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史料探知歷史
——淺談高中歷史史料教學

2018-11-29 10:26
中學政史地 2018年24期
關鍵詞:史料高中歷史歷史

對高中生進行歷史教育的目的,從歷史的角度講,是讓學生感知歷史的溫度,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方式;從教學的角度講,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成熟嚴密的邏輯體系,全面真實地感受歷史,促進價值觀和人文道德的養成。筆者在本文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對此展開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一、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應用

1.以史料創設情境,豐富課堂,激發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史料可以給學生們模擬創設一個歷史情境。當我在講到明太祖朱元璋設殿閣大學士這個知識點時,就引導學生閱讀“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這首詩。每次讀完此詩,學生都會開懷大笑,頭腦中浮現出宰相制度廢除后洪武皇帝政務繁多、身心疲憊的樣子。這樣,對于殿閣大學士設立的目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2.以史料為載體,佐證教材史事論證,深化觀點論證。

恰當地應用史料可以佐證史實。教材陳述和史料表述相結合,用史料佐證教科書的表述,指導學生尋找異同點。

在學習《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時,有些學生不太理解“雅典形成民主政體是不受地域環境的影響”這句話。這時可以引入兩段史料進行輔助說明:一是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提出的關于地理風貌對于人文精神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的一段話:“土地貧瘠,使人勤奮、儉樸、耐勞、勇敢和適宜于戰爭……”;二是湯因比受古希臘神話啟示而得出的“文明是生物因素或者地理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這一觀點。讓學生通過解讀史料總結得出歷史規律:地理環境與地域文明兩者之間不存在決定和被決定的關系,古代希臘之所以產生當時的文明是受了地理環境的影響,但地理環境并不起決定性的因素。

3.讓史料成為歷史課堂的有益補充與延伸。

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會有相應的史料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提前做好準備,及時搜集一些相關的史料對課堂進行有益的補充。

4.讓史料引領價值判斷,立德樹人。

對家鄉、民族和國家的認同,通過歷史發展的進步歷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反思歷史,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更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和社會現實問題。落實在課堂上,就是依據史料來描述、思考和解釋人類社會和生命成長,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二、史料教學應秉承的原則

伴隨科技的發展,一些圖片、漫畫、圖表、影音材料大大豐富了史料的形式,也讓新時期的青少年對史料越發感興趣。但一些“演義”“野史”“雜記”等,或者是近年來歷史影視作品的大量涌現,都會對教師和學生造成影響。同時,史料不等于歷史,它具有局部、片面、碎片和主觀性等特點,所以史料的篩選、分析以及合理選用就非常重要。

1.科學地選擇史料。

在浩如煙海的眾多史料中,哪些才是與教材最貼近的?哪些才是最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這就需要歷史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堆積如山的史料中篩選出最具價值的材料。

2.合理地呈現史料。

再優質的史料也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恰到好處地呈現,這就要求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將史料應用于課堂。

3.理性地解釋史料。

作為歷史教師,對于史料的解釋應該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基于證據理性表達,不局限于課本的表述,也不能主觀臆斷甚至曲解史實。

史料給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注入了一縷春風,一汪清泉,它讓歷史重新煥發出生機,也給高中生開辟了一條新的解讀歷史、了解歷史的途徑,讓學生面對歷史時有了更多的思考。然而史料終究是教材的補充,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切莫過分依賴史料,導致喧賓奪主,忽視了歷史教學的目的。

猜你喜歡
史料高中歷史歷史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談高中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
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認識中國武術的一條路徑
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歷史教學探析
史料二則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