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陸變遷》教學設計

2018-11-30 07:58
中學政史地 2018年15期
關鍵詞:內力紙巾太平洋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第一實驗學校

【教學構思】

本節教學內容為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節內容,由地表形態變化、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火山與地震四部分組成。因為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筆者通過三種方式突破難點:適當加入動畫,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闖關的形式,環環相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板塊張裂拉伸和擠壓碰撞的實驗操作,使學生通過感官體驗,獲得理解認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游戲——瘋狂猜圖)出示臺灣海峽海底森林和古河道的圖片,猜成語——滄海桑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敢于思考、質疑的能力。

提問:你們知道滄海桑田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觀看圖片,積極參與思考。

過渡:你們覺得海陸變遷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二、教學過程

第一關 是真的嗎?

教師:圖片展示海底古河道、云南石林、喜馬拉雅山的海洋生物化石、東非大裂谷。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

學生:海陸變遷真的存在,海洋可以變成陸地,陸地也可以變成海洋,并且這種變化還在不斷進行中。

教師:播放火山和地震的爆發視頻,圖片展示沙丘、海灘、圍海造田。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資料證明了什么?哪些是內力作用?哪些是外力作用?哪些是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些變化哪些是已經發生的?哪些是正在發生的?

學生:火山地震是內力作用,沙丘海灘是外力作用,圍海造田是人類活動的影響。

總結:引出地表形態的變化是內力、外力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的結果。

過渡:是誰第一個發現海洋和陸地在不斷變化呢?

學生:魏格納。

第二關 科學小幫手。

教師:播放視頻——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

提問:魏格納是怎樣發現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你們還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

學生:閱讀課本和相關的資料,發現非洲和南美洲的輪廓可以拼合。

總結:非洲和南美洲動物的相似性和古老地層的連續性都證明了大陸漂移假說。除此之外,南極大陸蘊藏著豐富的煤炭,也說明了大陸漂移的存在。

過渡:為什么大陸會發生漂移呢?引出地球的內力作用。

第三關 小小科學家。

教師:指導學生讀六大板塊示意圖,了解各板塊的位置、范圍和運動方向。

學生:認真觀察六大板塊的位置、范圍和運動的方向。

實驗操作:將準備的紙巾展開,兩只手拉扯紙巾,做無規律移動,分析可能出現的情況。

學生:反復實驗體會,兩只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力氣足夠大時紙巾會裂開,向中間方向共同用力,紙巾中間會隆起。

總結:板塊張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擠壓碰撞形成山脈。

教師:同學們用剛才得出的結論,解釋喜馬拉雅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的形成,預言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變化。

學生:喜馬拉雅山脈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的結果,安第斯山脈是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的結果。根據板塊運動的方向,太平洋的面積會縮小,大西洋的面積會擴大。

過渡:板塊的交接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或地震。

第四關 學以致用。

教師:讀圖,結合世界地形圖和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圖,找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帶,并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學生:一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二是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處于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接地帶,容易發生火山、地震。

【課后反思】

本節課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展示,突破了板塊構造學說和大陸漂移假說這一抽象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幾個闖關環節的設計,也較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由淺到深地引領著學生參與到整節課的教學。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實驗操作的設置還不夠精巧,對深層次問題的延伸還不到位等,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

猜你喜歡
內力紙巾太平洋
太平洋海底發現鵝卵石小路?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戰隼在聯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場上空
紙巾山水畫
“內力覺醒大學”需要監管覺醒
太平洋神奇的海洋生物“明星”(下)
自復位方鋼管混凝土框架—薄鋼板剪力墻結構的水平邊緣構件受力分析
《環太平洋》第二部
水平荷載作用下鋼框架預制混凝土抗側力墻體裝配式結構的簡化計算方法
紙巾康乃馨
盾構隧道下穿鐵路箱涵有限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