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產品思維的圖書館“伴讀服務”理論探析

2018-11-29 09:06王瑜世
新世紀圖書館 2018年8期
關鍵詞:深度閱讀

王瑜世

摘 要 論文采取定性分析和功能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圍繞如何將圖書館服務有效延伸到讀者閱讀過程中這一主題,結合當前社會閱讀發展趨勢和圖書館閱讀服務現狀,融入互聯網產品的思維理念,提出符合國內圖書館現狀的服務理論模型和實施步驟,并對預期效果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客觀科學的推斷和闡述。

關鍵詞 圖書館閱讀服務 伴讀服務 深度閱讀 閱讀管理

分類號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8.009

1 什么是圖書館伴讀服務

圖書館伴讀服務是指由圖書館作為主體,針對讀者在閱讀館藏文獻資料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需求而提供的輔助性閱讀服務,是圖書館讀者閱讀服務管理體系中的必要組成部分。伴讀服務不僅僅是圖書館閱讀服務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延伸,它區別于圖書館傳統的更加注重讀者獲得文獻資料之前的引導式服務,貫穿讀者從圖書館獲取文獻資料后,直至將其歸還圖書館期間的整個閱讀過程,有效填補了圖書館服務的“真空”地帶,并且針對信息化社會環境下讀者的新型需求,在理念和功能方面實現了突破。

理想中的圖書館伴讀服務,建立在互聯網產品架構中對于用戶需求與功能需求①二者之間關系分析的基礎之上,旨在解決讀者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對于信息獲取、提煉、保存、管理及分享等方面的實際需要,是圖書館閱讀服務理念的一次轉變和提升——即不滿足于單純地向讀者推送優質文獻資源,同時還要對讀者閱讀的效果負責。

2 圖書館為什么要開展伴讀服務

圖書館伴讀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基于讀者的實際需求而產生。在全民閱讀氛圍愈發熱烈,數字化閱讀日益普及的當今,讀者的閱讀需求更加現實、具體和迫切,同時也呈現出諸多共性特征[1]。根據《2016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到3億,超過九成的數字閱讀用戶為年輕人,且用戶的基本特征呈現出高學歷、高收入趨勢[2]。而伴隨著閱讀方式和用戶特征的改變,諸多互聯網閱讀平臺在提升閱讀資源數量和質量的同時,也更加重視新型閱讀功能和模式的開發。例如“豆瓣讀書”依托于中國最大的興趣社交平臺之一的豆瓣,主打閱讀過程的分享與評論,并通過開啟“圖書館合作”業務,在豆瓣的圖書頁面展示館藏信息,為用戶提供最便捷的圖書借閱渠道;又如“網易蝸牛讀書”,作為網易推出的一款全新的出版書深度閱讀App,邀請專業領域的領讀人為讀者推薦好書、制作書單、發表書評,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一本書[3]。

在當前互聯網閱讀時代背景下,讀者的核心需求不再滿足于能否獲取某一文獻的閱讀權限,而是上升到閱讀綜合服務能力的層面,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目標也應從方便快捷地向讀者提供信息載體轉向如何系統高效地協助讀者獲取信息本身[4]。圖書館伴讀服務能夠使服務主體(圖書館)、服務內容(館藏文獻資源)以及用戶(讀者)之間結合更加緊密,使圖書館能夠更加及時掌握讀者的閱讀狀態和服務需求,主動向讀者推介優質文獻資料,協助讀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讀者閱讀的效率和質量。這對于在全社會范圍倡導深度閱讀和廣度閱讀、提升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提高公民整體文化素養也將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圖書館推廣具有高品質、權威性、專業化的伴讀服務勢在必行,其主要意義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打造完整的圖書館閱讀生態鏈

