王春顏看“帶頭人”的重要性
寧夏
饒家村的土地與務農人口現狀及問題分析
寧夏煤電博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