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本土歷史資源培養核心素養

2018-11-29 10:26
中學政史地 2018年24期
關鍵詞:核心資源歷史

將本土歷史資源與歷史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筆者在本文就談談如何有效利用本土歷史資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本土歷史資源更有利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核心素養的切入點

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找準問題情境這個切入點,創設形式多樣的問題情境,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和歷史解釋能力。那么,什么樣的問題情境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興趣呢?那就是本土歷史資源。本土歷史資源可以緊扣當地實際,涉及的內容都是學生所在地區常見、常聞、常傳的。利用本土歷史資源來制造懸念,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述科舉制度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我縣著名歷史景點三元塔的來源與寓意入手。三元塔的“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源于人們盼人才,祈求連中三元的良好愿望,登塔寓意狀元高中、步步高升,從而讓學生對科舉制度加深了認識,使學生發展了思維,深化了對史實的認識與判斷。另外,教師還可以繼續創設問題情境以培養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例如,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讀書能做官,那去哪里讀書呢?學習什么內容呢?要求學生將德慶學宮(孔廟)作為切入點:儒家思想是科舉制度考試的重要內容,而德慶學宮就是當時學習、考試的地方。這樣,讓學生親自感知、體驗歷史,從而讓學生在思考歷史的過程中達到了培養和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二、本土歷史資源更有利于進行合作探究——培養核心素養的著力點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史料實證要求:充分利用考古學成就和教材中提供的考古成果素材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而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本土歷史資源就成為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教師要牢牢抓住合作探究這個著力點,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辨析史料,引導學生在形成歷史證據意識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史料信息的提取、歸納、比較、分析,得出歷史結論,完成對歷史問題的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述《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課前要求學生分組收集自己家庭成員不同年代的舊衣服,并標記好年份,最好有爺爺奶奶不同時期的照片和衣服,然后做成PPT。上課時由各學習小組展示自己制作的PPT,或穿著不同年代的衣服走秀。然后,教師總結各時代的衣食住行特征,這樣,同學們都能很快接受。最后,教師再將衣食住行聯系時代特征,能讓學生立即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這樣,不但能促進學生對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還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優秀品德,有效地實現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本土歷史資源更有利于實現情感體驗——培養核心素養的立足點

歷史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與情感相互交織的學習和體驗過程,而實現情感體驗是培養核心素養的立足點。因此,要充分發揮本土歷史資源的優勢,引領學生在真實的歷史情境中開展探究活動,通過游戲體驗、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現實體驗,讓學生對歷史進行探究。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在感知、體驗和思考歷史的過程中,使其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進而生成鮮明的歷史價值觀,培養了家國情懷。

例如,在講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從教材特點來看,線索清晰,但概念性強、理論性強,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也難以講出新意。從教學容量上看,本節內容繁多,時間跨度大,涵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近30年的歷史,這對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教師可利用每年的烈士紀念日,組織學生參加在香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舉行的公祭烈士活動,深切緬懷烈士的英名和豐功偉績,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經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因此,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不應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或應試,而應該通過對鄉土歷史人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猜你喜歡
核心資源歷史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