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黨的“四力”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實踐途徑

2018-11-07 03:39康菲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四力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不斷增強黨的四力。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四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貫通,相互促進,高校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政工作,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思政工作;黨的四力研究

高校思政課事關思政工作全局,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是高校思政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1]。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思政課教學,要以十九大精神為引導,處理好專題教學與教材間的關系。實現偉大夢想,要建設偉大工程,全黨要不斷增強黨的四力,深刻領會,在高校思政課中全面貫徹四力建設。

一、黨的“四力”的深刻內涵

(一)增強政治領導力的必要性

政治領導力在實踐中表現為黨總攬全局的執行力,政治領導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布局中的著力點,是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政治領導力要把握大勢,保持隨政治局面的駕馭能力。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政治領導力是黨把握全局的法寶。其落腳點是要改善人民生活,與我黨總攬全局的出發點一致[1]。

(二)增強思想引領力的必要性

堅定理想信念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要在增強政治敏銳性與政治鑒別力中堅定理想信念。每位黨員干部都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問題,保持政治警覺。在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立場要鮮明,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砥礪實現新作為的思想自覺價值共識。要在開展黨性教育與道德養成中厚植理想信念。

(三)增強群眾組織力的必要性

有效組織群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群眾組織力體現了我黨對群眾作用的深刻認識。黨的群眾組織力是黨依靠群眾,組織群眾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的能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是在人民群眾的參與下取得的,我黨只有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才能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四)增強社會號召力的必要性

當前社會思想多樣化,利益多元化,我黨必須保持強有的社會號召力。形成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磅礴力量。增強黨的社會號召力勢在必行。不能建立具有明確的政治方向的執政黨,就不能實現偉大夢想。

二、“四力”間的關系

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是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整體。深刻認識四力間的內在聯系,才能推進偉大工程建設。

三、“增強黨的四力”的重要意義

把黨的四力有機融合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建設的實踐中,才能確保黨永葆旺盛生命力與強大的戰斗力。黨的十九大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戰略,要把握時代大勢,從政治上觀大局,干大事。高校思政教育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增強四個意識,保持鮮明的政治立場與堅定的政治態度。

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強黨的“四力”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要尊重并激活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與創造性。由于受各種社會思潮影響沖擊,學生對思政課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難以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必須在思想意識上將學生視為獨立的主體,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必須真正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中,關注大眾的情感需要與意識訴求。將學生主體置于社會歷史進程中,以先行者的姿態引領學生一起探索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與困惑[2]。

(二)在思政教育中增強黨的“四力”

增強黨的四力在高校思政課的應用,要根據相關法律與黨章,制定高校黨委會議制度。完善政治學習及黨內生活各項規章制度。在全校開展系列學黨章黨規等活動。不斷創新政治學習形式。注重學習效果。精選學習主題,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加強系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使學校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1.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高校思政工作是黨領導高校工作的具體體現,黨是高校思政份工作的總舵手。各級黨委在思政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必須發出強大的號召力,基層院系黨組織要將思想與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中,自覺走在思政工作前列。

2.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的應用

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引導力是高校思政教育對學生產生的綜合作用與影響力。通過高校思政教育引領弘揚主流思想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思想引導力是思政教育通過各種文化資源開展學生思政教育活動。加強對高校豐富文化載體的運用為手段。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促使大學生形成符合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系。

3.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

堅持群眾路線才能統一思想,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形勢要求堅持走群眾路線。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加強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標是為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全員參與,在指導原則上,注重人們的思想行為的差異性,堅持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

4.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強黨的社會號召力

要增強思政教育的號召力,應促進教育內容的社會現實性與生活化,增強思政教育的滲透力。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要貫穿政治性原則,也要考慮他們生活的社會時代,他們今天面臨的生存壓力與以往不同。要注意思政教育內容與大學生心理發展需求之間的關聯性。提升教育內容的現實意義。

五、結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確保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與強大戰斗力。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增強黨的四力建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務與前進方向。

參考文獻:

[1]林密,王玉玨.聆聽時代聲音,展現真理力量——十九大精神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必要性及其路徑[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1):1

[2]黃睿.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 高校思政協同育人新格局構建[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8,(1):50-52.

作者簡介:康菲(1981—),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注:本文系遼寧省2018年度黨建課題“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四力
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新聞輿論“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問題——提高科學思維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養成
“四力”共為 “五事”并舉打造引領國有企業科學發展的“四好”堅強領導核心
淺談班級管理的“四力”法
“四力”: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外在表現
用創新激活主流媒體的內容“四力”
網絡時代做好編輯需練就“四力”
修煉學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實黨建基礎
校長在校園建設中應發揮“四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