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美德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缺失現狀及其原因

2018-11-01 07:03張洪偉
現代交際 2018年14期
關鍵詞:傳統美德現狀大學生

張洪偉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自身的素養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來,而美德素養是大學生安身立命之根本。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在精神動力。因此,要想使大學生真正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大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中必須具備中華傳統美德。

關鍵詞:傳統美德 大學生 思想道德素質 現狀 原因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011-02

我國對外開放之后,與其他各國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現了交流融合、激烈碰撞的局面,這就使得中國社會的文化發展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樣,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傳統文化和當今中國社會主流的馬克思主義受到了外來各種思潮的強烈沖擊,特別是對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受到的影響更大,思想道德素質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華傳統美德的缺失,這勢必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占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加強其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中華傳統美德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缺失的現狀

(1)大學生對于傳統美德的內容掌握程度不高。導致大學生對傳統美德具體內涵了解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體上可以分為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在客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就以應試教育為主,重智育而輕德育是中國教育的現狀。在應試教育的指引下,學生不得不把主要的時間和經歷用在學習專業知識,學習的方法也是題海戰術,一遍又一遍機械地強化訓練。而益于學生視野開闊和思想品德素質提升的道德教育卻被邊緣化了,進而導致學生的視野狹窄,心中也沒有大格局,這樣的教育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缺乏中華傳統美德方面的教育。在家庭和社會方面,現在很多父母自身就是在缺乏傳統美德教育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讓這樣的父母用傳統美德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另外,當今社會重利輕義的現象也很普遍,以至于很多人的思想觀念中根本就沒有中華傳統美德的觀念,這樣全社會傳統美德的文化氛圍不是很濃厚。還有現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在父母的溺愛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從小就嬌生慣養,這樣很多大學生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上貪圖享樂,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民族性格在他們身上體現得并不明顯。從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來看,社會上還存在著種種違背中華傳統美德的丑惡現象,這也讓大學生對以傳統美德為內容的美好社會產生了懷疑和困惑。比如,傳統美德中講“仁、義、禮、智、信”,但是現實生活中為富不仁、見利忘義、敲詐勒索、不學無術、背信棄義以及救人反被誣陷的丑惡社會現象多次出現。利奧塔曾經說過:“當今社會快速變化,生活使所有的道德變為烏有”。 [1]

(2)當代大學生的傳統美德觀念較淡薄?,F在各個高校學生人數眾多,學生也是來自全國各地,所以高校就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心,大學生在社會所有的群體中,其思想處于最為開放的狀態,思想比較活躍,尤其是當他們從高中升入大學,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轉化,從原來高中階段書山題海進入到大學五彩繽紛的生活中,這就使他們離社會更近一步,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多元文化,由于大學生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因此他們的思想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某些社會問題和現象也不能用全面和辯證的方法去理性看待,從大學生們在網絡上對某些社會新聞的評價就可以看出,其思想遠未成熟,看問題很膚淺,沒有認清事物的真實本質,所以,非常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從眾局面?,F在社會上也是“重智輕德”,用人單位比較重視大學生的能力,往往對個人品德方面不太在意,這樣的導向就使得大學生重視專業理論知識,而對于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方面的課程卻不重視。

二、中華傳統美德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缺失的原因

(1)百年屈辱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一些錯誤造成的文化心理傷痛。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一些中國人深刻意識到我們與當時西方列強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探尋導致我們落后于西方國家的原因。尤其洋務運動之后的“五四”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對傳統文化進行了疾風暴雨式的批判。這就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引導,那就是老百姓認為傳統文化無用。自然而然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中華傳統美德也一并被拋棄了。這在客觀上把傳統文化生存的主要空間讓給了西方文化。

50年代—70年代初,由于當時中國社會指導思想和認識上的錯誤,傳統文化基本沒有生存的空間,從而導致了這一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認知上的空白。就是傳統文化可有可有,甚至無用。正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否定,中華傳統美德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2)當今大學生所形成的特有的時代心理。今天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大學生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網絡和人工智能的興起,使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文化作為社會的主要內容之一,也出現全球化。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越來越頻繁。每一種文化都希望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當今世界仍然是西方國家占據著主導地位。由于大學生思想活躍,更容易接受新奇事物,所以他們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并接受西方文化。

網絡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性尤為嚴重。但網絡是把雙刃劍,有精華也有糟粕,嚴重威脅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危害方面主要表現在:

首先是網絡交流打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所以,“界限”意識越來越淡薄。民族意識相對淡薄,相反很多年輕大學生身上卻有一定的國際化色彩。在某種意義上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

其次,網絡上存在著大量不健康的信息。由于網路信息量巨大,網絡內容也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容易把認知能力還不高的大學生引上歧途。有時候網上所謂的“心靈雞湯”看似有道理,對人有益,但是由于過于碎片化,所以,對廣大信息受眾者來說,基本沒有什么幫助。

最后,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雖然我國社會一再強調進行素質教育,但當前我國的教育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各種升學考試仍然是教學的指揮棒,這決定了我國絕大部分學生只注重文化課,而不重視思想品德方面的課程。自從我國高校擴招后,高校在校學生數急劇上升,這樣雖然上大學的學生數量增加了,也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這就使得大學生比較關注專業課的學習,根本無暇顧及自身修養的提高。

黑格爾曾經說過:“時代的艱苦使人對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現實上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斗爭,曾經大大地占據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艱苦的環境所束縛,并且部分地犧牲在里面?!盵2]

所以,由于以上的原因使大學生對于傳統美德的重視程度不高。

參考文獻:

[1]程凱華.中國傳統美德[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2]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責任編輯:于蕾

猜你喜歡
傳統美德現狀大學生
讓老人幸福 促社會和諧
助人為樂的小牛
做人美德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