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當慎用物質獎勵

2018-11-30 07:58
中學政史地 2018年15期
關鍵詞:獎品小組討論后進生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第二中學

筆者在聽公開課時,多次看到有些授課老師為了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采用物質獎勵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采用物質獎勵,在教學中也確實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但違背了思想品德課立德樹人的課程功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物質獎勵可能使培養“熱心公益和志愿服務”的核心素養目標落空

采用物質獎勵,會使學生錯誤地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是一種金錢關系,學生完成作業、回答問題需要老師用物質來交換,以至于老師不用物質獎勵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物質獎勵,使學生過于看重獲取物質,把學習看成是有物質所得的活動,把獲得獎品看成是學習的目標,而且對獎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達不到心中的價碼便不愿意配合老師、回答問題。學習、做事成為帶有物質色彩的有償活動而不是自發行為,這讓學生變得不愿意關愛社會,認為付出就要得到回報,這樣,就不能實現“增強社會責任感,做一個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人”的德育目標。

二、物質獎勵可能使培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核心素養的希望破滅

在有物質獎勵的課堂上,筆者通過觀察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急切地想得到獎品,就會迫不及待地爭取“先機”,這就使其不能很好地思考、組織語言,導致思維深度不夠,學習效果不佳。當學生拿到獎品后,常常是欣喜并專注于獎賞物,甚至想立刻品嘗到手的小零食。其他學生也會把視線和思維集中到獲獎學生身上,這就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專心聽課的習慣。

三、物質獎勵評價法可能使培養“能自主學習”的核心素養的要求無望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隨機抽調一些學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第一組的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第二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后,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第三組的學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這說明: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組對解題保持了較大的興趣。

實驗證明: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內在的吸引力,這就是“德西效應”。實驗告訴我們,如果學習活動本身已經讓學生感到有興趣,物質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只專注當前的名次和獎賞物,從而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物質獎勵評價法可能使培養“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核心素養的愿望成空

小組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品質。通過合作學習可以集思廣益,促進思維發展,促進學生思想創新和方法創新。然而,在獎品的刺激下,有些學生因怕獎品被別人所得,在小組討論中不再毫無保留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們不愿意將自己的觀點與他人共享。這使課堂討論失去意義,使“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核心素養的培養受到影響。觀察發現,小組討論中少了熱火朝天的爭論,多了欲言又止的表情。在發言時,少有真知灼見的觀點,鮮有語驚四座的論述。物質獎勵在讓學生變得自私、不愿分享、不愿合作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五、物質獎勵可能使培養“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核心素養的愿景難成

教師在用物質獎勵時,如果獎品只給回答難題的同學,那后進生的積極性就會受挫。如果為了激勵后進生而將獎品發給后進生,那就使獎勵帶有主觀性。既然大多數人都能回答,但他們無法得到獎品,那必然會讓很多學生認為老師不公平。

多次聽課中都遇到過老師發放獎品后課堂上馬上有了唏噓聲、哀嘆聲或不滿聲。得到獎品的樂滋滋,沒得獎品的像泄氣的皮球。更有甚者還表現出極度的不滿,怨老師不公平,在后續教學中,這些學生明顯地是帶著情緒學習,沒有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

所以,在思想品德課亂用物質獎勵會損害思想品德立德樹人的功能,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研究,不要跟風而行,慎用或少用物質獎勵,多挖掘知識本身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學生真正樂學、愛學,讓思想品德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綠洲與樂土。

猜你喜歡
獎品小組討論后進生
試論高中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小組討論法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窘境
淺談轉變“后進生”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折磨人的獎品
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四個途徑
有心與無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