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考古視角淺談西晉時期社會與商業發展

2018-11-07 03:39桑哲承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摘 要:西晉(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歷時51年,由司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其后因統治者的內部腐敗斗爭和外族內遷問題挑起的動亂爆發了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使得西晉王朝迅速衰敗。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后,北方人口開始大規模南遷,人口的大量轉移使得習俗和文化傳統也產生了影響,由于戰亂和宗族觀念的影響,在喪葬制度上也形成了血脈關系聚族而葬的喪葬習俗。在動蕩復雜的社會狀況下,多文化、多地域、多民族及中外文化交流與商業貿易流通的相互碰撞、交融,構成了西晉活躍多元化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

關鍵詞:西晉時期;外族內遷;喪葬習俗;中外文化

西晉時期,其時代特征和文化發展狀況與漢魏時期有著較大差異。戰亂頻繁,處在動蕩、分裂之中。而大量游牧部落的內遷是此時期最為鮮明的社會特色。同時。西晉作為漢代喪葬制度向魏晉時期喪葬制度的過渡時段,對其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的研究對于西晉時期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方式、商業貿易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一、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兩漢至魏晉時期,山東臨沂曾是瑯琊國的國都,地處海濱,交通便利,物產富饒,經濟發達。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于2003年發掘,為兩座大型磚室墓,一號墓為磚石結構雙室券頂墓,兩墓室并列,皆為長方形,兩室墓門為石框雙扇石門,墓室為券頂。墓主為三名小孩,隨葬品分布墓室,出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器、玉器、漆器、云母片、瑪瑙、煤精等共計270余件(套)。出土大量青瓷釉面光亮柔和,胎質純凈,組合以盤口壺、雞首壺、碗、缽為主。充分體現出晉朝工匠高超的制瓷工藝。其中一件青瓷胡人騎獸燭臺最為精美,胡人頭帶氈子,表情刻畫怡然自得,怪獸圓體短腿,怒目張口,兩者相得益彰栩栩如生。胡人形象的出現,應與當時大量外族內遷,多民族習俗文化交流發展有關。西晉時期浙江紹興、上虞、余姚、蕭山一帶有著發達的造瓷業。其特點與洗硯池晉墓出土青瓷器接近,推測墓葬內青瓷應產自于浙江地區。側面說明了當時越窯瓷器商品貿易流通范圍較廣,備受晉朝世家貴族的歡迎。青銅器中出土有銅神雀負雛熏爐、銅仙人騎獸器等生活用器,造型精美,神雀及仙人仙獸形象刻畫生動寫實。一批漆器朱書銘文中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等字樣,二號墓為帶甬道的單室券頂墓,為夫妻合葬墓,多次被盜,但從出土瓷器看與M1基本相同,兩墓時間接近。推斷為西晉末年至東晉初年,墓主當為西晉時期豪門望族。

二、江蘇邳州煎藥廟西晉墓

2015年,江蘇徐州邳州煎藥廟發現一處西晉時期高規格家族墓葬群,共九座,皆為南北向,墓道居北,為帶斜坡墓道的前后室墓,形制結構完整。由墓道、前室、耳室、單后室或并列后室組成,前室皆東向,平面呈長方形。部分墓室內發現有陰刻畫像石圖案。內容為車馬出現,雙龍穿環,神獸等,風格接近于東漢晚期。此外,在M8擋土墻中部磚面上發現刻有,“下邳國縣建忠里謀顯伯仲伯孝伯”刻銘。墓葬皆保存完整,未受盜擾,出土金、銀、銅、鐵、陶、海螺、貝、玻璃、碳精、石、漆、瓷器等隨葬品400余件。

同時,在距離煎藥廟西晉墓葬群十幾公里以外的遂寧縣,發現了西晉下邳古城遺址。下邳國是西晉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將堂弟司馬晃封為下邳王,直到公元311年,石勒攻破下邳,宣告下邳國滅亡。西晉下邳國共存在了31年。從煎藥廟西晉墓群與下邳古城的時空分布來看,兩者關系較為密切,或為某代下邳王家族墓葬群。

隨葬品中全釉青瓷為西晉時期典型器物,例如青瓷缽,釉色勻稱,胎體厚重,光澤質樸。青瓷碗,觸感光滑,外形圓潤優美。其中發現有青瓷水注,較為罕見,專家考證這些青瓷應來產自浙江越窯。大量珍貴隨葬青瓷顯示出墓主人的高貴身份。隨葬器物中,還發現有兩件極為珍貴的鸚鵡螺杯,此杯由鸚鵡螺加工而成,鸚鵡螺作為一種珍稀的貝類軟體動物,較為罕見,其產地在印度洋。這一器物的出現,也證明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已高度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隨葬器物中,還發現有一件玻璃碗,做工極其精致,據其材料和工藝推測應出產自西亞。從側面證明了自西漢時期開拓的陸上絲綢之路仍然暢通,交易頻繁,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三、西晉地域社會貿易與墓葬

結合兩處西晉墓葬來看,瑯琊國與下邳國作為西晉兩個獨立封國,其封國內貴族家族大多選擇聚族而葬的習俗,這正契合了當時北方大批士族南遷,而形成的宗族觀念,從臨沂洗硯池晉墓出土青瓷胡人騎獸燭臺形象可以看出,當時胡、漢文化的兼容雜糅,“五胡內遷”周邊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使得政治、文化的多元化與區域化。兩處西晉家族墓葬都出土大量精美青瓷器,其產地都來自于浙江越窯,可見越窯產出的青瓷貿易流通范圍較廣,精美青瓷備受世家大族們們所喜愛。作為西晉時期的隨葬典型器物,越窯高超的制瓷工藝表現出當時社會生產力較為發達,商品流通貿易繁盛。而青瓷質地較脆弱,故多以海運為主,而西晉時期造船業歸官府管理,大船載重達萬斛以上??梢娫齑瑯I的高度發展為西晉商品貿易流通提供了保障,促進了社會商業的快速發展。此外鸚鵡螺杯的出土,表面了海上絲綢之路之路已不僅僅北至沿海的浙江地區,而更進一步到達下邳國,貿易活動區范圍的擴大是中外貿易高度發展的實物見證。玻璃碗的出土,表現出西晉時期中外貿易的繁榮景象,也從側面證明了海陸絲綢之路并未受戰亂分裂影響,仍暢通且貿易頻繁。

四、結論

綜上所述,西晉時期雖然奉行薄葬制度,但兩處貴族家族墓葬仍出土眾多的精美隨葬品,加之世家大族聚族而葬等喪葬特點,表現出統治階級貴族追求奢華生活視死如生的觀念依然存在。處在動亂、分裂時期,其社會發展和多民族交流融合更進一步,社會經濟尤其是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手工業經濟發展興盛,對外商業貿易因為中外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的便利更是有著深度發展。

參考文獻:

[1]《二十五史·晉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2]李伯齊,王琳,任懷國著.齊魯文化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中華書局.

[3]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化局《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文物.2005,7.

[4]馬永強.南京博物院《江蘇邳州煎藥廟發現西晉高等級家族墓地》.中國文物報.2017年2月8版.

作者簡介:桑哲承(1993—),男,漢族,江蘇鎮江人,歷史學碩士,考古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漢代考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