阮岡納贊在其著名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的第五條中提到:“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边@意味著圖書館是由館藏文獻、讀者和館員這三個生長著的有機部分構成的結合體。當三者之間的聯系緊密且形成良性互動時,閱讀服務的效果將顯著提升,讀者通過圖書館的服務進行文獻閱讀的效率和質量也將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5]。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讀者在閱讀館藏文獻資料時擺脫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讀者既可以將文獻借出圖書館,也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在任何地點瀏覽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并且不受圖書館開放時間的影響。這同時也意味著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職責范圍不僅限于館舍空間和工作時間之內。目前,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能夠做到全年365天開館,向讀者提供“看得見”的服務,但在讀者離開圖書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卻很少能享受圖書館“看不見”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對于讀者閱讀文獻的幫助更為直接和必要?,F代化的技術手段以及更加積極主動的服務理念,能夠使讀者在需要閱讀輔助時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通過人工或集成了各類輔助功能的閱讀工具軟件,不間斷地享受圖書館所提供的專業性閱讀服務。對于圖書館而言,開展伴讀服務也是一次轉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宣傳服務理念的契機,能夠在服務的過程中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學科館員隊伍,有助于更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增強全民閱讀的效果。而從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料利用的角度來看,伴讀服務的廣泛開展有助于篩選、挖掘出更多具有高閱讀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優秀文獻,并輻射到與其相關的其它文獻,促進圖書館流通文獻數量和質量的整體提升,從而使圖書館文獻資源成為更多讀者的閱讀首選。

2.2 減少不同讀者獲取文獻信息的差異程度

信息公平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基本原則,公共圖書館作為實現信息公平的制度安排與組織保障,其公平服務為信息公平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但與此同時,由于不同讀者在教育背景、認知水平、領悟能力等諸多個人因素方面存在極大差異,因此即便在相同的時間內,采用相同的方式,閱讀同一部文獻,最終通過閱讀所獲取信息的多寡優劣也將不盡相同,甚至完全相悖。不同的讀者,表面上雖然通過圖書館獲得了“無差別”的文獻借閱服務,但由于缺少閱讀過程中的必要輔助,最終導致了閱讀效果差異巨大。而伴隨閱讀過程而持續進行的閱讀輔助服務,無論是圖書館主動提供的,還是基于伴讀服務框架下的讀者間互動交流,對于提升實際閱讀效果,縮小不同層次讀者之間的信息差異均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同時更體現了全社會范圍內的信息公平和人文主義關懷。

2.3 倡導深度閱讀和廣度閱讀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新的數字閱讀時代,以手機、電子閱讀器及各類電子終端為主要載體的“碎片化閱讀”和“淺閱讀”成為數字閱讀的主要形態之一。數字閱讀在為讀者獲取信息創造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為培養讀者閱讀熱情、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不得不注意,過度的“碎片化閱讀”和“淺閱讀”而導致的閱讀不專注不連貫、難以深入思考、缺乏系統的閱讀目標和規劃等弊端也逐漸顯現。針對這一現狀,作為閱讀服務推廣主體的圖書館應主動發揮其引領作用,從閱讀本身出發,將深度閱讀和廣度閱讀有機結合,通過積極開展新型伴讀服務,引導并鼓勵讀者拓寬閱讀的領域,加強閱讀過程中的思考,以提高讀者將文獻轉化為知識的效率和質量。

3 圖書館伴讀服務的主要功能設計

通過對現有圖書館閱讀服務模式的研究以及互聯網閱讀產品的特點分析,圖書館伴讀服務的主要功能應圍繞讀者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普遍需求而設計產生[6],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閱讀過程中獲取關聯資料與信息的功能

隨著當前流通中的文獻總量的激增,文獻與文獻之間的關系愈發錯綜復雜,讀者在閱讀某一文獻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對與閱讀文獻相關的其它文獻資料的需求。如圖1所示。

圖1 讀者閱讀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文獻需求

當某一讀者閱讀某一文獻資料時,或許不會同時產生上述所有需求,但當讀者基數達到一定量級,原本差異化、個性化突出的細微需求也會累積成普遍性的需求。圖書館有必要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取相關文獻資源的需求加以重視,并且在得到讀者許可的前提下,主動向讀者推送與其閱讀相關的資源。這一做法相比單獨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將對讀者閱讀的整體效果起到極大的提升作用。

舉例來說,圖書館讀者服務系統中顯示某讀者從圖書館借走一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第三版《紅樓夢》,該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將有可能獲取圖書館推送的其他相關文獻資源信息:

館藏《紅樓夢》其他版本及可供借閱情況;

館藏其它文種《紅樓夢》 譯本及其可供借閱情況;

作者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館藏紅學研究著作及論文情況;

國內外與《紅樓夢》 文學地位類似的其他作品;

館藏《紅樓夢》 的其他作品表現形式,如電影、電視劇、連環畫、戲曲、音樂等情況;

館藏與《紅樓夢》 相關學習資源,如在線講座、MOOC資源等。

讀者可根據自身閱讀目標和實際需要,定制所需的文獻資料推送服務,而圖書館則應繼續加強館藏文獻資源的數據整合力度,有條件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關聯館藏以外的其它公益性文獻資源數據庫,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文獻資源服務。

