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市如何看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競爭力

2018-11-17 11:57
公共外交季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韓國世界

張 鵬

在目前的各種全球城市排名中,韓國首爾市總能占據較為靠前的位置。韓國的城市化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起步,短短50年內,首爾市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其積極主動地對待和加強自己的全球城市競爭力是分不開的。根據首爾市官方網站關于首爾市參與“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調研的公開資料,結合在首爾的實地訪談,筆者認為,爭取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重視和保持城市的單項世界第一以及與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廣泛合作是首爾市保持全球城市競爭力中“巧”的因素。

韓國首都首爾,是韓國最大城市,也是韓國首都圈(Sudogwon)核心城市。首爾市本身轄有25個區,面積為605.77平方公里,不到北京“城六區”(指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面積的一半,也略小于上海外環線以內的上海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因不斷開展人口疏解工作,至2017年底首爾市人口降至約1000萬人。以首爾市為核心的韓國首都圈還包括仁川市和京畿道,總面積11704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2550萬人。歷史上,韓國共推行過兩次“首都圈整備規劃”,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首都圈規模,特別是通過公共交通規劃和建設實現了首都圈概念的“落地化”。例如,正在運營的韓國首都圈電鐵(Seoul Metropolitan Subway)系統以首爾擁有的9條地鐵線與韓國鐵道公社等經營的12條線路組合,連通首爾市、仁川市和京畿道甚至部分首都圈以外韓國城市。目前,韓國正在推行第三次“首都圈整備規劃(2006—2020)”,明確以“尋求質量發展”為導向,而首爾市提出的“以人為本的首爾,讓市民倍感幸福的首爾”這一城市口號,也正好契合了以追求生活質量為導向的新城市主義建設理念。作為韓國首都、集中了韓國半數人口和70%經濟規模的韓國首都圈核心區域,是首爾市大力開展全球城市競爭的基礎。在不少全球城市評估報告中,略顯“后發”的首爾市經常能夠占據靠前的位置。

那么,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激烈全球城市競爭的當下,首爾市是如何參與其中,特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競爭力的呢?筆者認為,爭取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重視和保持城市的單項世界第一以及與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廣泛合作是首爾市保持全球城市競爭力中“巧”的因素。

爭取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

在國際評級機構評估城市的全球競爭力過程中,是否在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中擁有地位和話語權是一項重要指標。自20世紀80年代起到目前為止,首爾市幾乎加入了世界上全部重要的城市間國際組織,基本實現了首爾長期追求的“與世界先進城市并肩開展活動”的目的。這些城市間國際組織有: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盟(UCLG)。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方政府間國際組織,該聯盟常被稱為“城市和地方政府的聯合國”,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國際城市聯盟,首爾市于1998年加入,目前是聯盟世界理事成員、執行委員和亞太分部理事。

世界大都市協會(Metropolis)。該組織創設于1985年,總部所在地為西班牙巴塞羅那,首爾市于1987年加入,目前是協會理事會成員、亞洲地區副議長城市。

亞太城市間合作網絡(CITYNET)。該組織創設于1987年,總部所在地為橫濱,首爾市于1989年加入,目前為該組織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

亞洲大城市網絡21(ANMC)。該組織成立于2001年,首爾市是創始成員城市。

國際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ICLEI)。該組織成立于1990年,總部位于加拿大多倫多,首爾市于1999年加入,目前是正式會員、執行委員城市。

C40大城市氣候變化領導組織。該組織創設于2005年,總部位于英國倫敦,首爾市于2006年加入,目前是正式會員。

除了爭取實現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以外,首爾市還于2010年創設了全球設計城市協議組織(GDCO)。另外還積極加入亞太旅游協會、美洲旅游協會、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世界電子政府協議組織甚至國際建筑師協會等專門領域的國際組織。實現在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是首爾市擴大國際影響,參與全球城市競爭的一步“明棋”。2017年4月刊發的首爾市“政府月刊”就以“首爾市城市外交愿景和基本方向”為主題,明確提出首爾要成為城市外交中的“全球領袖城市”(Global Leader in City Diplomacy)。