3.2 閱讀過程中對于信息的提煉、保存、管理功能

圖書館館藏文獻,無論紙質文獻還是電子資源,都屬于公共文化資源,能夠為讀者節省大量的閱讀成本,但其代價是有限的使用時間和一系列的使用限制。通俗來講,即讀者在獲得某一文獻的閱讀權限后,只能在一定的期限內,在保證不改變文獻原有狀態及不影響其他讀者再次使用的前提下閱覽文獻中的信息。這在一定意義上與深度閱讀的需求存在出入,有限的閱讀時間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細致化的精讀、研讀和重讀,而公共資源屬性則要求讀者不可以在文獻上標注記錄自己的閱讀體驗,而且當文獻被歸還之后,與文獻相關的信息也無法隨時再次呈現。由此造成了通過借閱圖書館文獻資料而獲取到的信息在提煉、保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這也是不少讀者舍棄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料,轉而自己花錢買書或使用其它閱讀產品的原因之一。

針對這一情況,圖書館可在現有數字閱讀服務平臺的基礎之上,增加閱讀筆記管理工具,或與第三方專業的筆記類應用產品達成戰略合作,滿足用戶閱讀文獻時標注心得和體驗的需求。閱讀筆記功能可以通過嵌入式插件或獨立軟件的形式提供服務,在不違反著作權法的前提下,采取包括文字和語音錄入、OCR識別、生成思維導圖等多種形式,實現閱讀過程中興趣點和思考結果的實時記錄,并在閱讀完成后自動生成與文獻資料對應的閱讀成果,方便讀者日后通過閱讀記錄隨時調取,最終協助讀者建立基于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個人知識庫。閱讀筆記功能不僅限于數字文獻,還可以覆蓋包括紙本、數據庫、音視頻等不同載體形式的絕大多數館藏資源類型,甚至也適用于縮微文獻和古籍善本等文獻資料。

3.3 閱讀過程中通過互動分享加深閱讀理解的功能

當前的公眾閱讀,特別是數字閱讀,愈發呈現出社交化屬性。閱讀可以單獨進行,但閱讀行為的主體和內容都帶有天然的社會化屬性。閱讀從本質而言,就是一種傳播知識、分享思想的社交化行為。盡管有讀者依然喜歡獨自閱讀所帶來的寧靜感和儀式感,但不可否認具有社交化屬性的新型閱讀方式也為年輕一代的讀者帶來了更多閱讀的樂趣和全新的體驗。信息化社會中,人們對于信息和知識的需求更加迫切和直接,而傳統個人閱讀存在的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信息分享和傳播速度較慢,閱讀的結果具有片面性等缺點逐漸暴露。社交化閱讀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便捷高效的信息傳播分享,其本質是群體智慧在閱讀層面的一種表現,可以對閱讀本身產生促進作用。因此,圖書館需要考慮通過自身服務系統、應用軟件或借助微信等社交平臺,在讀者閱讀的過程中提供具有互動和分享功能的社交化閱讀服務,以此提升特定群體,尤其是青年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成就感,進而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增進閱讀效果。

3.4 有待研發的其它閱讀輔助功能

隨著圖書館伴讀服務的開展和讀者對該服務理念的認可及關注,除了上述核心功能之外,還可以不斷嘗試加入更多具有創新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閱讀輔助功能[7]。例如整合在線實時翻譯軟件的外文文獻閱讀翻譯功能,幫助更多讀者閱讀沒有中譯本的國外文獻或原版著作;與互聯網音樂產品合作,以便在讀者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或哲學類文獻時,以適合的配樂為閱讀營造更好的氛圍和儀式感。針對特定的閱讀困難群體,如殘疾人、兒童、心理疾病患者等的輔助閱讀服務,圖書館也應該給予更多關注。

4 圖書館如何具體開展伴讀服務

圖書館伴讀服務,從提出理論模型,到具體的論證、實施并推廣,每個環節都面臨諸多可預見的困難,需要社會輿論的推動、圖書館業界的參與以及廣大讀者的支持,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問題有待思考和解決。

4.1 進行閱讀市場、讀者需求及產品調研

圖書館伴讀服務基于互聯網產品思維,因此其產生發展的過程也應該遵循現有互聯網市場發展的規律,以期實現最大的社會公益價值。由于互聯網市場的快速發展,相關文化產品的迭代也是日新月異,因此,必須持續關注閱讀市場的最新動態、讀者新需求和變化以及相關產品的優缺點,不斷調整完善圖書館伴讀服務的理論模型。

4.2 開發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閱讀產品

互聯網產品理念下的圖書館伴讀服務,既包括現有軟硬件條件下可以直接開展的傳統內容,也包括需要通過科技手段和產品軟件才能實現的新型服務。而由于大部分圖書館早已實現了讀者信息管理、資源檢索、文獻流通等環節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因此基于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端的、整合了多項閱讀服務功能的、可以隨時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的產品和軟件將成為伴讀服務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圖書館應重視新型閱讀產品在讀者信息服務中所發揮的作用,可結合自身技術和資金情況,獨立或合作開發適合本館館情和讀者實際需求的閱讀產品,整合館藏資源與服務項目,最終形成完整的讀者閱讀綜合管理體系。

4.3 加強面向讀者的宣傳推廣

能否被服務對象接受并認可是檢驗服務理論和模型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圖書館想要順利開展伴讀服務,需要在推廣服務模式的初期,利用自身宣傳渠道并借助中國圖書館年會、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等國內文化領域和圖書館業界的大型活動,加強面向讀者和全社會的宣傳工作,使讀者了解伴讀服務的目標與伴讀產品具體功能,并通過讀者對于服務體驗的分享,進一步推廣伴讀服務。

4.4 重視館員培訓、志愿者招募及社會力量參與

任何領域的優質服務,除了需要制度層面的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托于人來實現。服務者的素質、意識以及專業能力是決定服務水平高低的最終因素。由于伴讀服務相比傳統圖書館服務更為專業、細致,且包含多種形式,覆蓋多個領域,因此為了更加順利地開展伴讀服務,需要組織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團隊和技術團隊??紤]到當前大多數圖書館在人員編制及業務經費方面的現實情況,可以考慮在以館員為核心的前提下面向全社會廣泛招納志愿者,吸收社會公益團體的加入,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組建起在規模和能力上滿足要求的服務者隊伍,并在后期持續完善組織、培訓和考評等方面的工作。

4.5 注重經典文獻資源建設,打造優質服務品牌

圖書館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熱門文獻,通過長期舉辦線上線下聯動的主題性閱讀活動,打造優質服務品牌,同時在實踐中檢驗伴讀服務對于閱讀效果的促進作用。例如圖書館可以憑借自身在閱讀領域的影響力和權威性,聘請著者和專家作為“領讀人”,借助數字圖書館閱讀平臺并融入MOOC元素,以書為課,在合理高效的讀者組織和進度管理下,通過著者、專家的精確導讀,啟發讀者帶著問題思考,并鼓勵讀者間的相互交流,從而開展一種集公益性、集體性、互動性于一體,且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服務優勢的新型閱讀模式。這一新型的閱讀模式更關注知識內容本身而非知識載體,重視知識獲取的過程和效果,強調讀者要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中思索,就自己的疑惑和體會進行互動與分享,提高閱讀效率,培養閱讀興趣,收獲更多感悟。

4.6 強化法律意識,倡導健康閱讀

圖書館在開展伴讀服務的過程中,還應強化法律意識,遵循相關政策法規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的相關法規,從根本上保障著作方、圖書館自身以及讀者的權益不受侵害。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實施,還需考慮到伴讀服務在制度層面的合法性,以及服務過程中涉及主題和內容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圖書館可考慮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定期對服務涉及的資源和內容進行審核。此外,還應對被選中的文獻進行必要的分級,保障未成年人健康閱讀。

5 結語

史蒂文·羅杰·費希爾在《閱讀的歷史》一書中提到:“閱讀其實已經接近思考本身?!盵8]因此,閱讀并非一件簡單輕松的事,而是一個不斷判定、琢磨、求證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所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無可替代。圖書館作為聯系讀者和文獻資料的紐帶,不僅僅是簡單的發揮中介性作用,更要隨著社會和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在服務的過程中體現出知識推廣、文化引導、思想傳播的作用,衍生出新的服務特色,并不斷發展完善,進而更好地服務于文化傳承。

猜你喜歡
深度閱讀
以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的研究
以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的研究
中學語文 “深度閱讀”指導淺談
逐“層”深入,跋涉文本之旅
戴著鐐銬起舞
多元化引導促學生深度閱讀的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編輯的價值思考
高中語文教學中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深度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