重視和保持城市的單項世界第一

在首爾市官方網站的介紹中,首爾市有兩個世界第一位于“首爾的城市競爭力”欄目的顯要位置。

第一個是全球電子政府第一位,相關數據支撐來自聯合國系統在2008年和2012年的兩次報告統計(UN Survey 2008, 2012)。除此之外,首爾市還介紹了美國的技術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調查結果:該項調查顯示,新加坡與美國的高速互聯網使用率分別為88%、60%,而韓國高速互聯網的使用率在95%以上。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包括首爾市在內,人口超過2千萬的整個韓國首都圈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互聯網熱點地帶(hot spot),事實上在韓國首都圈的任何地方都能以極少的費用進行無線上網,這也就是對首爾目前的世界級互聯網節點現象進行了高度評價。

正是這種互聯網使用率,倒逼首爾市政府不斷提高電子政務網站建設的水平。首爾市政府官方網站的內容堪稱包羅萬象,但高度集約在“了解首爾”“首爾政策”“首爾生活”和“首爾新聞&活動”這四大板塊上,界面友好程度較高。特別難能可貴的是,首爾市政府官方網站開通了包括中文在內的六種語言版本,關鍵是每一種語言版本內都有豐富的政務、商務信息內容,基本沒有因語言不同而在提供官方信息方面“大量留白”的情況,這為各類研究人員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訪客提供了方便。

首爾市的第二個世界第一是“勞動生產率”,數據支撐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年度報告。這意味著首爾市是一個“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最為優化的城市。這一方面說明首爾市集中了大量知識水平和工作素質高的勞動者,同時也表明首爾市是一個綠色、節能、環保型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紤]到首爾市較大的人口體量和有限的地理范圍,取得這個世界第一是相當不容易的。

與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廣泛合作

可以說,上至國家、下至基于某種愛好形成的社團,世界上任何相對重要的由人類構建的實體(甚至虛擬組織)都會有相應的評估機構對其開展評級工作。城市也不例外,人們對城市的研究和比較,自有城市以來就一直在進行。目前最令人矚目的城市競爭,是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城市”概念被正式提出以來,具有配置全球資源能力的世界級城市間的競爭。首爾市作為韓國最為重要的城市,也一直關注自身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在目前各主要全球/世界城市排名體系中,首爾往往占據不錯的席次。這一方面是由于首爾市的綜合實力隨著城市的發展確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和首爾市長期與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開展廣泛合作相關。

首爾市官方網站的介紹中明確列出了該市看重的五大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及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它們分別是:日本森紀念財團的“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GPCI);英國經濟學人集團的研究機構EIU發布的“最宜居城市”;美世咨詢集團生活質量報告;普華永道與紐約市合作的研究項目“機遇之都”;科爾尼咨詢公司與《外交政策》雜志合作開發的“全球城市指數”(GCI)。

例如,首爾市圍繞日本森紀念財團的“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長期提供展現世界各城市競爭力的經濟、研發、文化交流、宜居及交通便利性等6大領域的70個具體指標需要的數據,這70個具體指標分別由其收集的59個統計數據與11項問卷調查構成。特別是協助完成11項問卷調查方面,每年首爾市都通過其下屬的首爾研究院(Seoul Institute)協助“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組織方完成。2012—2017年,首爾每年都能位居全球第六位,報告還特別指出,由于擁有大量的專利申請并匯聚了大批研究人員,首爾市在“研發”指標上表現強勁,這與首爾突出自身的優勢不無關聯。

關于構成“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指標體系中的11項問卷調查指標,根據首爾市官方網站提供的信息整理如下:是否能夠輕松獲得人力資源;接受外國研究人員的準備情況;創新型活動環境評估;文化、歷史和傳統互動的機會;購物滿意程度;餐飲滿意程度;員工工作滿意程度;零售店的多樣性選擇;餐廳的多樣性選擇;公共交通準時性;通勤便利性。

2017年9月和12月,《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分別獲得國務院批復,其中,“國際交往中心”是北京城市戰略定位之一,成為“卓越全球城市”是“上海2035”規劃中的總目標。北京、上海等中國超大城市正在開展新一輪城市建設,這實質上意味著北京、上海在東亞范圍內將在更高水平上與東京、首爾等城市開展競爭與合作,同時,北京、上海將在世界范圍內與紐約、倫敦等在更高水平上開展競爭與合作。北京、上海等中國城市對待自己的全球城市競爭力,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相信首爾市爭取重要城市間國際組織全覆蓋,重視和保持城市的單項世界第一以及與全球重點城市評估機構廣泛合作等做法,同樣能夠為北京、上海等中國城市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韓國世界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韓國進入共享出行時代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